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积累并学会运用在关词语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人类常常把我们居住的地球称为绿色星球,那是因为: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枝繁叶茂的森林用绿色装点我们的家园。但是今天它们在疾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碾压下,成片成片地消失了,台湾作家王鼎钧就曾对一棵树的命运慨叹不已,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那树》。 板书课题:那树
五、看题目,读一读
品味赏析
1、请用“______”划出表现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你认为句中哪些词用得好?(6段)
2、请用“ ”划出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9、11段)
3、想像一下:蚂蚁和那树告别时,它们会互相倾诉些什么?分组学习讨论、交流。
①这几句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事物代表人类文明,你认为哪些词语
(1) 用得好?谁进一步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②这些词在诵读时怎样处理?(重读)请齐读,注意突出重音。①文明发展的速度如此迅速,那树是难逃浩劫了,找找工人砍伐那树情景的句子。
②从刚才找的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具求内容谈谈。
③在作者的笔下类是非常残忍的,刚才……除此之外,作者竟然
(2) 把伐木工人称为什么?
④面对那树作者又充满了无限的同情,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大家看,作者在写那树时,只是把它当作一颗植物来写吗?谁来读一读,品味一下。
⑤请大家在描写砍伐那树的语句中,任选几处读一读,读出感情来。
小结:作者把他的爱憎流露于笔尖,流淌出一行一行的文字,我们写作时,也要像作者一样,聚情于笔,妙笔生花。
(3)那树在作者笔下,也是感情丰富的,它提前通知了寄在体内的蚂蚁,分角色表演。
小结:这样一棵有灵性的大树,难道不能与人类和平相处吗?死亡消失难道是它的惟一结局吗?请思考,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将如何处理那树?
总结:刚才大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谁是谁非难有定论,明确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冲突,已经作为一个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人类在享受文明带来的成果时,越来越意识到: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处在人类文明和自然环境之间,何去何从。
作业:请以“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朱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