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学对艺术对生活的模仿,这种现象的产生,渐渐的出现了一批文艺理论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也从这些文艺理论中总结了自己的观点,但是他们的观点中是有继承和发展的。
关键词:模仿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古希腊
人类出现了文学艺术,人们就对这样的艺术提出了文艺理论的观点,这样,在西方就有一批卓越的文艺理论家出现,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贺拉斯就这样出现了。他们对模仿论的看法也就这样出现了。
一、柏拉图的理论观点
(一)理式说
理式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在他的理论中认为文学理式的,他认为“文艺是理式的摹仿” ,其中,“自然”是以“理式”为蓝本的,理式是第一性,自然是第二性。文艺摹仿自然,只能摹仿事物的“外形”和“影像 ”。贵族身份注定他会站在贵族阶级一方, 这无疑会表现在他的文艺思想上。他希望文艺能为贵族统治阶级服务,反对现实主义,否定文艺的真实性,因此,“模仿说”决定他的政治色彩。柏拉图的文艺观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认为现实世界的不真实决定了对现实世界的 模仿也是不真实的。在他看来,感性世界才是真实的,自然也就离真实的感性世界更远,“摹本的摹本”自然无真实性可言。他的“模仿说”是一种机械的“模仿说”认为模仿只是对事物简单的表象抄袭,他的模仿论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出发,认为有不模仿现实的艺术,也有模仿现实的艺术,模仿只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模拟。不能变现事物的本质,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文艺摹仿自然,理式摹仿论实质是唯心主义。
(二)、灵感说
柏拉图式古希腊灵感说的集大成者,认为灵感说的基本含义是“神助”、“陶醉”、“迷狂”。而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理式世界的回忆。他认为灵感是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特有现象,有没得文艺作品就是灵感的产物,单凭理智创作不出有没得艺术作品;也不是单凭技艺;强调灵感都是人的不朽灵魂“见到尘世的美”而回忆起“真正的美”,指出了艺术离不开现实的触发,但又不只停留在对现实的摹写上,而是努力创造有普遍性理想美的形象过程。
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观点
(一)、文艺模仿论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传统的摹仿论,但在人的摹仿能力上强调人的天性和理性。文艺求相似又比原物美,文艺是在现与表现的统一。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模仿论有批判继承,文艺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是现实世界的本质规律的再现,艺术可以引起人们的快感,起到净化和教育作用。亚里士多德属于中产阶级,是自然科学家,这就决定他的“模仿说”不会有阶级偏见,因为他对世界进行了客观、科学的分析。他看到了艺术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从而使他走入了现实主义的领域,向唯物主义靠拢。他认为模仿是一种认识活动和学习方式,是人的天性,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人善于模仿,人类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中得来的。他强调现实世界是真实的,模仿现实世界的艺术必然也是真实的,这与柏拉图的观点正好相反。而且他认为艺术不是世界的表象,而是现实世界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亚里士多德给予模仿很高的评价,它可以使人们从客观世界中获得知识,产生快感,这是艺术的效用之一,比如音乐的教育作用,以及悲剧模仿现实所产生的净化作用。此外,还认为现实世界本质规律的概括就是艺术创造,这种创造不仅会使现实中美的东西更美,而且会使丑的东西变美,也就是说,现实中的美丑皆可模仿,只要模仿能揭示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与柏拉图不同,他很重视艺术主体的作用,指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艺术的目的是反映现实生活,这突破了艺术模仿自然的传统观点。他强调艺术主体的能动作用,艺术创造取决于创造者,而不是创造对象。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临摹对象,而在于创造艺术形象,通过特殊的具体事物表现本质,艺术形象比现实生活更具普遍性。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理论上进行了继承,他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摹仿,但是他的观点抛弃了柏拉图“理式 ”的概念,认为文艺个人能够真实的反应社会现实。
(二)、悲剧理论
他首先对悲剧下了定义,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在悲剧中,摹仿是借助悲剧人物的动作来表现的,而不是采取叙述法。而且悲剧开始就是表现崇高。而亚里士多德对美学思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诗要表现出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言行,这是人物、情节典型化的萌芽。在悲剧中,重情节而轻性格,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不失为悲剧。这些都是由悲剧的目的决定的,而且在悲剧中,悲剧人物必须善良,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但是也有一半人的弱点。这就是他对悲剧的界定。
