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尝试

发布时间:2016-3-21编辑:互联网

             

   

             [325802]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高级中学   罗明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语文教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成了千夫所指,有道是:误尽苍生是语文。语文教科书所应有的权威性、原则性和科学性受到质疑;语文课堂所特有的感性、个性和形象性逐渐消失。僵化的、教条化的纯技术教学占了主要地位。孩子天生的人性被扭曲了,创造性被扼杀了,教师们成了灵魂的役使者。一时间,各种抨击铺天盖地。

当然,在指责抨击的同时,更多的有识之士是为中学语文教学[其实也是整个教育现状 ] 探根求源、出谋划策。针对我.国教育一味的适应现实政治、经济,成为经济改革的“应声虫 ”,有学者提醒人们注意“教育的超越本质 ”; 针对我.国教育长期以来“目中无人 ”, 有学者大声疾呼“教育活动是主体性活动 ”;针对传统教学论把教学过程仅仅规定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有学者提出“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 ”,要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等等。这当中,呼唤语文教学回归以人文精神为旨归的人文教育本位,成了一股最强音。人文教育,也正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的主流。

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本位特征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

渗透人文教育的现实意义

目前的状况是:一方面,许多学校在升学的压力下,为了扬长避短,过早地进行文理分流,并且扬理抑文,不仅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上的某些欠缺,也直接影响了以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为特征的文科方面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此影响下,学生片面地 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学习上急功近利,过分重理轻文,兴趣单一。广大的语文教师也在高考平均分的逼迫下,以“考纲”为教学依据,教学内容教条化,方法单一化,并且推崇逻辑推理,强调技巧性,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文学意味和文化品位。

但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和时代又迫切地要求我们的教育要使不同走向的学生不仅能对人类共同的文化以及本民族的文化产生认同,灵魂健全而不匮乏,有较高的生活品位,而且通过教育,使不同天资的学生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把握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根,为使不同能力不同倾向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奠定基础。

以人为本 ,具有发展意识的教育,才是顺应我们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人文教育的理念包含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超越的人性观、注重陶冶的课程观和非强制性的方法观四个方面。在当前教育和社会需求产生重大矛盾的状况下,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人文教育强调,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其实施者也是人,因而,以人为中心应是教育的题中之义,是其本职工作。具有人文精神倾向的思想家、教育理论家、美国人赫钦斯指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制造基督教徒、民主党员、工人、农民、商人,而在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扬人性,完善人。教育应该促进人生的价值,即帮助每个人聪明地、愉快地、象样地活着。

人文教育还更进一步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应该强调整体人性观,应该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域发展。认为过于重视理性,偏于知识,会导致人格的分裂,造就不完善的人。

在课程观上,人文教育的总特征可以概括为四点:第一、选择课程的依据在于对人生有无意义,而非职业的考虑或实利的考虑;第二、课程知识的选择倾向于人文学科;第三、课程内容具有浓厚的崇古特征;第四、课程组织缺乏严密的逻辑性。人文教育以培养完美人格为理想,认为学科知识具有特殊的功能,如能很好掌握,则有助于个人理智、道德、情感及各种能力的成熟。并且指出,哪些知识可以构成教材,并非仅仅依据这些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还必须考虑学习者的愿望和要求,看看是否有助于学习者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是否适合学习者的兴趣、能力及需要。

甚至在教学方法上,人文教育坚持非强制性的方法观,反对权威主义和体罚,崇尚自由精神,提倡教育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人文教育家们致力于创建一种积极的充满人性味的师生关系和校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展露个性,完善人性。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尝试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 》开宗明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一性质也就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中学的各学科中,语文应该首先挣脱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教学体式,由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转变为重视对意义和价值的揭示;由只注重培养学生作为工业社会所需的职业技能,转变为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培育和发展;由只注意了对学生的占有和改造,转变为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使教学越来越有人情味。

依照现状和人文教育的特点,我认为,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 ]关注心灵。真正的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 ”,而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雅斯贝尔斯语 )。在师生关系上,人与人之间是“ 我和你”的关系,是灵魂之间的交流,而不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马克思说过:“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无机条件之中。”这从根本上揭示了人与自然存在物的不同。教育如果只从客观层面去把握人,那把握的只是物化了的“人 ”。而使人无限地提升到地球上一切其他有生命的存在物之上的,是人具有的“自我 ”的观念。所以,要想把握单一的不同于其他个的“人”,就必须把握他的“自我”意识,即关注心灵。关注心灵,第一是要处理好师生关系。现在一般的提法是,师生在课堂上为“主导性和主体性”的关系,在平时是朋友关系。但我以为,师生应该是主体与主体的“对话性”关系,地位是平等的,交流是相互的。关注心灵,其次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心灵。高中课本所选的文学作品都是精品,许多的文学形象血肉饱满,他们的心灵就很值得学生去关注。在高三总复习时,我吩咐学生罗列出课文中出现过的人物形象,并做同类比较。结果发现,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使学生对人物的把握更深入了。《崤之战》中的晋原轸(“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隳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与《鸿门宴》中的范增(“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一样的足智多谋,一样的忠心耿耿,也一样的率直刚烈,何等相似!此类人物还有荆柯、樊於期、屈原、文天祥等等。此外又如:母性形象--华大妈、夏四奶奶、老妇人(《夜》)、葛朗台太太、巴威尔的母亲、淳君的母亲(《一碗阳春面》)等,悲剧人物--玛蒂尔德、葛朗台、别里科夫、阿Q等,都可以做非常有趣而又深入心灵的比较。学会关注心灵,就学会了把握人物,也学会了把握自我。

