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丰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在刚刚过去的一学年里,我校初一、初二年级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各位任课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杜郎口模式的改革,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在班级管理和语文学科的教学方面有了一些的心得体会,在此我将过去一年里我们在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方面的不成熟的做法和我们存在的困惑原原本本的、不加修饰的向各位老师做个汇报,不到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杜郎口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初探
㈠、情感教育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其实我认为,学生“亲其师”正是由于情感教育的结果,初一学生刚刚从小学毕业,对童年生活念念不忘,对中学学习的大容量、快节奏不适应,如果我们不能再短时间内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实际上就是让他们输在了起跑线上了。尤其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的班级管理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没有师生之间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许多工作都是无法开展的。我们的经验证明:凡是师生关系融洽的班级,班级稳定,纪律良好,成绩相对较好。因此,开学之初我和我的同事们就特别注重加强与学生们的情感教育。课堂上,由于我们实施杜郎口教学改革,我们搬掉了高高在上的讲台,将老师从圣坛上拉回学生中间,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课间我经常走进教室、或在班级门口的走廊上和学生谈心,谈学习、谈班级、谈纪律、谈同学交往、谈小组中的合作、谈黑板上的一句名言、谈课堂上的表现……我们的谈话几乎涉及到学生在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不断地交流中我发现,学生们和老师的距离近了,原来见老师就躲起来的同学现在敢于和老师交流了。一位同学在周记中写道:“我发现我现在胆子变大了,不怕老师了,甚至我有时候敢和老师开个小小的玩笑了。”在和同学的交流中,情感教育水到渠成,学生和我的关系更密切了。由于情感教育的力量,我们班级非常稳定,整个学年没有出现一起学生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现象,甚至我们的学生对有时候老师过激的批评都能予以理解。
㈡、杜郎口模式下班级管理的基本模式
凡是对杜郎口中学有所了解的同事都知道,杜郎口有句口号:评比是武器。初中生年龄较小,绝大多数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很强,各种管理措施,一旦涉及评比,学生的积极性立刻就被调动起来了,所以我们的班级管理也着力于评比,创造评比的条件,搭建评比的平台,以此来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我们实施的比较成型的模式给各位老师介绍几种。
1.小组竞争与合作机制
【竞争】这是我们学习杜郎口中学班级管理的做探索出来的管理措施。首先。我们将全班同学依据分班考试成绩,好、中、差搭配,均衡的分配到八个小组中去,每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基本相同,实力相当,便于“兵教兵”,也便于竞争。选举或任命成绩较好、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临时小组长。实施小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各组之间相互竞争。我们从纪律、学习、卫生、集体意识四个维度下设出勤、守纪、作业、成绩、锻炼、卫生等十个细则进行评比(下学期,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将此分为常规、学习和帮扶三个维度,出勤、守纪、作业、帮扶等九项细则),【展示评比表格】每周末评出各组的分数,评出优秀小组,对扣分比较严重的同学提出批评并限期整改,不少小组还对这些同学制定了奖惩措施,在班级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期末考试后,我们还根据各小组的成绩评出了优秀小组,并将在三好学生和进步之星评选中优先考虑优秀小组。
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班主任老师做大量的培训和分工,首先说说培训,包括全员培训和班干部培训。任何一项制度,没有学生的深入了解和积极配合都是行不通的,因此,围绕评比,我们制定了配套的《学习小组评比办法》和《评比表》,发到小组,利用周会课,逐项学习,逐条讨论、讲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后来,为了时刻提醒同学,我干脆将评比办法印在了评比表的背面。时间一长,各组同学都能非常熟练地掌握评比的措施。由于此项评比涉及到全班每一个同学,而且每个同学都要从八到十个方面进行考评,依靠班主任或者几个班干部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需要分工协作,分工分为小组内分工和班干部分工。组内分工,我们的做法是,各组二号或一号同学负责执笔填写本组的评比表,(三号、四号同学负责收交作业,五号同学负责协助组长管理本组的纪律,六号负责本组卫生及督查本组值日。)为了确保评比的公正,我还对所有的班干部专门进行了分工和培训,让每个班干部负责一个评比的项目,比如宣传委员负责对外宣传和检查各组对完成作业情况记录的专项检查,纪律委员负责检查各组对课堂纪律情况记录的专项检查,卫生委员负责检查出勤和卫生保持,另派专人负责对爱心帮扶工作材料的检查,班长负责统计汇总、排名、填写考评表后上报班主任。这样,只要学生干部培训到位,班主任就可以从中解脱出来,用以抽查评比情况,对在评比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及时找谈心……
