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快阁》
[补充释义]①了却:做完。②东西:东西两边。③千山:众山。④澄江:清澈的江。
⑤青眼聊因美酒横:只对美酒有兴趣。晋代阮籍能作青白眼,白眼看一般世俗人青眼看喜欢的人。青眼表示重视。聊,暂且。
译文:我也是一介愚钝的书生,尽管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过很多困难和不幸,却始终是痴心不改,总是尽心尽力地把为官一方的事情做好。今天结束案牍劳作之后,有幸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倚着栏杆放松一下心情。举目远望,万木萧疏,天地更显得空旷辽远,而在朗朗明月下清澈的江水如同一条明净的白练伸向远方。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好在身边还有美酒相伴,总可以提起一点精神。想想自己为官以来坎坷的人生羁绊,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结伴逍遥,那该是更好的归宿。
[层次结构]
诗人登临之阁以“快”命名,全诗即以“快”字为脉络,生发出层层诗意。诗共八句,可分四层:
首联入题。写登阁的时间和心境。因为厌倦官务,故欲求快意,于是以登上快阁为快事。“倚晚晴”点明登阁时间在傍晚,由“晚晴”二字转出下面两句的景物描绘。
颔联绘景。写登阁远眺所见山水胜迹,画出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从中求得快意。
颈联抒情。从远眺景物回到自身处境,抒写世无知音、唯有借酒浇愁的心情,透射出兀傲不群的性格。
尾联述志。由眼前江水展开联想,拓展诗境,表述了摆脱拘束、追求精神自由的意愿。
[艺术特色]
一、写景传神达情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是脍炙人口的写景名句。前一句,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句子,后一句又使人想起谢跳的名句“澄江静如练”来,但意境并不完全相同。“落木”句写山,因为秋叶落尽,更显出天空的高旷;“澄江”句写水,因水波澄澈,益见得月色分明。这样一幅特征鲜明、气象高远的山水秋色图,决不是仅袭用前人成句所能写出,而是得之于诗人对眼前景物之神韵的真切感受,是创造的产物。不唯如此,这样一种宁静澄澈的山水境界,又恰好与诗人此时的特定心境相契合,其中实蕴含着诗人急欲摒绝尘俗、追慕快意的情思,因而是景中含情的佳句。
在具体表现手法上,这两句又有动静映照、开合变化的特点。“落木”句写山上落叶萧萧而下,富于动感;“澄江”句写江水澄澈,月色分明,又颇显静态。“落木”句是放眼眺望所见,境界显得开阔辽远,这是开;“澄江”句是居高临下所见,是视线收回的结果,这又是“合”。如此写景,颇有变化之妙。
二、用典、炼字颇见功力
“朱弦”二句用了伯牙、阮籍两个典故,用典十分贴切,恰当地表达了寂寞不欢、知音难觅、与世相违、不愿苟且的意蕴。“朱弦”与“青眼”相对,对仗非常工致,而且富有色彩美。黄庭坚又善于炼字,能将寻常字点铁成金,显得新颖别致。诗中“快阁东西”中的“东西”二字,本来只是方位词,但用在句中,便使诗人在快阁中徘徊瞻眺、优游自得的神情宛然可见。“倚晚晴”的“倚”字,既写诗人倚阁的动作,也表达了欣赏晚晴的意思,同样在寻常字面中见出诗人的意态。
三、对仗严整,意思流贯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两联都是对仗。尤其是“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一联,“朱弦”对“青眼”,“佳人”对“美酒”,“绝”对“横”,对仗严整,可谓一丝不苟。中间又连缀以“已为”和“聊因”,就把上句的知音难觅与下句的借酒浇愁两层意思呼应、贯通起来,不仅显示了情致的起伏跌宕,音韵也显得抑扬流转。这就是前人所谓的“寓单行之气于排偶之中”。
【赏析】
宋神宗元丰五年,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任上,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的快阁上览胜。这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快阁时通过倚阁观望江天的描述,勾勒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图画,抒发的是为官在外的一种无可奈何、孤寂无聊的思乡之情,咏叹的是世无知己之感慨。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意思是终于解脱了“案牍之劳形”,快到外面快阁上轻松一下吧!诗人开门见山就流露了此时已厌倦了为官之事。“了却”,足见期如释重负之心,终于从案牍中得以短暂的休憩,有机会,有闲暇登上快阁“倚晚晴”,心情是多么的愉悦。至此,“痴儿”似是对自己以往的漫漫人生痴心不改有所感悟,觉得为官太累了,应该放松一下沉重孤寂的心情。不仅如此,“倚晚晴”三字,还为下句的描写,作了渲染、铺垫和引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写的是诗人“倚晚晴”所见。远望起伏连绵的秋山,树叶已落尽了,浩瀚的天空此时也显得更加空旷辽远,澄净如玉的江水在快阁亭下淙淙流向远方,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宽广、清澈胸怀的真实写照。读这样的诗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感伤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豁然境界。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二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巧用典故,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之故事书己之情。诗人的意思是说,知音不在,我又与谁弄琴?只好小酌美酒,聊以解忧了。这是写诗人“倚晚晴”所感,感身边无朋友,无知己;感自己有志向,有抱负不能得以实现。另外,一个“聊”字,一个“横”字,又流露了诗人无以言表的孤独、寂寞和无奈。