[2 ]尊重个性。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但这种意识并不是先天预成的,而是后天生成的。海德格尔指出,人和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不是现存的东西,人只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在自己的存在中,人不断领会着属于本身规定性的东西,人只是根据他内在的可能性在筹划,在自我设计,并不断获得自己的本质。一个人的意识逐渐变得不同于他人,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个性化。而不同于他人的意识,便成了个性。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更要尊重他的个性,鼓励发展个人意识,强调个人的选择自由以及对自己选择的责任,帮助养成一种学会对自己负责的生活态度。在教学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诸子散文)的过程中,我始终没有把孔子、孟子、韩非、庄子等人当成“思想的化身”强加给学生,而是先把他们看成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与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的可亲近的人。开讲《论语》二则时,我先告诉学生:“孔子虽被尊为‘圣人’,但并非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宽容大度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完人,他也有面红耳赤言辞激烈的时候;他在生前,并非受万人崇拜总生活在鲜花掌声之中,他也有过颠沛流离郁郁寡欢的时候。”这样,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引导学生以“人”的角度来对待孔子。同样,在讲《孟子》时,要引导学生摩想孟子与齐王坐而论道时的心情与神态;学习《五蠹》时,要体会韩非的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研读《疱丁解牛》时,要感受庄子的从容不迫怡然自得……在总结单元教学时,我又要求学生从“诸子”中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来谈谈。结果,学生都从自己的喜好出发,谈得很流利,答案也很精彩。有学生写到:“我最喜欢孔子,不是因为他是名垂千古的大教育家,也不是因为他那流传久远的伟大思想,只为他那追求成功锲而不舍的心、教育学生孜孜不倦的心和对待别人慈祥仁爱的心。”还有学生说:“我最喜欢韩非,因为在孔子、孟子、韩非三人中,孔子只适合做我的长者,他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不指出你的错误;孟子则十分适合做一个生活的导师,借题发挥,因势利导,使听者自然而然地被他的‘仁义礼智’潜移默化;而韩非则最适合做朋友……”

我想,这样的语文教学就不会面目可憎枯燥无味,而是富有人情味,能深入学生的心灵的

[3 ]鼓励创造。人的自我意识的不断生成过程便是个性化的过程。但是,任何重复性活动都不可能构成真正的自我。人只有永不满足于当下的实然状态,不断向着一种更高层次的未然状态迈进,也就是不断地创造和追求,才能不断展现、充实自己的本质。这个不断丰富自己的“人 ”的内涵的过程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真正的人 ”为最高追求,由此也就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的存在实质上是一个价值的存在。而正是创造,才使人的价值成为可能。教育是一个使主体价值和意义不断实现的过程,在讲求教学过程教育化的今天,教学怎样鼓励创造,体现学生的个人价值,应当成为一个迫切的命题。鼓励创造的首要问题是给学生创造的机会。同样以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为例,在单元结束时,我启发学生:“儒家思想历千年而不衰,在现在以至未来,仍会焕发强大的生命力。但是,韩非的思想,你认为在今天是否有其积极意义呢?”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于是就有了创新的思想:“韩非,他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没有孔孟的执著,正如他所言,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当德行无法服人时,应该寻求另一种途径。他主张耕、战,并且能根据时代的变迁,改变策略,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败之地。韩非的思想在今天仍有他的积极意义。在当今和平年代,‘战’已不再仅指战争,也指竞争。韩非的因时而异的思想,能帮助我们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竞争高度激烈的时代左右逢源,一帆风顺。”创新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价值的体现。语文学习如果既能锻炼人的能力,又能让人体现个人价值,那么谁会不喜欢呢?

总之,我想,如果语文教学能真正走上一条尊重人、尊重生命、鼓励创造的道路,并且很好把握住“意义 ”和“知识 ”的层面,以价值理性来升华工具理性,从而使教育有益于人性的充实和完美,那么,对语文教学的指责抨击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鲜花和掌声。

参考书目:

1.《杞人忧师》鄢烈山、何保胜著1999年6月版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人文教育的理念 》杜时忠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年第9期

3.《“文理相通,以文见长 ”教学框架浅论》常学勤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年第2期           

4.《试论主体性教学的人学基础》王啸《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8期           

                                         2000/10/11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