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启阵
似乎不少人有这样一种观念:只有把杜甫的人生说得很穷困很悲惨,才是对杜甫的尊重与理解。其实,这种观念不但是错误的,而且也是危险的。不尊重事实,必然会导出背离人性、扭曲人性的结论。
这里,我还要讲述一个事实:杜甫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么穷。
如今稍微有点钱的人家,私家交通工具通常会有自行车、摩托车乃至轿车;唐代大诗人杜甫不算有钱人,但也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贫穷--毕竟出生于世代为官的家庭,交通工具方面,他也有过驴、马和船。农业国度,封建时代,有驴、马代替脚力,不足为奇,有过船只,却有点不寻常。大概有点类似今天拥有奔驰宝马之类豪车。事实上,杜甫家有过的船,还不止一艘(只)。
作于晚年夔州(今天重庆奉节)时期的《壮游》诗,回忆二十几岁时漫游吴越情形,有“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四句。字面意思是:漫游到姑苏一带时,得到一艘可以开到海上的大船;杜甫终身为之遗憾的是,没能乘着这大船到扶桑(今日本)一游。这一艘大船,大概不是属于杜甫一人所有。可能,杜甫只是有机会乘坐它出海,甚至去扶桑一游。
到成都不久所作的《春水生二绝》之二,杜甫感慨在“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似乎是想买,但一时缺钱,没能如愿。但是,不久之后写的《进艇》诗,就有“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两句。据情理推测,这个时候,杜甫家有了一只可供在浣花溪中兼作交通、娱乐工具的小艇。
杜甫为躲避徐知道之乱,辗转到了梓州。打算取道阆中,离开四川,东下吴楚。为此,杜甫大概向在当地做官的朋友们(多为州县长官)表示过自己需要一艘船。《春日梓州登楼二首》之二“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便有这个意思。《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得柳字》诗中“相逢半新故,取别随薄厚。不意青草湖,扁舟落吾手”四句,显然,有人真的赠送了他一艘船。或许,这艘船就是《绝句四首》诗“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那一艘。
公元765年阴历5月,杜甫携家离开成都,至嘉州、戎州、渝州、云安,因病滞留云安一年多。然后,再至夔州。从《宿青溪驿怀张员外》、《旅夜书怀》、《放船》等诗看,这一路的交通工具应该是船。至于是不是他在梓州或成都时得到的船只,难以肯定。
在夔州逗留两年之后,杜甫复携家沿江东下,至江陵、公安、岳州、南岳、潭州、耒阳,最终卒于潭州与耒阳之间。这一趟历时近三年的水上旅程,杜甫一家基本上以船为屋。船上三年,杜甫颇有冬寒、暑热之叹;《登岳阳楼》诗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之句;《燕子来舟中作》诗写燕子两度衔泥到船上筑巢,“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种种迹象,可以肯定,杜甫所乘之船,是他自家之物,不是临时搭乘。至于船工,当是杜甫出钱雇佣的。《解忧》诗“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其中的同舟,就是船工。“向来云涛盘,众力亦不细”,可以证明,不是萍水相逢的乘客。杜甫分米给他们,是为了表示感谢,为了更加安全快捷地旅行。
《放船》诗云“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滩”;《将晓二首》之一云“垂老孤帆色,飘飘犯百蛮”;《发刘郎浦》诗云“挂帆早发刘郎浦,疾风飒飒暗亭午”。可见,这一时期,杜甫家的船是帆船。不过,有时候他也称之为“扁舟”。例如,《白帝城楼》:“夷陵春色起,渐拟放扁舟。”
综上,杜甫一生,至少先后拥有过两三艘(只)属于自家的船。有小船,也有需要多位船工驾驭的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