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前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有关教材建设与使用的问题日益凸显。无论是基于传统教学观,还是在新的课程资源观视野下,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最重要载体,均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目标、目的,以及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成为人们认识和判断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之一,这就是教材的“刚性”
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果仅将教科书视为唯一教材,坚持几年、十几年一贯制的教学方式,将教科书内容讲授作为教学的全部,显然是不合适的。新的课程资源观要求教师从忠实地传递教材内容转变为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弹性化处理,教材的形成应成为以教科书为底本,大量吸收与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及个性发展相关的信息的一个动态生成过程,这就是教材的“弹性”
教育前辈叶老说得好:教材是个例子。如何用好教材,找准教材的落实点,是摆在教师面前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落实,就会有如瓶颈,阻碍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不能处理好教材,不能用好教材,教学就会犹如一张网、一团麻,是很难做到纲举而目张的。可见, 处理好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要怎样做,才能处理好教材呢?要想处理好教材,首先要明白语文教材中的“弹性”与“刚性”.
由于应试教育的升学机制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分数和升学率仍然是评价学生和学校的主要依据。因此, 以应试为目的的功能性目标, 使得教材作为一种超越教学过程的“ 刚性权威” 横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刚性教材观针对的主要是考试, 这就使教材难以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多元性和开放性, 同时也忽略了师生的自主性、建构性和创造性。这体现在课程和教材建设中课程异化为封闭的体系并具体化为教材, 教材成为一种单纯的没有伸缩性的知识构架, 教学因此难以摆脱知识灌输的模式而逐渐演化为一种“军营式”的操练, 失去了应有的张力。其次, 为完成应试任务而催生的刚性教材观使教材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精神感召力。这不仅导致教学参考书大肆横行, 也使师生失去了对教材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教材不能适应不同教师、学生的需要, 教学质量因此提高缓慢。所以, 刚性教材观的大行其道必然导致教材弹性建设观念的被动滞后, 教材弹性建设流于形式,其效果可想而知。
笔者认为,推进“教材留白”, 提倡“意境化课程”的“弹性”教学观,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所谓“意境化课程”, 是指课程设计者遵循“虚实相生” 的艺术创作规律, 有意识地将补白手法运用于课程设计, 旨在提高课程实施效果和水平的课程设计活动。 我们认为, 意境化课程是体现课程开放性和生成性的关键。它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对话和实践探索, 实现对教材的新的建构和创造, 这不仅使教材真正转变成了“学材”, 从而赋予教材生命的活力, 同时也使学生与教师的能力与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可以说, 意境化课程所孕育出的那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 是知识和思想的生发建构之路, 更是活跃生命力的传达。教材留白作为意境化课程的设计策略,是编者为学习者表达内心感受、抒发情感、进行创意进而放飞自我而营造的空间。“留白”一般安排在单课教材的关键处, 与上下文、图的意境相联系、相匹配, 从而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某种回忆和联想,激发起学生进行创造的欲望。事实上, 空白作为教材中的“ 空灵” 部分相对于教材中的实体部分更富有教育价值, 它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 而且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意境化课程的创造也是课程设计者与使用者共同完成的。在意境化课程的创造过程中, 教师的任务在于根据教材的需要, 引导学生对这种“ 无字之处” 的空白展开自由的对话。由于学生都是基于自己的兴趣、需要以及生活经验对空白进行解读, 从而就会产生不同的解读结果, 因此, 教师必须珍视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 让他们自由表达对空白所做的创造性解释。师生双方与空白的这种对话过程实际上也是共同探究、共同创造的过程, 他们作为具有完整人格的交互主体沉浸于生动活泼的探究与创造之中, 从而获得了精神的富足与增长, 其发展的主体性得以极大凸显。这样, 学生不再是教材的“ 奴隶”, 而是教材的研究者、发现者, 他们由此获得了无限的精神解放而创造性地建构着“ 自己的课程”。
由此可见, 在意境化课程的创造过程中, 只有当学生和教师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教材的弹性建设才能获得成功。
王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