既然评比,就不能只评不比。对评出来的结果要及时总结。我们的做法是每四周总结一次,对分数前五名的小组予以表扬,前三名的小组发给奖品,并选一组做一次经验介绍【举例】,对分数后两名的小组提出批评,要求小组派代表上台分析原因,提出下四周的目标【举例】。连续两次落后的小组要负责给前三名的小组发奖,并致贺词。
【合作】小组之间从各个方面实施竞争,小组内部一般合作多余竞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课堂上讨论时,一般组长主持,点名发言、讨论,组织记录、简单问题找成绩差点的同学发言,作为讨论基础,复杂问题找成绩好的同学发言,直至找老师帮忙。
⑵.小组内部资料共享,小组内有人对导学案中的某个问题查到了可以确信的答案,小组内的同学可以共享。(问题:一部分学生将课后作业也“共享”了,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难以解决)
⑶.爱心1+1帮扶活动
目前,我们的学生成绩差异很大,哪一个班级都有相当一批成绩较差的同学,我把他们称为潜能生,(我不愿使用后进生一词,我觉得学生只要肯努力,就不分先进后进,只要进步就好),这些学生仅仅靠老师是照顾不过来的,为了让他们也能在集体中获益,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爱心帮扶活动,这项措施就是在小组内让一号二号每人分别帮扶六号或五号的同学,三号四号同学互帮互助,帮扶内容以数学和英语为主,可以讲解,可以测试,可以听写,可以讨论,方式不限、为了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给每个帮扶对子发一个“帮扶本”,用来记录帮扶活动的材料,班主任老师每周二、周四下午放学前收上来检查,对帮扶工作做得好的同学给个人加分,并经常在班会课上当众予以表扬,对于帮扶工作做得出色的,我们还在班级墙报“我们的榜样”栏目中专项展示。此项活动既有利于绩优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表达能力,又有利于潜能生提高学习成绩,对于帮扶双方的学习都起到督促作用。
2.班级卫生承包制
开学初,由于不少同学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室里不少学生经常将废纸、粉笔头等杂物乱丢,后来我们实施了卫生承包制度以后,教室的脏乱现象彻底消失了,我们班级的卫生情况还得到了校长的表扬和推广。具体做法是:将班级的所有角落划分为四十个左右的责任区,让学生竞争认领,作为自己的责任区,在每个责任区内用标签标注责任人,方便检查,对责任区卫生保持好的同学可以每周给自己加分,这样既为班级服务,又给自己加分,同学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效果显著。
3.每日“一跑二点评”制度
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问题,我们班级在电教柜上专门放置了一块黑板,由老师或班干部对同学的表现及时进行表扬或批评,时效性极强。每天早上,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最早进入学习状态的同学,最先开始读书的小组,最先交齐作业的小组等我都将他们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放置一天,予以表扬;某同学最近表现进步较明显,我也在小黑板上进行表扬;老师开会去了,班干部在教室维持学习纪律,他们会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比,将表现优秀的小组写到黑板上进行表扬并加分;针对班级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也会不时在黑板上写几句话以示警戒,如有一个小组下午放学忘记值日,早上来教室打扫,闹的同学不能及时学习,我利用早自习时间在黑板上写下一首打油诗:“昨晚未打扫,今晨来补救。室内人影乱,尘气莽莽然。诸生引为戒,同学莫效仿。及时做清洁,养成好习惯。”期末考试前夕,为了体现同学抓紧时间复习,我在黑板上写下这样几句:“期末考试在即,抓紧时间复习。课余不可放松,课堂更需注意。”同学们津津乐道、纷纷传诵,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初一下学期,我们每天下午放学组织同学跑步,在跑步结束后,我们有个一专门的“每日点评”,由各组组长点评本组同学一天来的表现,要求点名表扬或点名批评,不得泛泛而谈,不疼不痒,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老师进一步点评,提出要求。此举能及时发现和校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时效性很强,效果明显。
4.班干部和小组长的培养制度
