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了三五斗》第一课时 学案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6-2编辑:互联网

年级:九年级    课型:课内自读课 课时:二课时    执笔:韩云生

审核:语文备课组  时间:2013 –10-2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 能复述课文主要内容,说出“丰收成灾”的原因。

2、 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品味人物心理变化,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1、 梳理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的主题。

2、 品味人物对话,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 

教学难点

   把握小说内容和主题,通过分析人物对话概括人物独特性格特征。

第一课时

一 、自主学习:

1、简介作者和文体。

     叶圣陶,原名_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童话集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___是我国现代第一部童话集;短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半个世纪来一直被选入语文教材。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埠头(    )     作梗(     )    粜米(    )     懊丧(   )   捻(   )     斛子(    )    厫间(    )   殷红 (     )    褡裢(             )

 拗不过(     )    荡漾 (     )    窠(     )    沽(     )  呷(   )

3、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文中重点写了哪几个场景?

二 、合作学习:

  1、这篇小说不像一般小说那样,集中塑造一个人物,而是写“旧毡帽朋友”

 一类人,这样有什么好处?

2、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70):

第一层(1-34):

第二层(35-44):

第三层(45-70):

第二部分(71):

文章按照_________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二部分写同样的故事在以后还会到处发生,揭示了故事的普遍性。第一部分以_________为线索,按照______________的变化,重点写了三个场景,他们连贯,又各具特色。___________是重点,反映出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_________计划的打破是粜米亏本的结果,具体写出丰收后农民的灾难;_________,是农民被迫贱价粜米,生活理想破灭后的愤激情绪的流露。

三、探究学习:

1、粮食丰收,农民反而更加贫困。读了小说,你认为造成“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更加不幸的原因有哪些?

2、写出旧毡帽朋友在米行粜米、街头购物和船上议论时的心理变化的词语。

3、小说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教(学)后感

 

韩云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