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探究焦母驱遣刘兰芝的原因 教师随笔

发布时间:2016-9-1编辑:互联网

 《孔雀东南飞》这首代表汉乐府民歌艺术高峰的长篇叙事诗,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广泛传诵,交口赞颂,被誉之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的“双璧”之一。经典的作品,总是让人有常读常新的感觉,常常想:刘兰芝那么知书识礼,聪明美丽,勤劳能干,温顺贤慧,简直是一个至纯至孝、十全十美的“淑女”形象是,可以说身上集中了中国传统女性的所有优点,而且又与丈夫情深似海。这样一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媳妇,为什么焦母不喜欢她,遭受了婆婆非难不说,还最终被遣。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父的恨。我们从不同角度来深思一下造成这个悲剧的根源。

一.无子说。这是比较常见,也是从文本中可以找到依据的说法。文中说:“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由此可见,刘兰芝与焦仲卿结婚已经好几年了,而在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低下,“无子、淫逸、不事姑舅、口舌、盗窃、妒忌、恶疾”合称“七出”,是中国古代休弃女子的七大理由,而“无子”排在第一位,是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在封建卫道士的眼中,女人就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女人不能生育,就应该扫地出门。“无子说”反映了男权社会对女子的歧视和压制。

但再仔细研读文本,会发现下文中有这样的情节,县令的儿子来求亲,而且还是个青年才俊,“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甚至,太守的儿子也来求亲,还是个“娇逸未有婚”的贵公子。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太守和县令怎么可能让他们的儿子娶一个因“无子”而被驱遣的妇人。这个时候,我们又觉得“无子说”有点站不住脚了。从这处情节中,我们还可以发现,焦仲卿仅仅是一个”庐江府小吏”,求亲者的地位和身份比他要高的多,这样写,作者的目的是想抬高刘兰芝的身价,彰显她的价值。兰芝聪明、美貌、贤惠,却有如此悲惨的遭遇,读者会对她的悲剧产生深深的同情,诅咒悲剧的制造者。

二.性格说。我们先看一看焦母的表演:在仲卿听了兰芝的哭诉之后向母亲询问原因时,她会恶人先告状,恶语中伤刘“此妇无礼节,行动自专由”,邪恶歹毒;接着,她不顾仲卿的意愿而做出“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之莫慎留”的决定,专制;而当焦发誓“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时,她便“槌床便大怒”并大叫“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乖张、暴戾、专横。最后,焦仲卿见与兰芝复合无望,表明死志的时候,焦母仍然没有一点对儿子的让步和仁慈:“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这不是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往死路上逼吗。是什么原因让焦母丧失了女性应有的温柔善良,性格如此畸形扭曲呢。我们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的角度来说一说,封建社会对一个女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就是“贤妻良母”。实际上,中国传统社会的贤妻良母,不但是单方面按照男性的要求来设计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违背女子的天性。“贤妻”的字面意思是“好妻子”,实际内容却是“好媳妇”。其首要标准,不是体贴丈夫,而是孝敬公婆。如果这只是赡养老人,也没有什么不妥,但可惜,封建社会的“孝敬公婆”却往往是“做牛做马”的同义语,而“好媳妇”的特定内涵,也差不多就是“好奴才”。一个好媳妇,必须以公婆的意志为意志,甚至以公婆的口味为口味。“三日人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婆婆)食性,先遣小姑尝。”“更何况,一个‘好媳妇’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又不止于婆媳,没准还有姑嫂和妯娌。这些人也有评委的资格,而且眼光挑剔,也未必亚于婆母。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个要做‘好媳妇’的,便只好‘夹起尾巴做人’,压抑自己的天性,扼杀自己的情感,扭曲自己的心灵,努力去讨好和迎合一大批陌生的、隔阂的,甚至可能会是敌意的人。”(易中天《中国的男人和女人》)焦母做媳妇时,想必也受过这样不公正的待遇,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之后,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由意志也就丧失了。长久以来积攒的怨气,总得有个出口,便转移到了媳妇身上,既满足了自己的权利欲望,又能寻求一下心理平衡。