杜郎口模式中的许多评比都必须依靠班干部和小组长的工作,因此他们培养比传统模式下的班干部培养更为重要。首先要选好班干部和小组长,必须把那些敢于、乐于奉献,在班级中能发挥积极作用的同学选拔出来,一心只想当老好人的班干部是搞不好工作的。【举例:杜郎口中学的小组长不是由老师任意指定,而由班主任组织进行公开选拔,每个小组配两名组长,选拔的条件有二:一是学习成绩优异,能在小组内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二是组织管理能力强。通过公开选拔产生的小组组长基础好,威信高,小组其他成员乐意参与,甘愿服从他们的安排和管理。】其次要做好班干部的培训,绝大多数班干部热情高,但缺乏方法,【举例:暴力管理纪律,大声制止自习课上说话的人】。所以我们必须时刻注意对班干部的培训,告诉他们如何工作,如何处理问题。【举例:岳娜同学用表扬和批评的办法解决了自习课讲话的问题】另外,我们经常给班干部单独开会,针对某一两个问题或一件事,利用课间、课后,开会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同学们的积极性就比在教室里集体布置要高得多,因为这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班干部,“不是一般人”。再者要在班干部的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在同学中树立威信,搞好工作,在我们班级,我规定在老师不在教室的时候,班长、组长的要求就是班主任的要求,出现了问题,对班组长的处理有意见的,必须等到下课找老师解决,严禁在班级和班长顶撞。另外,对班干部要有比一般同学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遵守纪律方面和处理问题方面,我告诫他们:只有自己严守纪律,刻苦学习的班干部,管理班级的时候才能理直气壮,只有开动脑筋的班干部才能真正处理好问题,只有公正无私的班干部才能得到同学的真心拥护。因此,如果班干部在遵守纪律方面出现了问题,老师对其的处理将会比一般同学更严肃。
二、杜郎口教学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初探
㈠.导学案的编写
1、 什么是导学案
学案,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导学案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导学案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我们觉得导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所以我们在编制导学案时要力求做到适合我们的学生实际,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大部分学生要很快就能明白这一课他要了解哪些内容,记住那些字词,精读哪些重点语段,学习什么写作方法等等,对所学内容如何去思考,考虑知识点的思路是什么,都要给学生明确的指导。所以,导学案既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也不是简单的把教案上的问题罗列出来,更不是练习题。
2、 导学案编写的原则
杜郎口中学明确提出,导学案应当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我们在编写导学案努力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第一,课时化原则:导学案的编写主要按课时进行,主备人比上课超前一周拿出初稿,集体备课讨论后定稿付印。
第二,目标化原则: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注意:不是教学目标);比如用“了解……、记住……、理解……、掌握……、会运用××解决××问题”等语言给出学习目标。抛弃原来教案编写时使用的:“培养……”的语言。【展示一两份导学案】导学案还应该具备明确的重点、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我们在操作时将目标分解到导学案的各个部分。【展示一两份导学案】
第三,问题化原则 即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设计问题应当注意: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②问题要细,要具体,指向性明确,不要含糊其辞;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④问题的呈现要尽量少用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思维。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
第四,问题层次化原则: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第五,启发性原则,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能够及时适时的点拨学生应该如何去学。
㈡预习课的安排
导学案定案后,提前一到二天发给学生预习使用,由于我们的学生大多走读,且课后留有作业,预习任务能不能完成是个重要的问题。一开始时,我们是这样安排的,一般课文提前一两天发给学生,然后收上来检查;重要的课文适当再安排一两节课在课堂上预习。后来逐步形成现在的预习模式:课前预习+课堂预习,各自完成不同的预习任务,减轻了学生的课后预习负担,提高了预习的效率,避免了课后预习照搬参考书的弊端。具体安排是这样的:
1、课前预习的安排及要求:
学生在初步看书的基础上,完成部分导学案,允许学生有部分疑难问题空留,等待在预习课上与小组同学交流探究完成或在老师的点拨、指导下完成。
2、课堂预习的安排:
①、学生再看书、阅读文本--找出重要知识点并做上记号--尝试完成“合作探索”中的问题。
②、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在小组内部交流探究,进一步完成、完善导学案中的疑难问题,提升了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层次。
③、老师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并批改导学案,个别问题单独辅导,普遍存在的问题统一点拨。
总之,在展示课之前所有学生要初步完成导学案内容,(不同的学生要求不一样)
