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是激流》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发布时间:2017-11-22编辑:互联网

 教学目的

1、感悟诗中的一组组意象群,把握各自的特点及其间的关系

2、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悟诗中美好的感情。

3、欣赏诗歌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意象,分析意象内涵。

2、体会中外诗歌在表情方面的区别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一系列鲜活并独创性递进排列,营造一个感情流动的回旋天地”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导入: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首名诗“生命诚可贵”(学生接着背诵)。这是争取自由的宣言。其实他对爱情也非常的执着,并有为了爱奉献一切的决心。

1、下面朗读这首诗(教师示范朗读)

2、学生自由读

   二、学生质疑

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最想知道什么?疑难有哪些?提出来共同解决。

学生写条子(老师整理)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归纳起来有:(抓住裴多菲是男是女,来展开教学)

我们来探讨第三个问题,大家说他是男是女,能根据诗句推断?(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有利于抓住学生,引导学生探究。)好吧试试看!

三、学生自行研讨全诗,思考并讨论。   

1、诗中意象可概括为几组、几类?   

明确:全诗五段,每段有一组意象构成。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形象表现。

2、这几类意象各有什么特征?  能有我们要的结果?

明确:相对来说,比较阔大、粗犷富有男性的阳刚之气,给人以壮美之感;比喻爱人的意象,相对来说,比较娇小、细腻、有着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 

四、学生深入研读全诗,思考并讨论

1、怎么分辨诗人是男性还是女性?

2、秀美的是女性,阳刚的是男性!

3、有首《近试上张水部》的诗这样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它的作者可是纯大老爷们儿。不能仅根据意象就作出推断。由于“我的爱人”的不确定,文中的“我”说不定是女中豪杰。因此首要的是,看看文本歌颂、赞美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精神)

五、学生继续深入讨论

1、诗人用哪些词语将这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我愿意”“只要”。  

2、讨论:这首诗五处运用对照的写法,请分析每处对照,所揭示的深层含义及其作用。   

明确:例如第一段中“崎岖”和“快乐”形成第一次对照。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是悠闲欢快的,而急流、小河在崎岖的小路上跋涉是艰辛痛楚的。第二段中“勇敢地作战”和“做巢”“鸣叫”的生活愉快而安逸,而荒林对狂风的作战则充满了危险。但“只要”爱人的生活的幸福,诗人甘愿冒着危险挑战狂风等。

3、 在诗中凡有“我”的地方 和有“我的爱人”的位置交换,读读看!

老师改的:我愿意是一条小鱼,在我的爱人的浪花里快乐地游来游去,  只愿我的爱人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

明确:课文中“我”是个为了爱而奉献的人,改后“我”成了享受者。

小结:粗犷富有男性的阳刚之气,给人以壮美之感的意象,有风向精神的属于诗人自喻;比较娇小、细腻、有着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的意象属于“我的爱人” 所以裴多菲是男性!!

4、 一组意象已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诗人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么多意象?  

一组意象已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诗人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么多意象?  

明确:诗中作为比喻的自然现象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上至广漠的天空,下至河流山谷;大至山崖废墟,小至一鸟一鱼,意境开阔,画面舒展。这不仅展现出诗人自由、开朗、奔放的襟怀,也将诗人的爱情表白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5、 这些意象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对主旨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明确:由快乐的小鱼到鲜艳的辉煌是爱人走向成熟的生命历程。成长过程中爱人需要保护,诗人挺身而出,与狂风作战,饱受风雨的打击,哪怕毁灭也绝不懊丧;而当爱人的生命步入辉煌时,诗人则又退在一旁,甘做陪衬。这样的顺序安排,一步步衬托出诗人高尚的情操,感人至深。  

6、 其他问题呢,解决了吗?

感情基调?(明确:开朗、奔放)

主题:歌颂了一种为爱勇于献身的精神!

总结:这节课我们为了弄清裴多菲是男是女,我们抓住意象和情感解决了问题,以后我们再分析诗歌时也用这种方法。另外我们明白了外国人写诗表达情感的方式真直白,要中国人就不这么写。那怎么写呢?下节课学习舒婷的《致橡树》我们再体会!!

【附】板书: 

我愿意是急流 

裴多菲 

我               爱人 

急流、小河----小鱼 

荒林-------------小鸟 

废墟-------------常春藤 

草屋-------------火焰 

云朵、破旗 ----夕阳 

为了爱甘愿奉献一切

反思:学生不愿意读诗,大多因为读不懂。所以我们作为教学诗歌的人,教学时如果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或许会喜欢。比如这节课,如果我们开始时就让学生找出意象,按部就班的分析,恐怕学生会很烦,且昏昏欲睡。所以我抓住了学生最感兴趣的的问题,一步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用意象分析的方法而不露痕迹。期间还用改诗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了诗歌的情感,最终达到了目的。这样的课不会沉闷,有的是学生思维的火花!!

 

石俊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