三、贺拉斯的理论观点
(一)古典主义原则
贺拉斯在创作中,竭力推崇古希腊的文学,主张向古希腊文学作品为典范,这种以古希腊文学作品为典范的文学主张,被成为古典主义。而他就是古典主义的奠基人。提出了古典主义的合理原则。他推崇古希腊文艺完美的形式主张天起,就无形中模仿着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 模仿说” 现实更真实,“艺术所模仿的决不是柏拉图所说的现实世 实世界是感性世界的摹本,艺术作为现实世界的摹本,模仿是他推崇的方法,但艺术主体的作用不在于忠实地的积极作用。这是一种自然主义观点,是反现实主义的。亚里士多德等前人的“模仿说”,又加进了自己的一些新借鉴它的题材、 体裁、 结构, 甚至语言美,又不忽视文艺思想内容的充实;既重视道德教化功道德教化强调文艺形式的合式原则,认为作品各个组成部分要完整统一,和谐一致,人物性格的刻画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语言风格也要恰到好处。同时,他很重视文艺的思想内容,有条理、理性化的文艺思想会使 人印象深刻。
(二)、恰到好处的原则
贺拉斯接受了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但他认为艺术并不是对自然的单纯摹写,艺术可以创造、虚构,只要合情合理,主张到生活中去寻找原型,从生活中汲取活生生的语言,所以,作家应该具有生活经验和真情实感。贺拉斯在推崇古希腊文学,而古希腊文学的最高原则便是合式。指和谐、适当、妥帖得体,在形象上做到统一一致,情节上相一致,语言上,个别句子服从整体,人物的性格要符合年龄特征;对人物有定型化、类型化的要求;要有高贵的内容与优雅的形式。把亚里士多德的典型化发展为符合合理原则萌芽的人物性格定型的观点,并继承了亚里士多德主 张情节合情合理的思想。
贺拉斯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还关于艺术对现实的反作用问题,他提出了“寓教于乐”的美学思想,主张道德教化功用与审美娱即“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实际上,他是把审美娱乐看做实现艺术道德教化目的的手段。总之,贺拉斯主张 文艺创作既要模仿自然客体,又要表现主体情感;既要遵循古典文艺传统,又要进行创新;既重视形式的应用,又不忽视审美娱乐功用。
四、一脉相承的模仿说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关于 “模仿说” 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后者都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和发展。但从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论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开创 “摹仿说” 了新的文艺理论体系。后来的贺拉斯对其进行了丰富,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探讨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完善了诗学体系。他们的文艺思想具有开创性的历史价值,对西方思想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对后世的巨大贡献和影响是不可磨灭,柏拉图注重“理式”说,因为他自生的原因,他的摹仿论具有唯心主义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基础上升华,逐渐得发展,认为艺术并不时单纯的摹仿,而是对现实真实的反应,他放弃了理念的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要摹仿古典的作品,不只是在题材方面,在写作技巧上也是要遵循古典的作品。在这点上,贺拉斯也赞成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他在语言上提出了不断的革新词汇,他认为不管是摹仿还是文艺作品都应该遵循适度的原则,写诗应该遵循一定的格律,明确提出作家应在生活中去寻找素材。柏拉图认为摹仿要为 “理想国”而服务,这是为了统治。但是他并没有否定文艺摹仿论,而亚里士多德也赞成这一观点,认为艺术不仅是复制,而是一种创造性的生活,在写作时,不时一种简单的摹仿,而是一种创造。贺拉斯提出“写诗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使读者愉快,并教人生活,”他认为要“寓教于乐”。他们的思想都是在不断的发展的,虽然有差别,但都是在前面的经验上不断的升华,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不管是文艺的摹仿说,还是摹仿在文艺作品中的作用,他们都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曹卫东.西方文论专题十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陈中梅.诗学附录.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26.
[4]罗念生、杨周翰译.诗学诗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18.
[5]李衍柱.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于涛.西方文论“模仿论”的传承--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贺拉斯[N].世界文化2008.11
田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