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发布时间:2016-4-26编辑:互联网

 《包身工》夏衍

教学目标:1、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课文的线索

2、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理解“包身工”的内涵

3、认识包身工制度的非人道本质,接受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

教学方法:讲读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找一位同学读课后材料《<包身工>背后的故事》……夏衍先生就是这样完成《包身工》的创作,《包身工》可谓真正意义上的报告文学,既反映了真人真事,而且有一定的艺术加工,具备文学典型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包身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苦难生活。

二、 整体感知:

1、 疏通文字:学生找生字词,教师指导补充

蠕动  纽扣  惺忪  咳嗽  水门汀  弄堂  褴褛  荤腥  契据  嘈杂  舀水  执拗  籼米  豆腐渣  莴苣 揩拭  簿子  搽粉  褪色  蹒跚  瞌睡  谄媚  贿赂  骷髅  噩梦  焦灼  怔住  游说  船舷  铁锭  皮辊  轧票  倾轧  轧钢    

2、 阅读全文,明确整体感知要求

⑴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⑵ 课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事实,一类是背景材料。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课文中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⑶从课文中,我们看到的包身工的遭遇有哪些?如社会背景、工作情况、待遇等。

⑷包身工给资本家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⑸作者对“包身工”这一现象的评价是什么?(从课文提取信息,朗读相关语段)

3、朗读、讨论、明确

⑴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

⑵文章在叙述了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情况。中间都有一些转折性的词句,使得衔接自然流畅。

⑶①社会背景:家庭生活困难,被迫卖身给带工老板,带到上海的日本纱厂工作。“一二八”战争以后,日本在中国的纱厂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工,于是大量用这种没有“结合力”的“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劳动者。

②工作情况:“上午四点一刻”,开始做工。“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   

③待遇:呼喊、嚷骂。没有做工和不做工的自由。工资待遇低。

⑷“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纱厂飞跃地庞大了。”

⑸“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4、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包身工的含义并为包身工下定义

参考:包身工是指二三十年代(时间),在上海东洋纱厂里(地点),为外国人工作的女工(工作性质)。因为这些女工在进厂时已经签订了卖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权,所以被称为“包身工”。

三、写法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组材的主线,同时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等内容来构思谋篇?

明确:这一篇报告文学,是作者经过几年的材料积累和几个月的实地考察之后写出来的,材料极为丰富,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事件,作者却能把它组织得井井有条,这得力于作者在安排结构时能把握读者的心理规律,精心而巧妙地安排材料,既具体地再现包身工的一天生活情况,又根据本文主题的需要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展示造成包身工悲惨命运的复杂背景,一条主线与一条副线交互发展,有机地结合,使读者对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既有触目惊心的直观印象,又有深入全面的历史认识,达到了虚实相生的表达效果,深化了主题。

2、包身工是一个群体,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使我们对这一群体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明确:本文写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点面结合。

本文既有对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概括介绍,对包身工群体形象的简略描写,如作者在记叙中集中写了包身工的起身、早餐、上工、收工等四个场面,这面上的记叙与描写概括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劳动状况,又有对“芦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生动描写。作者以“芦柴棒”为例,通过“生病”被打等细节描写,写出了包身工奴隶般的悲惨命运。

3、写法启示:⑴所选材料必须具有典型性,能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如“芦柴棒”的事例。   

⑵根据中心思想需要,进行剪裁,点面结合,互为补充。本文写包身工的一天活动情况就是包身工全部生活的缩影。

四、语言探究(分小组交流,探究)

1、精练简洁,形象鲜明

2、比喻新颖贴切

3、个性化语言

4、精辟的警句

五、内涵探究

提示:《包身工》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震撼力,主要在于作者所表现出来的直面社会黑暗、毫不畏惧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六、结语:

    本文虽然是老文章,反映的是20世纪初的事情,和我们的时代有些隔膜,但文章中表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对于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这些情感却是永恒的,是值得我们一生铭记的。

七、课后作业:

你身边有没有打工的人?和他们交流一下,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及生活状况。

 

刘晓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