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白杨礼赞》
年级八年级 课型:精读课 课时:2课时 执笔:韩云生
审核:备课组 时间:2013-2-27 学生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把握本文的主旨。
2. 品味语句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3. 理解并初步运用象征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文本学习,让学生自然生成象征手法的有关知识;朗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层层深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情感目标:学习北方抗日军民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象征手法及象征意义的揭示;
2. 难点:分析人与树的相似之处。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 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正音,理解词语,了解文章大意。
2. 收集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等资料,以备课堂上交流。 (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播放《小白杨》,同学跟着唱。唱毕,这首《小白杨》唱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它歌颂赞美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白杨树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1. 有人把散文《白杨礼赞》比作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那么,听读中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画面?
2. 你是否感受到了属于黄土地属于白杨树的特质?那是一种怎样的树?
用“白杨树是 的树”的句式表达。
3. 作者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请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四)再读课文,赏析品味(合作探究):
1. 赏析形美、神美: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白杨树的?
(2)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教师范读7、8自然段,学生思考。 )
(3)白杨树的形美,显示了它不平凡,它的内在气质美吗?
2. 朗读,赏析“景美”,体会衬托手法的运用。
白杨树的形美、神美与北方抗日军民极其相似,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也揭示了。但本文2、3段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高原风光,多余吗?为什么?
3. 本文的抒情线索。
教(学)后感:
答案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象征手法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散文《白杨礼赞》与《小白杨》歌词在写作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 高原风景图 白杨特写图 物人联想图
2. 如“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 “白杨树是质朴、坚强的树” “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 (白杨树与人的相似之处)
3. 生长环境 外部形象 内在气质
1明确:不多余。生存环境的写作目的是烘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也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写高原风光及作者的感受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衬托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3. 本文的抒情线索。 白杨树不平凡:生长环境不平凡--外在形象不平凡--内在气质不平凡--象征意义不平凡。
韩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