还有一个说法,可以作为性格说做一下补充:“更年期说”。我们再看看焦母的表演:“槌床便大怒”,“阿母怒不止”。焦母怎么动不动就发脾气,大怒,还连带着砸点东西什么的。从文中推测,焦母当时的是40--50岁,这个年龄段的妇女,正是处于更年期,情绪波动大、心情烦躁、易怒。平时,我们都会觉得某位“阿姨”不可理喻,莫名其妙,何况是那个时代,那个际遇的焦母。这种情况,为焦母性格的扭曲、暴烈,兰芝的无辜被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恋子说。在学术界,持这个观点的比较多。诗末“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中,我们得知,焦母是个寡妇,仲卿是独子,说明是年轻守寡。评论家袁昌英根据这一点,运用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来解释焦母的心理:“母亲辛辛苦苦亲亲热热地一手把儿子抚养成人,一旦被一个毫不相干的女子占去,心里总有点忿忿不平。年纪大了或者性情恬淡的人,把这种痛苦默然吞下去了。假使遇着年纪轻轻,性情剧烈而不幸有是寡妇的,那么仲卿与兰芝的悲剧就不免发生了。”又如《寒夜》中的汪母所说:“我们寡妇的心,丈夫死后,就全盘放在儿女身上,儿女就变我们精神上的情人。我们这颗孤寂的心,被媳妇由儿子身上挤出来,着实没地方安置。少年寡妇个更加痛苦。”封建时代的妇女,没有独立的社会经济地位,她们是依附于男子而存在的,“三从四德”的信条死死地捆绑着她们。她们没有工作,丈夫就是她们的职业,丈夫一旦早死,儿女就成了她们“精神上的情人”,而儿女另有所爱,她们的痛苦既在于渴望爱而而不能被爱,也在于有所爱而无处施其爱。于是,兰芝夫妻约是恩爱,就越发引起她的失落和嫉妒;兰芝越是贤良,就越引发她的不满。再加上焦母性情暴烈,对儿子非常溺爱,这样的矛盾更为突出,以至不相容。焦母最后将媳妇赶出了家门。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就算真的把“东家贤女”“秦罗敷”娶进家门,也一定会成为第二个刘兰芝。

四.前程说。封建礼教用“三纲五常”来规范人,其中就有“夫为妻纲”,对女性的要求更苛刻,还要“三从四德”,“三从”包括: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见封建社会的女性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她们的存在只能依附与男人。焦母是年轻守寡,寡妇在封建社会里被认为是不祥的象征,因为她“克”了夫。所以她将必然地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社会的尊重,而焦母的性格又是很要强的,那么她能博得自己一点安身立足之地的话,只能依靠他的儿子。儿子就是她的精神支柱,是她唯一的希望。“但有了儿子,并不意味着她就此便可以轻松卸任,还有‘养’和‘教’的任务在等着她。而且,一直要到她的儿子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时,她期盼已久的‘良母’的桂冠才算落到她的头上。”(易中天)纵览全诗,我们可以看出,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十分恩爱的美满夫妻。他们已经:“共事二三年”,但两人犹觉得“始尔未为久”。这种恩爱让焦母十分不满,儿子贪恋新婚燕尔、儿女缱绻,在温柔乡里失去了进取心,成亲几年了,才是一个小小的“府吏”,仕途没有一点起色,这让焦母十分的不满。尤其是儿子竟然说出“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时候,焦母更是捶床大怒。不仅是因为她看到与自己相依为命的独子婚后把爱更多地献给自己的妻子,产生一种失落感,而且因为在仕途经济和美丽娇妻之间,儿子竟然置家族利益不顾,甚至是置母亲多年来借儿子来抬高地位的指望于不顾,选择了儿女情长。当然,焦母不会过多地责备自己的儿子不明事理,而是把这一切归咎于儿媳对儿子的殷勤承欢和狐媚吸引。就像贾宝玉的人生际遇,宝钗能够“识大体”,劝诱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黛玉对宝玉的爱情是建立在反封建的基础之上的,为了整个家族的利益,王夫人当然要选宝钗而弃黛玉。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也是与之相似的。

《礼记内则》中说得更明白:“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也就是说,儿子过于喜欢妻子,引起父母不高兴的,可以休弃。在礼教重于“人情”的封建时代,因年轻夫妻过分恩爱而使父母不悦造成的婚姻悲剧的还真不少。儿子“甚宜其妻”,夫妻俩人“伉俪相得”竟成为沉浸于爱情幸福中的青年男女的莫大罪名,以致横遭迫害,劳燕分飞,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现在看来是很荒谬和不可思议的,而在那个时代又是平常和合乎礼义的。

我们从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形象近乎完美的刘兰芝被谴的原因,似乎,罪在焦母一个人身上,她是造成这个悲剧的直接原因。但再深入分析,焦母也不是天生的病态人格,她年轻时想必也有小女儿的可爱。她也是封建社会、封建意识的受害者。而她这么做,也只是为了在封建社会之中追回自己应有的权利。但是,她在抗争的过程中,非但没有追回自己的幸福和权利,反而剥夺了他人的幸福和权利,而这一切并非是她们的初衷。儿子与儿媳双双殉情以后,她的幸福也走到尽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徘徊的原因是对理想中幸福的向往,对现实中美好生活留恋和无奈的悲哀。

参考文献:

易中天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刘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