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中学 熊 翃 邮编414000
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的文章之所以能引起读者共鸣,多半是因为抒写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有的情感。就抒情方式而言,多种多样:或因人、事或借景、物,或委婉含蓄或直露奔放。在这诸多抒情方式中,学生阅读写作往往模糊不清,常常混为一谈的便是即景抒情和托物抒情。现笔者试就将这两种抒情方式的差异,从抒情的目的、对象和载体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从抒情目的看.即景抒情和托物抒情不同
即景抒情即所谓“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它是在描写景物时,将作者在特定时刻的特定的情感融入景物中,使描写出来的景物打上作者情感的烙印,“景语即情语”。很明显,其目的并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用景物来抒写自己的情感。由此,阅读时我们便可以从景物描写中分析把握作者的感情。
如鲁迅在《社戏》中写去赵庄看戏途中的一段景物描写: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才想起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作者写的是童年欢乐生活的回忆。文中“我”几经周折后才实现去赵庄看戏的愿望,面对水光山色,便将自己的急迫、喜悦之情移至其中。
众所周知,“物”本身是没有感情的,但面对“物”的人却是有情的,因而作者常通过写物来抒情,这就是托物抒情,或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这种抒情表面上看是写物,但实际上其目的却是借助于“物”的描绘曲折、委婉、含蓄地赞人,并着重于赞美人的内在精神。如茅盾《白杨礼赞》,作者就是借对白杨树的崇敬来赞美“有极强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的”的北方农民,赞美“我们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二、从抒情的对象看,即景抒情与托物抒情不同
即景抒情的对象--“景”,是作者眼前所面对的具体的景物。这种景物具有广泛性和时效性的特征。如我们看到朝霞,便可以描写它,歌颂它;看到晚霞,也可以描写它,甚至赞美它。
托物抒情的对象--“物”,就不一定是眼前的物。它可以是眼前的,也可以是设想的,即使是眼前的,也是从眼前所见之物引起更多的想象。一般来说这种“物”,应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时空限制性的特征。如要歌颂莲,那就是指普遍的莲,而不是某一棵特定的莲;要赞美白杨,也应是普遍的白杨,而不是某一棵白杨。即使是对某些有特殊意义有纪念性的个别“物”加以歌颂,如“小橘灯”,实际上也是通过歌颂这个个别“物”来歌颂具有普遍意义的某种精神。因而同样具有普遍性。
三、从抒情载体来看.即景抒情与托物抒情也不同
即景抒情由于目的是要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因而它往往注重描绘的是景物的外部形态,抒写的是其表象特征。而这种形态特征常常是从人的某一感观或多种感观的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来描写,力求具体、生动、形象。因此其载体便是描写。
托物抒情由于其目的是要赞人,因而首先要写出物的特征,然后揭示符合其特征的意义,才能达到目的。而这种意义的揭示又常常是借议论来表达的。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先状写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空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特征,后用“莲,花之君子者也”来揭示莲的象征意义。再如蜡烛有燃烧自己而照亮别人的特征,可以引申象征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若只写出“物”的具体特征或意义而不用议论来点明象征意义,也就达不到赞人的目的。因此,托物抒情的最主要载体当是议论。
此外,必须指出的是,情皆来自于人,由于人的境遇不同,即景所抒之情,也自然会是各人不同心情的反映。如柳宗元《小石潭记》,在生动的景物描写中,流露着抑郁惆怅之情,就与他谪居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因此。学习这种抒情就应特别注意人物的心情与描绘出来的景物协调一致。托物抒情的“物”只是一种被假托的东西,对同一种“物”,因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特别是人生观不同,所抒的情也不完全相同。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就和陆游的原词截然不同。因此,学习托物抒情一定要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抒健康之感情。
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