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病树前头万木春

发布时间:2016-6-8编辑:互联网

罗大章

文言教学,历来是农村教师课堂教学的一大难题,只能是根据文意,按照课标要求向学生灌输知识、传达信息;只能按照教参标准向学生解说题目,简介作者、作品,时代背景,字词句的翻译解读课文的步骤进行,既枯燥又无味。这是我听得最多的,也是最无奈的文言教学说法,也是我听过的文言公开课教学模式:解说题目,简介作者、作品,时代背景,字词句的翻译解读课文,并配以PPT多媒体教学课件使用------是我见过最多的文言教学程序课,也是一些评课者认为最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学生的激情参与,没有声情并茂的诵读,也没有表演式的师生范读,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设计里,被牵着鼻子,在一种严肃的情境中被动接受老师支离破碎的枯燥的激情演说。一节课就是教师在讲台上独舞,学生在讲台下听(观)舞。可我却不明白,言文言教学就再没有其他的教学方式了吗?无思维的扩展,无想象的驰骋,无整体意象的感知,无教学的创新,也无程序的突破,那么传统一点又行不行呢?

我曾听过三位老师上过《陋室铭》,不同的老师,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教法,不同对课文的感悟,让我感受颇深。

记得那天早晨,学校语文组集中听了该校语文教师兼教务主任的一节PPT多媒体语文课,该老师上的正是“诗豪”刘禹锡的《陋室铭》,大屏幕上醒目的黑体字《陋室铭》课题,接着是作者刘禹锡画像与大段的文字对作者身份背景、作品介绍,下面就是生字、词、音、义的展示,接着是配音范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互动的逐字逐句的翻译课文。由于是多媒体展示,生动形象,富于动感,学生感到很新鲜,注意力也很集中,课堂互动很好,听课教师的评价也很高。第二节课也是在同一个多媒体教室,同样应用PPT多媒体课件,上的也是同一篇课文,所不同的是上课时间不同,学生不是原来的那个班,教师换成一位女老师罢了。但这位女老师上课的模式,程序,步骤,方法均与前男教师一模一样,且课堂语言是那样的软绵绵的平铺直叙到底。一堂课上,该教师一脸严肃,脸上没有一丝笑容,语言没有抑扬顿挫的变化,没有融入课文意境的真情实感的投入,纯粹是程序式的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一个严肃而缺少生机的氛围中被动接受。但那节课,听课的教师们评价还是很高的,原因是公开课必须使用多媒体就行了(不使用多媒体则扣分)。这两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课堂上全是教师在讲在说,在指点在引导在独舞,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没有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没有学生情绪激昂的朗读,有的只是支离破碎的肤浅讲解,简单的毫无思考价值的问答,被动的接受和反应。

公开课就是在展示多媒体的直观与便捷的优点吗?公开课让我们来听什么东西学习什么方法理念呢?我又学到了什么呢?我疑惑了,到底一节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我找到我所能找到的听课评课标准,一一对照,但我还是不明白文言课堂教学是不是需要阅读,需要师生的激情参与,情境投入,通过适当的想象重现文章情境,展现合理的历史画面,让古人的言行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人物行走在我们的面前。

古人所谓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均是古人读书的心得,意在说明“读”的重要性。那么,诵读在今天的课堂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是否就过时了呢?