结句“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以白鸥盟”写的是诗人的联想与想象,也是诗人想要的归宿,意思是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伴着悠扬的笛声,回到那遥远的故乡,和那里的白鸥结盟,过上逍遥自得的生活。从全诗的结构看,这一联既照映了开头,也是登阁“倚晚晴”所见所感的顺理成章的结果。诗作从首联“痴儿了却官家事”说起,就流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然后在颔联渐入佳境,诗人陶醉在千山落木,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同“公家事”之“了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颈联处诗人以巧妙地使用典故预示自己在良辰美景中,内心的孤独、寂寞与忧烦,然而,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自然引出结句的联想和想象:只有乘上归舟,吹着“长笛”,回到遥远的故乡,过上白鸥一样逍遥自得的生活。
诗作遣词凝练,意韵隽永,节奏如行云流水,特别是“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历来被誉为千古传颂之佳句。
答案 二、3. “痴儿了却公家事”用典。《晋书傅咸传》载,晋代夏侯济给傅咸写信说:“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此处诗人将古典翻出新意,自比“痴儿”,欲了却公事,既有自信自豪又有自嘲自傲。
“快阁东西倚晚晴”用典。李商隐“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写出了傍晚大自然优美的景色。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用典。这两句境界博大,气象万千。此处化用杜甫的名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以及柳宗元的“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明”。此处化用巧妙自然,不露斧凿之痕。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用典。“朱弦”化用伯牙、子期知音事。黄庭坚此处不一定专有所指,只是慨叹自己心怀志事,世无知者。“青眼”,用阮籍事。阮籍“能为青白眼”,以白眼视俗人,以青眼视知音。“横”字本为熟悉的俗语,施于此处,却化熟为生,显得瘦硬新颖。
三、1.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2.“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3.“已”“聊”表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4.“弄长笛”“与白鸥盟”表明诗人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些地方都体现了一个“归”字。
四、二者都是写登高所见秋景,都写到山、树、江水。但黄诗还写到夜月,写江水的着眼点不同:杜诗着眼于江水奔流之态,黄诗着眼于江水的明净;两联诗都写出了秋景的高远壮阔的特点,但杜诗多了一份沉郁悲凉,黄诗更显轻松明快。
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书愤》
《书愤》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三首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作者的经典作品之一。
补充注释
①书愤:抒发义愤。 书:写。 ②早岁:早年,年轻时。 ③楼船:一种大型战船,为三国魏发明。 ④瓜洲渡:地名,今在镇江对岸,当时是边防重镇。 ⑤大散关:在陕西宝鸡县西南,为宋金交界处。 ⑥塞上长城: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这里作者用作自比。 ⑦堪:能够。 ⑧衰鬓:苍老的鬓发。 ⑨空自许:自许落空 ⑩伯仲间:兄弟之间。意为相差无己。
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答案 二、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府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 的爱国青年形象。
颔联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这两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诗人壮年时期点头生活的回顾。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他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
