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教案 (七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7-10-17编辑:互联网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这篇新闻的语言特点

2、           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3、           掌握新闻的的写作方法,练习写新闻

三、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北京时间6月26日晚,北京2008奥运会口号揭晓,“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英文口号为:One World,One Dream。口号预示着:2008北京的梦想连接着整个世界,连接着所有人的奥运情节。

此刻,我们应该想起了2001年7月13日晚上坐在电视机旁收看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举行投票选举的情况吧。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宣布北京 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后,全国沸腾,那夜也成了中国人的不眠之夜。今天,让我们就来学习<<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篇新闻,再次重温那一段振奋人心的历史吧。

 

二)、关于“新闻”

 

1、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广义的新闻是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

狭义的新闻是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亲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本篇文章属于这种。

 

2、新闻的特点(要求):

用事实说话、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具有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

3、新闻的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前三个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感知课文:

用三分钟默读课文,并思考几个问题:

1、北京是在何时何地什么仁义上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她有哪几个竞争对手?

2、各方对北京申奥成功有什么反应?

3、 熟悉字词:

 

给加粗的词语注音

1.风度翩翩________                        2.淘汰________

3.矜持________                        4.流淌________

5.噙住______                        6.湿润________

7.水泄不通________

 

 

四)、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熟悉内容

2、按文章的结构,分析文章的内容

――标题、

1、文章标题分正副标题,正标题有什么作用?“喜”字有何作用?

这个消息的正标题“北京喜获2008奥运会主办权”概括报导了这篇消息的中心事件。一个喜字贯穿了全文。 “申奥”一直是举国上下普遍关心的话题。它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了,政治稳定了,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能不让人激动喜悦吗?一个“喜”字,道出了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的无限喜悦和激动之情。

 

2、分析副标题有何作用?

用具体数字,真实、准确、具体的标明了中国得票之多,为此我们中国人民感到无比的自豪。

――导语

导语则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你认为文章哪些部分是属于导语?

第1、2自然段:消息的导语。

1、“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是导语中的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电头,交代了这个消息是是新华社在莫斯科发电的,说明是真实的。“7月13日电”交代了消息迅速及时的特点,同时也蕴含了新华社记者向全国人民报告这一喜讯时的抑制不住的兴奋心情

2、一般的导语用极简练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揭示主题,而这篇文章的导语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

消息的导语以抒情的笔法开篇,“所有”、“都”、“尽情”等词汇的使用表达了中国人申奥成功后无比喜悦、万分激动的心情。通过中国代表团成员的“矜持”的态度、“流淌”的热泪与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先生“平稳”的语调形成的鲜明对比.表达了中国人民申办奥运会的热切期望,也表明中国人民终于可以以一个强者的姿态,登上世界舞台。

4、 第2段中,报道了奥委会在第二轮投票中各参与国所得的票数,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用确切的数字证明北京得票最多,超出总票数的一半,居首位,从而看到中国申奥的优势,说明中国申奥成功是众望所归,由此也进一步看出中国在世界的威望之高。

 

兰文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