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的绅士》第二课时,讲学稿(教师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发布时间:2016-4-26编辑:互联网

 《森林中的绅士》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究 

1、文章的讽刺意味表现在什么地方?

文章通篇采用讽刺、调侃的笔调完成叙述、描写,讽刺意味强烈。作者把豪猪称做绅士,把豪猪与绅士巧妙联系,极有讽刺意味。

同时,文中充满讽刺意味的具体描写也不少,如第二段写道:“不过豪猪的刺还是有形的,绅士之刺则无形,有形则长短有定,要保持相当的距离总比无形者好办,而这也是摹仿豪猪的绅士们‘青出于蓝’的地方。”作者以有形的豪猪之刺衬托无形的绅士之刺,深刻地揭示了绅士们虚伪狡猾的丑陋面目;同时,绅士与豪猪本无关联,文章却认为绅士们摹仿豪猪,而且“青出于蓝”,从而对现实生活的绅士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表现了作者对绅士们的憎恶和轻蔑。

第九段写道:“但正像我们的可敬的绅士们尽管‘得天独厚’,优游自在,却也常常要无病呻吟一样,豪猪也喜欢这调门。”再次以豪猪比拟绅士,形象地刻画了“可敬的绅士们”无病呻吟的丑恶嘴脸,深刻揭露了他们装腔作势、虚伪透顶的丑陋本质。

 

2、拟人方法的运用有什么效果?

本文虽然篇幅不长,却综合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其中拟人方法的运用尤为成功。无论是描写豪猪的形态、动作等外在特点,还是揭示豪猪绅士风度的内在本质,作者都充分使用了拟人方法,如“矮胖胖”的体态、“方正而持重的面孔”“踱着方步”“不慌不忙”“潇洒悠闲”的风度、“很有教养似的边走边哼”“在‘待人接物’上多么有分寸”“宛然是一位乐天派”“好比穿了件救生衣”“方正而持重的脸部照常一点表情也没有”等都十分精彩。这种把动物人格化的拟人方法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审美性,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首先,拟人方法生动传神地刻画了豪猪的外在特点;其次,拟人方法准确到位地表现了豪猪的“绅士风度”;第三,拟人手法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绅士们”的典型特征,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3、文章的标题有什么意味?

 文章标题耐人寻味,引人入胜。文章精心锤炼了“森林中的绅士”这一颇为形象化的标题,不仅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说森林中的珍禽怪兽奇花异草并不希奇,那么,森林中的“绅士”则足以让人好奇),而且准确地概括并有力地突出了豪猪的本质特征──“绅士风度”,从而起到了统摄全文、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语言品味 :

茅盾是语言大师,语言造诣深厚。本文语言除了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之外,还具有如下显著特色。

第一,语言的讽刺性。文中使用许多加引号的词语,如“得天独厚”“青出于蓝”“乐天派”“绅士”“挨打”“镇静”“尊躯”“可敬”“很有教养”等。在上下文中,这些词语都是作者对其本身意义的活用,被赋予了特殊含义,或反话正说,或寓谐于庄,不仅使文章幽默风趣,可读性强,而且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增加了批判的力量。

 第二,语言的形象性。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如“要是睡中一个不小心倒栽下来,那也不要紧,它那件特别的长毛大衣会保护它的尊躯”,“它也不怕跌落水里去,它全身的二万刺毛都是中空的,它好比穿了件救生衣,一到水里,自会浮起来的”,作者把豪猪的特殊刺毛比喻为“特别的长毛大衣”和“救生衣”就非常形象,也极为贴切。

 第三,语言的简洁有力。在现代白话文中适当夹杂文言的词语,如“长短有定”“殊堪钦佩”“尊躯”等不仅简洁精练,而且很有表现力。

第四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的三篇散文都展示了某种“如真似幻的梦境”,或通过对“森林绅士”的描写让人联想到某个历史时期绅士们的生活状态,或通过对大自然云霓的描写让人联想到现实中的时代“云霓”,或通过对埃菲尔铁塔的描写,让人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亦虚亦实,如真如幻,创造了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仔细体会现代散文是如何处理“虚”与“实”之间的关系的。

 一、现代散文对虚实关系的处理

《森林中的绅士》实写豪猪的形态、动态、神态和生活状态,但处处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绅士们”的行为、举止和精神本质;

《云霓》由“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引出预示雨水的自然云霓,再由大自然的云霓引申到“能满足大旱时代渴望”的时代“云霓”;

《埃菲尔铁塔沉思》则由登临铁塔的“所见”触发作者的“沉思”,并进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实”的部分活灵活现、生动传神,“虚”的部分则处于“似”与“不似”之间,既不牵强生硬,又不喧宾夺主,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状态而与“实”保持着良好的“张力”关系,使文章在内容上含蕴无穷,而在艺术上又显得生动活泼。

 

二、“言内意”与“言外意”的张力问题

 与“虚实”问题联袂而来的,就是文章的“言内意”与“言外意”的张力问题。可以说,虚实相生的文章常常会包含丰富的“言外意”,而且“言外意”还是文章表现的重心之所在。但从表现文字来看,作者浓墨重彩表现的是“实”所展示的“言内意”。《老子》云:“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内”是“外”的基础和依托。所以,本单元的三篇文章从篇幅结构来看,重点在“内”,但文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精神指向却是“外”。对森林豪猪、自然云霓、巴黎铁塔的描写,其根本目的是引导读者由“内”而“外”,体会到“象外之意”和“韵外之旨”。这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仔细体会隐藏在“言内意”背后、里面的“言外意”。

 

三、体会文章的标题艺术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常常起到统摄全文、点明主题的重要作用。本单元的三篇文章的标题都是很精当的。茅盾的文章精心锤炼了“森林中的绅士”这一颇为形象化的标题,不仅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准确地概括并有力地突出了豪猪的本质特征──“绅士风度”,从而起到了统摄全文、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在《云霓》中,云霓是文章的文眼和题旨的关键所在。文章要表现的主题是:在一个“充塞着大热似的苦闷与大旱似的恐慌”的时代,云霓“用美好的形状来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维持我们生活前途的一线希望”,以云霓为题显然是很精当的。《埃菲尔铁塔沉思》的标题则清楚地表明,在文章中,作者的兴奋点并不在于对游览对象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而在于由登临埃菲尔铁塔而触发的个体感悟和主体思考方面,而铁塔则是触发作者“沉思”的契机和媒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充分理解标题在文章中的重要性,以及文章确定标题的艺术和方法,并理解标题和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

 

四、领略文章的结构艺术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本单元的三篇文章在结构安排方面都很讲究。《森林中的绅士》布局巧妙,结构上层层推进,跌宕起伏。文章开头安排巧妙引人入胜,中间过渡自然,衔接有度,结尾形成“豹尾”之势,收笔有力。《云霓》紧紧围绕“云霓”这一主题展开描写,可谓形散神不散,结构井然。《埃菲尔铁塔沉思》则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围绕登临铁塔的过程中“所见”变化而引起“所感”的差异,浑然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仔细体会不同的文章在安排结构方面所表现出的起伏变化和承接过渡的艺术技巧。

 本单元所附短文《现代散文的虚与实》,引导同学们更好地把握现代散文“虚实”关系的艺术法则。在学习过程中,要联系具体的课文,仔细体会“虚”和“实”的含义:“一般来说,‘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情绪。”需要指出的是,“虚”与“实”的比例、搭配和表现形式都是千变万化、因文而异的,不可拘泥。

 

刘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