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科目:语文 年级:八年级 课型:讲读课 课时:两课时 执笔:韩云生
审核:八年级备课组 时间:2012-10- 19 班级 姓名
知识目标:1.体会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爱自己的亲人。
2.理解文章的大意,理清文章线索。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感悟能力 ,学会爱自己的亲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品中的人和事,引起对自己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共鸣。
教学重点:体会父子深情。
教学难点:体会父子深情,并从生活小事中感悟亲情。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作者及背景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也是文学研究会早期成员。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散文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春》《绿》等。
本文写于1925年,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的公卖局长一职也交卸了。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往徐州与父亲一起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二人在浦口惜别。
3、给加点字注音
差使 狼藉 蹒跚 颓唐
交卸 迂腐 举箸 琐屑
踌躇 簌簌 栅栏 赋闲
4、多音字注音组词
丧{ 差{
5、自读课文,简要概括文中的几件事。
二、合作学习,了解文章结构
1、文章第1段只有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2、第2、3两段交代了家庭境况,与写背影有关吗?
3、第4、5两段写父亲送行时对“我”的悉心关照,共写了几件事?
4、第6段是文章的核心段落,写父亲买橘的背影,抒发真挚情感,刻画了父亲的哪些特点?
5、结尾一段再写背影,是深化描写,又引出对父亲一生的回忆,字里行间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家境的衰落是因为父亲的无能,还是当时社会状况使知识分子如此困顿?说说你的理解。
三、总结
这篇记实散文记叙了作者与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真挚感情,抒发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四、拓展
1、文中父亲很爱儿子,儿子也很理解父亲吗?在文中找出依据。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五、学(教)后的收获:
秦都中学师生共用教学案
十一 背影
第二课时
科目:语文 年级:八年级 课型:讲读课 课时:两课时 执笔:韩云生
审核:八年级备课组 时间:2017-10-20 班级 姓名
知识目标:1.进一步了解文章内涵。
2.学习文章选材方法--“截取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珍惜亲情,学会爱人。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的爱子情怀,体会亲情之可贵。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写出一首或一句表现亲情的诗句。
2、学了《背影》一文,勾起了你哪些关于亲情的回忆?简单叙述一件事。
二、合作学习
1、文章选材详略得当,说说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
全文详写的事:
全文略写的事:
车站买橘详写部分:
车站买橘略写部分:
这样安排的好处:
2、文章几次提到“背影”二字,分别出现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作用?
点拨: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本质的闪光的瞬间而加以表现的选材方法叫截取法。本文作者以新颖独特的视角,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背影”是课文的闪光点,也是聚光点。父亲的慈爱与迂腐、艰难与努力、困顿与挣扎,都聚焦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深深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
3、文章多次写到自己流泪,联系上下文,说说每次流泪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文章笼罩的淡淡哀愁是怎样产生的?
三、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
1、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3、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四、补充材料: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五、学(教)后的收获:
韩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