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前半部分。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
颈联抒情悲愤,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句中的“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主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指责。
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后半部分。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这首诗虚实相生,变化多姿。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北望中原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诗歌还通过场面写人,通过场面写情。例如,颔联对仗工整,描画白雪皑皑,秋风萧萧,万马奔腾战船横空的征战场面,从而赞美当年气吞残虏,挥戈卫边的爱国将士,是对“气如山”这种豪情具体形象的说明,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战斗的热情。此联表面写宏大的场面,实际歌颂英勇的战士,表面写战争,实际抒发感情。
陆游用典巧妙不留痕迹。南宋名将檀道济曾自诩为万里长城,诗中陆游以长城自比,表明诗人对檀道济的敬仰,希望能像他的样建功立业。檀道济对当权派自毁长城的痛斥,也喊出了诗人的心声,揭露了南宋统治者摧残抗战力量的愚蠢。用典贴切自然。这首七律是陆游诗中的上品。
三、“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 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四、该诗的“诗眼”是标题中的“愤”字。一个“愤”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
五、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因为“咽”用拟人的手法写泉流之声,以动写静,突出禅寺之静,生动而传神地写出泉流过高石时,水声急变,形象而生动;“冷”字不仅写出日色下青松的色调,更突出了香积寺环境的清幽、静谧,这一禅院寂静空灵之感由这一“冷”字表现出来。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答案 二、3. 诗人庆幸躬逢盛世,歌颂“圣人”朱元璋平定天下,与民休息,从此可以四海一家,不再因长江分割南北而起干戈。联系全诗主旨,这与其说是诗人对现实的歌颂,毋宁说是诗人对国家的期望。居安思危,新建起来的明朝会不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呢?所以这四句声调是欢快的,但欢快中带有一丝沉郁的感情;心境是爽朗的,但爽朗中蒙上了一层历史的阴影。既豪放伟岸,又沉郁顿挫。
三、全诗可分三层。前8句为第一层,第9至21句为第二层,最后4句为第三层。第一层写景,绘出了一幅江山相争、气势雄伟的山水画,前4句写实景,后4句虽也写景,但重在议论和抒情,整段可谓情景交融。第二层是诗人抒发怀古之情,在这段中诗人先是感叹,又抒发古之遗恨,目的是贬昔扬今。第三层以明太祖统一南北,四海为家,不必再以长江为天堑作结。全诗先写景,后抒情。情景相生,转承自然,第一层写江山之争,第二层写诸侯之争,前者正是为后者作铺垫,第三层则是总结。
四、(1)感情豪迈,波澜壮阔,气势跌宕。(2)七言为主,间杂长短句,四句一韵,音律铿锵和谐。
诗的开头描写所看到的景色:长江从万山丛中呼啸东下,锺山似蟠龙乘风西上。江山形胜,使诗人想起当初秦始皇曾在此地埋下金玉杂宝,以镇压金陵的“天子之气”,但徒劳无功,金陵依然“王气”旺盛,此时又成了新建立的朱明王朝的京城。 接着笔头一转,写诗人自己的心绪和感慨。诗人说自己本是为了排遣胸中的“郁塞”而在酒后登台眺江的。建国之初,气象更新,何来愁思?读完全诗,便不难明白,他是从历史的教训而生忧患。“荒烟落日”的远景使他引发“苍茫万古意”,石头城下的涛声使他想起了三国、六朝的旧事。当年南朝陈后主君臣曾以为“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 后来却成为北军的阶下囚。三国吴主孙皓迷信“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的谣传,带了王室及后宫数千人要去洛阳称帝,结果途遇大雪,士卒怨怒,只好返回。过了九年,晋军伐吴,吴在长江险要之处设置铁链,横锁江面,可是依旧挡不住进攻,孙皓只好出城投降。此时自三国东吴建都以来的六朝宫殿,都已杂草丛生,残败破落,那些妄想凭藉长江天险割据一方的“英雄”,只能让血流如潮,给百姓带来灾难,而一无所得。
最后四句又回到现实,诗人庆幸躬逢盛世,歌颂“圣人”朱元璋平定天下,与民休息,从此可以四海一家,不再因长江分割南北而起干戈。联系全诗主旨,这与其说是诗人对现实的歌颂,毋宁说是诗人对国家的期望。居安思危,新建起来的明朝会不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呢?所以这四句声调是欢快的,但欢快中带有一丝沉郁的感情;心境是爽朗的,但爽朗中蒙上了一层历史的阴影。既豪放伟岸,又沉郁顿挫。
全诗气势豪放,音韵铿锵,舒卷自如,纵横随意。
五、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涛声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