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应着重加强学生的翻译能力的指导

发布时间:2016-1-17编辑:互联网

 湖南东安井头圩中学    蒋庆华

作为初中学生来说,文言文既是他们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古诗文也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是最难突破的知识块。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文言文已经成为教学中的“拦路虎”。而在近年中考试题中,古诗文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所赋分值也能越来越高,在新教材启用后,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丰富学生的文言文知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技巧是很有必要的。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总结了一定的经验,根据科学、实用、创新的原则,觉得在文言文教学中应着重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指导学生诵读。诵读有助学生读准字、词的语音。语音是组成语言的三个要素之一。只要读准语音,才能对语言产生语感。而学生对语言产生语感之后,必然会理解字、词的含义。而学生最感到头疼的就是朗读文言文,因为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多,还有许多的字的音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再加上文言文的语句过于浓缩,读起来相当拗口。相当部分的学生就是读不过课文,才放弃了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所以文言文的教学时,教师要多范读课文,或放录音给学生听,学生将会在聆听中纠正自己的读音;或者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纠正诵读中的语言,了解字、词的意义。这样学生既可以正音,也可以明义。学生读得过了,才有往下学的兴趣。

诵读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意。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这充分说明了朗读课文的重要性。因为通过朗读,可以使学生掌握课文的语气和语意,对掌握课文的大意是大有帮助的。比如古诗词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非常注重节奏和韵律。诵读诗歌,有助于我们体会它的优美意境,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艺术熏陶。所以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去朗读,让学生掌握一些朗读知识:我国古代诗歌的节奏,与句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四字句是两拍(“二、二”式);五字句是三拍(“二、二、一”式);七字句是四拍(“二、二、二、一”式)。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但划分节奏,不可以单看句式,要联系意义的表达,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两句朗读的就应是“二一二,二一二”;“念去去千里烟波”(柳永《雨霖铃》)的节奏则是“一二二二”。这样才能把诗文的感情读出来。语言还有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等四种语气。而学生在诵读时,就要掌握好语气。语气的迥异,所表现出来的人思想情感也是不同的。比如《唐睢不辱使命》这篇文章中,秦王和唐睢的对话中,语气都截然不同:秦王骄横跋扈、盛气凌人;唐睢不畏强暴、针锋相对。最后唐睢斗智斗勇,以“流血五步,天下缟素”迫使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这场外交斗争并没有战争,只有两人的对话,因此学生在诵读时应该带有感情色彩,以敌我之情趣诵读。尽量读出秦王的声色倶厉、外强中干;唐睢大义凛然、斗智斗勇的语气来。这样,课文的大意也就明白了,俗话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字、词、句就已经很熟悉了,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要弄懂其含义,就不难了。

二、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学习三步曲“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是相当重要的三个环节,它们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而学生上课认真听和课后复习还是能够自觉的进行,但课前预习就少有人为了,即使想也无从下手,这方面很容易被忽视掉了。所以要想使学生学好文言文,理解其思想内容,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善于借助有关“工具”进行课前预习。除了上面讲的借助字词典读准其音,弄清其义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作者的人生背景和写作背景。如果对作者的人生背景和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将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容。有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前从下面几个渠道去获取信息:1、从“阅读提示”中获取;从有关注解中获取;通过查阅有关文学资料获取。如在阅读理解《岳阳楼记》一文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从上面几个渠道去了解作者的人生背景和写作背景---1、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江苏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 选取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贬放邓州。2、庆历六年六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该文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3、有关岳阳楼和滕子京的情况见课文注释。如能掌握这些信息,对于理解作者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慰勉和规箴滕子京的意图是极有帮助的。

在预习当中,我们还可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去翻译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让一位学生根据注释去口译一篇文言文,译得相当流利、准确。然后让他不看注释试译,几乎每个句子都出现了“拦路虎”。这说明注释对我们的阅读文言文帮助很大。因此,要时时告诫学生在了解文言文的内容时,切不可忽视注释的内容,并且在对照注释疏通课文时,还要把注释内容放在具体的句子里去理解才能把握准确。

三、文言文教学还要指导学生突破重点。文言文翻译难点是句子的翻译,而重点又是掌握文言词语。阅读一篇文言文,懂或是不懂,主要在于对文中词语的了解程度。对文中的词语理解了,就会知道文章所讲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才能进一步体会、赏析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如果掌握了古代汉语词汇,就可以说是基本掌握了古代汉语。”由此可见,学习理解文言文,关键要在文言文词语上下功夫。要解决好文言文词语问题,一般要注意以下四个现象:1、一词多义现象。如“间”字,在“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三句中,分别是“参与”、“夹杂”、“暗中”的意思。还有“之”、“其”等等词,在文言文句中意义更多。2、古今义现象。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中的“卑鄙”是地位低微,见识短浅的意思。而今义则是(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的意思。还有“妻子”、“牺牲”、“交通”、“绝境”等等词在古今的含义都不同的。3、通假字现象。古人写文章有时要假借一个同音字代替要用的字。主要是当时的字不够用,当需要表达一个新意时,就临时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在当时作者为图省事用一个笔画较少的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笔画较多的字,甚至还有古人有传抄或补写时写了别字,而后来人却将错就错,把这些字沿用下来,也就成了通假字。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的“还”通“旋”,意为“转身”。再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中的“反”通“返”,意为“返回”。这样的通假字课文中较多。4、词类活用现象。这种现象经常出现的,现举几例来说明之:①名词活用作动词或状语。如“尉果笞广”(笞,原名词,竹鞭、竹板,这里活用作动词,解释为“用竹鞭打”。),“板印书籍”(板通版,意为“用雕板,作状语。”)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和名词。如“亲贤臣,远小人”(“亲”和“远”原为形容词,在这里解作“亲近”和“疏远”,用作动词);“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原为形容词,现意为“险峻的山”,活用作名词)。③动词活用作名词。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和“入”原为动词,现分别意为“出产的东西”和“收入的东西”,活用作名词)④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腊,原为名词,现意为“使之成为干肉”,为使动用法),“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原为名词,现意为“以……为宾客”,活用作意动);“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原为动词,现意为“使……生气发怒”,为使动用法);“以光先帝遗德”(光,原为形容词,现意为“使……发扬光大”,为使动用法),“固以怪之矣”(怪,原为形容词,现意为“认为……诧异”,为意动用法)。这些文言文词类现象,要想掌握,难度是很大的,这就要求学生们除了在上课认真听、认真作笔记外,在课外还在作大量的归纳和总结,方能熟能生巧。

总之,文言文翻译,这是学习古文的综合训练,要多做这方面的练习。因为这不仅仅是解释或说明,也不是根据原意作创造性改写。所以必须着重在古今汉语的相异之处给以改换,在不失原意的情况下尽可能不作很大的变动,但要照顾到译文的贯通畅达。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读,细读古今,提高自己的语感,迅速提高自己的古文翻译能力。

                                  二00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蒋庆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