3、 预习课上老师干什么
①、 维持课堂纪律,尤其是在讨论时注意学生的表现
②、 视察、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③、 启发个别学生思考他所提出的个别问题
④、 对学生提出比较集中的难点可以在预习课上集中做辅导讲解
⑤、 根据同学的预习情况生成展示任务,为展示课做准备
㈢展示课的安排
1. 课前准备。首先要确定所有学生已完成导学案,学生没有充分预习的展示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次,要将需要展示的内容挑选出来,分配给各个小组。(我们一般提前一节课分配任务交给课代表,课间由课代表分配给小组,组长安排专人把展示任务抄在黑板上)
2. 展示流程。上课后,老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组长组织本组同学相互交流本组分到的展示任务,先在组内纠错补漏,确定统一的结论后,组长指定本组某个或某几个成员上黑板展示(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占用10-15分钟)。班内展示时其他同学可以纠错补漏,教师在学生展示遇到困难时点拨提升。
3. 展示课上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
A:把握好展示的内容:
学生在预习中已经掌握的内容不展示。需要展示的主要是学生有疑难、有困难、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这就要在导学案设计和预习课时切实把握准,否则,展示就会五花八门,甚至乱七八糟,偏离偏离教学目标。
B:由于现在网络资源丰富,教辅资料多样,绝大多数问题学生都能找到答案,所以我们要保证学习的质量就必须把住展示这一关,我们要求:①.上来展示的同学不得携带任何参考资料,最多拿本课本。②.不能只报答案不讲思路。③.经得起同学的提问或者对所展示的问题进行帮助同学理解的分解提问。【举例:展示分析人物性格:某同学说,我们现在先不看他的性格,我来请某同学帮我们找一找文中关于这个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然后他又问,这个动作或语言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心里?表现了他什么性格?这样经过他对问题的分解,同学们不但理解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还了解了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当然老师可以在小组准备的时候,巡视各组,给予指导,提出不同的展示要求】④.要求组长最多两节课的时间要把本组同学全部安排上台一遍。安排组员的原则是:大号优先,侧重于安排4、5、6号,1、2、3号负责点评、补充。
C:展示任务的分配要体现与学生能力相符合的原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安排难度较小的问题展示,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展示的积极性。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安排程度较好的学生展示,让其感受挑战成功的愉悦。
D:学生和老师的站位问题,展示时学生应当离开座位,围在黑板前,前蹲后站或前坐后站,老师站在靠后的能照看到所有同学的位置。这个站位是需要专门训练的。后来,为了节约时间,我们不再要求学生离开座位,但要求面向展示位置,展示同学面向全体同学,老师站在靠后的位置上。一是可以督促同学听课,二是检测展示同学声音是否能覆盖全班。
E:适时组织学生做适当的记录。适时是指在学生展示总结之后,适当是指可记可不计的就不记了,重难点问题必须记。
F:要提醒学生注意保存导学案,最好张贴在专门的笔记本上,复习时使用,否则他可能复习时书上什么也没有。
G:展示中要贯穿点评激励,要及时给展示和补充的学生肯定和表扬,(不同类的学生有不同的标准),随时落实小组评比。
㈣、反馈环节
反馈课就是对前期预习、展示效果的检查、检测,反馈形式多种多样,反馈时间灵活机动。
1、谁反馈?反馈的重点偏向于中差生,检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反馈什么?反馈的内容应当是本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重难点
3、怎么反馈? 反馈形式多种多样,反馈时间灵活机动。就语文课而言,听写、背诵、测验、小写作等都是反馈。反馈也要注意使用评比的武器,比如同样是听写或背诵,你设计一个比赛,学生的兴致就会高昂。
三、我们的困惑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感到不尽人意,有很多困惑:
1、如何处理充分预习与课时有限的矛盾
2、小组讨论有时只是表面现象,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讨论中有的学生说闲话,争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3、展示时学生讲的不透,而且讲解速度过快,不能针对大部分学生的不足点,其他同学的听只是走马观花,虽然我曾多次培训、提示学生展示讲解时注意事项,但是效果一直不明显。
4、部分学生把自己完全当作一个观众,不能参与到课堂中来。怎样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激情?
结束语:教改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取得每一小步的前进,都需要每一个组织者和实践者真正转变观念,凝神聚力,反复尝试,而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弄虚作假。否则,最后只能是一场闹剧。
刘雪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