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3-28编辑:互联网

孙  宾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及其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 

 2、欣赏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种描写手段来表现人物的手法进行训练。 

 3、体味重点的字词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4、了解封建社会广大下层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关注社会发展,体味人生意味,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难点: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及细节描写的作用。 

3、关键、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会分析人物。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绍兴咸亨酒店门前矗立的一尊铜像,他就是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大家说是谁?孔乙己(板书孔乙己)。是的,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开山之祖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我们初一时已经读过《风筝》,大家对鲁迅先生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我先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你所熟悉的鲁迅(只要是鲁迅先生的有关知识点均可)。同学们讲得非常好。鲁迅先生确实是一代文学巨匠,在2005年的全球阅读排行榜上,鲁迅先生的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分别雄据排行榜第一位和第十一位,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从而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序幕,他的这两本短短的小说集,内容深切,格式特别,茅盾先生在《读呐喊》一文中说: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见到了绚丽的阳光。可见感受是那样的至深至切。如果说,茅盾先生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开拓者的话,那么鲁迅先生则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开拓者,今天让我们走进孔乙己,去感受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被旧制度所吞噬。 

题解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1906年就废除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旧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二、大家都已经在课前预习过课文了,一起来讨论一下下面的问题:

1、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义。 

(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句中“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

(2)孔乙己的地位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3)孔乙己的结局--“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2、什么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小说概念: 小说就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或事件场面及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三要素是:(板书)

人物:孔乙已

环境:社会环境(对鲁镇酒店及穿长衣和穿短衣人的介绍);自然环境(对秋风的描写,也是暗写社会环境)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谁来说一下这篇小说的情节? 

明确: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的人,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但他屡考不中,直至最后连个秀才也没有捞到,后来他为了度日替人抄书,但由于他懒散成性,经常把人家的书纸笔砚丢掉,导致连叫他抄书的人一个也没有了。于是他经常偷人家的书,也经常被人家打得鼻青脸肿的,他经常来咸亨酒店,他教酒店的小伙计识字,分孩子们茴香豆,他经常受到众人的取笑,直到有一天,他因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直到死去。

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通过“我”--咸亨酒店小伙计的口述,记叙了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一生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

据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开端(1-3段):介绍咸亨酒店,交代环境。  

发展(4-9段):孔乙己的经历和性格。  

高潮(10-11段):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惨遭遇。  

结局(12-13段):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4、我们知道人物形象刻画是小说的重点,要把人物形象刻画完整必须要有一定的人物描写手段,你所知道的人物描写手段有哪些? 

板书:外貌、语言、神态、动作 

那么我们依次照这几种描写手段梳理一下全文,我们首先来看外貌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描写孔乙己外貌的有关语句。 

明确:(1)、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愁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所致),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窃被人打伤的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颓唐萎靡)。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愁的经济状况和懒得出奇的性格特征)。 

(2)、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他满手是泥(说明他已经被打折了腿,丧失了劳动能力,断腿前后外貌的对比,更显出其遭遇的悲惨。)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对孔乙已的外貌描写,通过对他的外貌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穷困潦倒,遭遇悲惨的活生生的孔乙已形象,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人物描写的另外几种方式。

二、在文章中依次画出孔乙己讲的话,这里要提一下,直接用引号说出的叫直接语言,还有一种是叙述人讲出孔乙己讲的话叫间接语言,凡所有的语言一并画出并作体味。 明确:依次语言排列是: 

(1)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性格。板书:迂腐可笑) 

(2)“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有钱时很阔绰,好喝,舍得花钱) 

(3)“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板书:死要面子 

(4)“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板书:自命清高,自欺欺人) 

(5)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迂腐) 

(6)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迂腐) 

(7)“你读过书么?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帐要用。对呀对呀,回字有四种写法,你知道么?”(说明他一方面很自命不凡,又迂腐不堪,同时字里行间也显示出他善良、热心的性格) 

(8)“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说明他迂腐又不失善良) 

(9)“温一碗酒,温一碗酒”(说明他俨然失去了先前的阔气,同时也表明他当时的身体状况很差) 

(10)“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说明死要面子,好喝) 

(11)“不要取笑,跌断、跌,跌”(说明他至死还是死要面子,始终没有醒悟)

三、神态描写也有好几处,请找一下。 

(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讥笑) 

(2)、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说明孔乙己自命清高) 

(3)、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至死不悟) 

(4)、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说明迂腐不堪) 

(5)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说明其迂腐不堪) 

四、动作描写有几处,画出并细细体味。 

(1)、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明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出了他的心理。) 

(2)、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直起身又看了一看豆,自己摇头说。(表明他虽然迂腐可笑,但本性还是善良的) 

(3)、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明孔乙己已经穷困潦倒到了极点,摸字表明他悲惨的境地。) 

五、环境描写的作用

(1)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前三个自然段,思考一下:小说为什么并没有直接先写孔乙己,而是先介绍酒店的格局和顾客的情况,这样有何用意呢? 

