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子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年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教学目标:
1、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2、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积累】
1、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宴集序(《兰亭集序》)。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
2、《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约作于733年。727年,28岁的李白只身云游至安陆,娶高宗时宰相许圄师孙女为妻,生女平阳、子伯禽;广结道友,优游山水,李白自称“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安陆在今湖北,为古代楚文化发祥地。楚文化属于巫文化(庄子、屈原),长于宏富的想象,具有通灵的特性,类似于古希腊的酒神精神:非理性、狂欢、迷醉、艺术的生命状态。
3、关于李白那复杂的思想:
儒家思想: ,为天下苍生做贡献(仰天大笑出门去);
庄子思想: ,热爱自然山水(天子呼来不上船);
侠客思想: ,结交天下杰出之士。(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二、课前预习,疏通文意(在作业本上自行翻译课文)。
(一)、初读课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积累知识
1、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逆旅( )秉烛夜游( )天伦( )阳春召我( )从弟(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开qióng( )yán( )以坐花,飞羽shāng( )而醉月
(二)、再读课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通译全文,在此基础上完成梳理文言知识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义:
序天伦之乐事( )
2、解释加点词意义
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也 ②而浮生( )若梦,为欢几何( )
③古人秉烛夜游,良( )有以也 ④大块( )假( )我以文章( )
⑤开琼( )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⑥不有佳咏,何伸( )雅怀
3、给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加点,并解释:
(1)大块假我以文章 (古义: 今义: )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古义: 今义: )
(3)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古义: 今义: )
4、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并作解释:
(1)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2)依如诗不成,罚金谷酒数
(3)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4)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5、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1)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②莫春者,春服既成
③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 ④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2)①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②会桃花之芳园
③万物之逆旅也
(3)①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②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4)①阳春召我以烟景: ②开琼筵以坐花:
③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5)①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②飞羽觞而醉月
6、指出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并翻译全句:
(1)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2)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3)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4)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7、默写填空: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 。而浮生若梦,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 。幽赏未已, 。开琼筵以坐花, 。不有佳咏,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斗数。
三、感悟鉴赏
1、李白为何要在春夜宴从弟于桃花园?
答:
2、文章写李白与兄弟们在桃花园中宴饮时,着重体现了一个“乐”字。试分析“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3、有人说这篇文章传达了一种人生如梦,应及时行乐的消极伤感的思想。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
4、小结:
本文抒写了 ,赋诗咏怀,畅叙 的情趣。看似思想境界不高,实际没有消极思想,而是表现出
的思想感情。
《子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后练习
1、李白俯仰天地古今,就人与宇宙的关系,发出了“浮生若梦”的慨叹,再转到贴合“夜宴”的“秉烛夜游”,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读起来却并不感到低沉?
作者一上来先行议论,从感慨 , 起笔,说出夜宴的第一条缘由。可是接下来并不是沿着这个调子去进一步抒发悲观、低沉的情绪,而是笔锋一转,说自己想效法古人“ ”去追寻人生的欢乐。“秉烛夜游”的典故有两个出处:一是《古诗十九首》中“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句子。二是曹丕的《与吴质书》中所说:“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李白的文章显然是援用了曹丕的话,他所表达的首先是一种 的情感,同时也流露了他当时 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并不是醉生梦死地一味追求宴饮享乐,这从下面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写春天风光之美丽诱人,从而引出春日夜宴桃花园的另一个缘由,并极自然地过渡到记叙与从弟共叙“天伦之乐事”。可见开头的一番笔墨及是作者有意的铺陈,为的是提起下文,突出后面的诸多内容。当然,这由感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到转而去记“乐事”抒“雅怀”的变化,也正和李白的一些诗歌相同,反映着他那 的性格特点。
2、李白的这篇散文小品,多用典故。请分析本文的典故及其作用。
答:(1)
《庄子刻意》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说“浮生”;又《庄子齐物论》有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是:
(2)
惠连,指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得谢灵运爱赏。世称小谢。谢灵运(385-433),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是南朝山水诗派的创始者。这几句是李白
(3) 。
西晋石崇,官至卫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曾在洛阳金谷涧中宴客赋诗,他写有《金谷诗序》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干,罚酒三斗。”李白所说的“金谷酒数”,即 。
3、将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比较,说说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和精神气质的异同,进一步体会李白开朗乐观的性格,对自然、对友情、对生活的珍爱,和纵笔挥洒的才气。
参考答案:首先应看到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处境之不同: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于51岁,会稽内史任上。这时东晋王朝偏安江左已经36年,在士族制度的统治下,社会矛盾重重,当权者无心北伐,只图奢侈享乐。文人士大夫意志消磨殆尽,多崇尚老庄思想,清谈玄理之风极盛。 李白的《桃花园序》大致是开元二十一年33岁时所作。当时他虽然求官未得,暂时隐居于安陆,但身处开元盛世,对国家的兴盛、个人的发展都抱有乐观的期望。
《兰亭集序》和《桃花园序》同是记叙春日宴饮之乐,同是欣赏客观的自然风光,同是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但由于时代环境及作家个人身份、年龄的差异,在感情格调上是有所不同的。王羲之感慨的是当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暂短的,必然“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而李白则有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他认为正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生命,爱惜光阴,“秉烛夜游”。他觉得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恩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咏歌、高谈、观花、赏月并举杯畅饮,乃是最大的乐趣!
王低沉清幽,李高亢明朗,情调自是不同。
二、选择题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万物之逆旅也(旅店) B 大块假我以文章(给与)
C 开琼筵以坐花(因为) D 不有佳咏,何申雅怀(抒发)
2、对“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拿着蜡烛夜游,真是有所凭借的 B、古人拿着蜡烛夜游,真是有原因的
C古人拿着蜡烛夜游,及时行乐,确是有所凭借的D古人拿着蜡烛夜游,及时行乐,确是有原因的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A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2)忠言逆耳利于行
B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徐公不若君之美 (3)若毒之乎?
C 、(1)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2)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D 、(1)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4、下列句式不同的一组( )
A、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C、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E、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F、 臣之所好者道也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农人告余以春及 B、 求人可使报秦者 C、 大块假我以文章 D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6、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②、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
③、门虽设而常关 ④、觉今是而昨非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7.仔细阅读原文,完成下面的选择题
①《春夜宴桃李园序》一文的主旨是( )
A.序天伦之乐事 B.叹光阴流逝
C.人生宜及时行乐 D.记述李白和众兄弟在春夜聚会,饮酒赋诗之乐
②对“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句中的“独惭康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唯独羞惭谢朓 B.谢玄独独感到羞惭
C.独有石崇羞惭 D.只有我不能和谢灵运相比而感到羞愧
③“飞羽觞而醉月”是说( )
A.频频举杯在皎洁的月光下喝醉 B.在月光下喝醉,如在天上飞一般
C.月光下有鸟儿飞翔,大家举杯畅饮 D.酒杯快速的传递着,大家在月光下陶醉了
④《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四个“之”字的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各不相同 B、一二相同,三四相同 C、一四相同,二三相同 D、 四个都相同
8、阅读下面四个句子,理解其中四个“以”的用法,题中用︱把不同用法分开,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②阳春召我以烟景,
③大块假我以文章。 ④开琼筵以坐花。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