直到2011年11月份,我有幸走进贵阳二十一中的教室,先后听了贵阳市优质课大赛中的18节初中语文课。就是11月9号的那一天早上第二节课,我又再次听到了熟悉的《陋室铭》,授课的是贵阳市七中年轻的王晓颖老师,经验告诉我:按部就班一成不变按教参的程序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对我很没有兴趣。没有变化没有突破没有创新平铺直叙毫无激情的课堂激不起我的激情。然而,什么是变化什么是突破什么又是创新,我大脑里也没一个明确完整的概念。王老师那天也是用PPT多媒体教学,她播放二十一中校歌作为背景音乐,同样大同小异的与其他老师一样用诗词名句导入新课,不同的是多了一个环节:把学生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准备好在小卡片上,在学生预习时发给学生,让其小组思考准备。也同样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教学,但不是她教学的重点,当这一切都做好完成后,进入新课学习时,她身先示范,用她特有的女性甜美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范读课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她读课文时,有意把“仙”“龙”“德”“鸿儒”“白丁”等字词的音读得重读得响读得长,意在强调,在唤起学生的注意,并且,随着不同的朗读声调的变化还伴随着不一样的面部表情与身体语言的配合,脸上始终充满激情与信心,让人觉得她已全身心的投入到文章的情境中去了,似乎身临其境,情在其中,仿佛此刻的王老师就是当年那个在陋室里自娱自乐的隐士,自我陶醉在“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享受陋室不陋的舒适自在,而忘却尘世纷繁复杂的高尚情怀。当她读完“…..何陋之有?”时,话音未落,就迎来了学生不约而同的热烈掌声。接下来是,学生纷纷举起手来要求朗读全文,那种热烈的场面,没在现场的人是不会相信的。学生学习的激情被激发了,纷纷想模仿老师去试着朗读,人人都生怕失去在老师面前朗读的好机会。有了这样的热情,学习变成一种主动的行为,一种积极的参与,那后面的学习活动就不难想像了。但由于时间的原因,王老师只让一个学生去朗读,学生的朗读虽说不十分理想,但效果也是很不一样的。

那一节课,是我听的18节课中印象最深的一节,也是至今还清晰记得不能忘记的一节。我也不能说出她的课好在什么地方,也不能说她有什么突破与创新,只知道在课堂中她身先示范的朗读,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总觉得听她的课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似乎与现实生活中我的课堂有某些相似之处,我不由得记起了我上《童趣》时的情境:那天走进教室,我没忙着让学生去学习生字词,也没去想是否学生对他们到中学来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有多少不认识的字,待学生安静后,我把课本放在讲桌上,走下讲台,开始缓缓背诵“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鞭数十,驱之别院。”当我背完课文,学生都抬头看着我,脸上露出惊奇与诧异的表情,我则轻轻的笑了一下,淡淡的轻松自然的说:“就这样,文言文其实也不难!”看到我的样子,学生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也看着我幸福的笑了起来。接下来的情境你可能想象不到了,我没有再说什么,学生们则开始了你追我赶的大声的朗读起来了,遇上不知道的字,如“藐”“唳”“壑”等则大胆而自然的站起来问我,我则在学生之间来回的走动着,等待他们的询问,还有十多分钟就要下课时,我问他们可不可以背诵课文了,他们则缺乏自信的你看我我看你不自信的笑着不敢说,我鼓励着要求他们全班来试着背一下,结果竟在我的意料之中背了下来。我又趁机说:“还给大家五分钟,看哪位同学最先能单独把课文背诵下来?”我话音刚落,这时就有四个学生把手高高的举起来了。由于快下课了,我让他们一起背,他们竟一字不漏整齐完整的背了出来,背诵完时,下课的铃声也刚好响了。

结合课文内容创设适当的课堂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喜欢语文,喜欢语文课堂。背诵。也许是一种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让学生诵读课文,特别是诵读文言文,让文言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图画,那不是一种风格,却是一种突破,一种创新。因它不是一韵到底的平铺直叙,也不是面无表情的教师独舞;更多的是真情实感的投入,是忘我的激情参与,融人入境融人入文的真情投入,这样丰富饱满的课堂,不仅自己被感动了,学生也会被老师的情绪所感染,从而随老师的情感走进课文,走进文本。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课文整体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在弄清文意的前提下再来理解字词句段,整散结合,前后联系,融会贯通,何愁学生不喜欢文言文,不喜欢语文课。我的课堂里,更多的时候会是这样的情境:师生还迷醉于课文的意境的优美时,下课的铃声却不怀好意的响起来了。

2012年10月30日

 

罗大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