明确:封建科举制度并未废除,贫富悬殊阶级对立,并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创设了一个吃人的社会环境。板书:封建科举制度并未废除,贫富阶级对立明显 

(2)、文章还有一处环境描写是: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 明确:渲染冷酷的环境,预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五、小结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要想将一个人物写得有血有肉,那就必须对他进行刻画,只有通过对他身上最具特点的东西进行描绘,并让他拥有活动的舞台,成为我们中间的一个,这个人物才会真正地活起来,才会栩栩如生,才能真正拥有生命力。大家想想,在我们平时的写作中,我们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了吗?我们有没有去把平时学到的东西真正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呢?

第三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都明白,不管是说话还是写文章,都是要向听者或读者传情达意的,或喜或悲,或愁或乐、或憎或爱……那么,本文要向我们传达什么情感,传递什么思想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以下问题。

二、问题探究:

1、咸亨酒店喝酒的人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从衣服、地点、方式三方面启发答问) 

〔提问〕:“短”和“长”,“外”和“里”,“站”和“坐”等对立词语反映了什么? 

明确:反映了等级森严,贫富悬殊,阶级对立。(补充板书:鲜明的阶级对立。) 

补充说明:“踱”写出了长衫主顾趾高气扬、悠闲自得的神情;“要酒要菜,慢慢坐喝”写出他们有钱有势还有闲。 

2、学生朗读第2、3节。 

〔提问〕:掌柜对长衫客、短衣帮以及小伙计态度上有何不同?这说明掌柜是怎样的人? 

明确:掌柜对长衫客:极力逢迎,恭敬侍候 

对短衣帮:不讲情义,恣意剥削 

对小伙计:凶狠无情。 

说明掌柜虚伪、势利、冷酷,媚富欺贫,唯利是图。

3、写“长久没有看到孔乙己”,用了四个“到”,说明什么? 

明确:具体写出了孔乙己已渐渐被人遗忘,与“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照应。

4、以“我”--酒店小伙计的见闻为线索组接生活画面有何好处?

明确:使人物性格脉络清楚,故事情节的展开线索分明,结构安排严谨完整,增强了亲切感和真实感。

5、文章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你认为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既然是“大约”,哪为何还要用“的确”,作者为何要这样写? 

明确:大约说明作者没有亲眼所见或亲耳所听到孔乙己的死讯,他最终的命运几乎无人问津,在这样一个冷漠的社会里,没有人能关心他,照他这样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境遇,加上从此失踪的迹象来看,孔乙己的确死亡无疑,作者这样写更加凸现出社会的冷漠和底层人的麻木,漠不关心了。这样的简练而不失精确的语言艺术深得我们学习。

6、我们现在讨论一下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板书:

客观上社会原因是 

(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侵蚀下,民众麻木不仁 

(3)、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摧残 

主观上自身的原因是 

热衷科举   好喝懒做   麻木不仁    至死不悟 

7、本文中心是什么? 

明确:《孔乙己》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摧残致于毁灭的旧知识分子的典型,揭示并控诉了封建制度人吃人的罪恶本质。

三、课文总结 

孔乙己是一个封建社会的读书人,生活拮据又死要面子,迂腐可笑又不失善良本性,但最终被社会所吞噬。 

在封建社会中,民众的思想被毒害而变得麻木不仁,读书人则通过科举爬到上层,却变得残忍冷酷。

以笑贯穿全文,使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在笑声中离开生活舞台,既是对孔乙己的性格的批判,也是对社会的冷酷、群众的麻木的批判,更是对罪恶的封建制度的无情鞭挞。

鲁迅先生在这篇小说中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发出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深哀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将永远矗立在世界文学的艺术之林中。 

四、布置作业 

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可以使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塑造或小说的语言等方面)写一篇评论文章,主标题自拟,副标题--读鲁迅小说《孔乙己》,要求有具体分析,字数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外貌       穷愁潦倒    

                语言          迂腐可笑         死要面子 

人物   ( 孔乙己 )                                  

                神态          自命清高         自欺欺人 

                动作           不失善良 

环境          封建科举制度并未废除

情节    不幸遭遇                               悲惨结局

 

孙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