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人!
--读《人是能思考的苇草》
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都是精神世界的疯子,总在用不尽的遐想诠释着这个并没有被我们所洞穿的宇宙。而且,总在用自己所谓的高明的思想主宰和改变着这一个世界。
我只觉得,我们和万物平等,与宇宙和时间同在,但并不同步,我们只是时间上的过客,除此而外,别无所强。
渺小而年青的人类啊,在浩渺的时间长河中,哪怕是最伟大的思想、最先进的发明,又到底算得了什么呢?我是谁?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样的问题始终不能求解,就千万别自认为自身比其他任何生物都高贵和伟大,我们应该谦逊一点。
帕斯卡尔说:“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个比喻本身就是多么地狂妄和骄傲啊!如同其本人一样,自己尚在人类的思想与精神世界中挣扎,又如何要去贬低原本与人类独立相存的苇草呢?
抛开人类,反观我们的同伴。
藏羚羊在其种族被狼群逼入绝境之时,他们是以怎样的一种姿态去最大限度的挽救自己的同类,这从我们的观念讲则称作为牺牲。
同时,当一片雪山深林之中,狼群与狼群之间会因食物、领地而进退奔走,会因自己的交配权利而忘情厮杀,这在我们的观念里也许应称作竞争。
更有可泣者,于干涸沙漠的途路中,一头老牛横于路间,拦下了送水的军车,任凭怎样的催赶甚至皮鞭,老牛纹丝不动,当一盆清水置于老牛的跟前,他哞哞唤来的是渴极的小牛奄奄的身影,当一对牛母子满足而去,消失在视线,我们感慨,这也许是人类谓之的爱。
所以啊,高傲的人类,勿以自身的所谓优越去抹杀他类平等的存在。人需的是谦逊,因为我们其实还很无知。
我们洞悉不了鸟兽之语,我们只见花开叶落,却少有去体察鸟鸣之情、花开之意。当我们肆无忌惮的以主人自居,对我们生存的空间疯狂的占有和支配的时候,也许,我们的末日正一步步加紧逼进。
从西方辩证观点看,有优即有劣,有伟大即有卑劣,从东方古老思想中那种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的观点中,我们不难窥见人物的可悲之处,自诩伟大高深,实则卑下浅薄,连自己是谁都弄得未必清楚之时,竟妄称“我的世界我做主”。
当然,帕斯卡尔也许意识到了,所以他才又会修正道:“思想的缺点又是何等的卑贱啊!”
所以,也许是我们后人错了,断不知先贤只言片语的文字中渗透的是审视自我的浑身的痛楚。
也许,思想也无所谓思想,只是我们虚妄地将其称之为思想了吧!
人啊,低调一点吧,才能从股市泛绿、高铁出轨、民众骚乱甚至地动山摇的恐惧和痛苦中解脱,实现作为生物的自由与永恒,才可以在时间的隧道中走得更远一点!
行走的诗意
--读《人是能思考的苇草》
人生最基本的要义,是“讨生活”。“讨”字多少有点穷厄的意味。但生活富足之后呢?突然想到2010年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到欧洲,一位德国财团的老总跳楼自杀,原因分析:财富缩水70%。但我看到“他死后财产尚有76亿美元!”这一信息。
我想,他死的理由,在他看来是充分的;但我仅以“尚有76亿美元”就觉着,他生活缺少思考,缺少思想,缺少诗意。帕斯卡尔说得好:“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该文的要义。
--衣服可以不必高贵,但必须干净。
“人的尊严来自思想。”你把朴素的衣服穿得干净出场,就有了你自己的尊严,人格的尊严。
“批发”在商业领域,就意味着可以享受比零售更优惠的价格。但有一位老人的批发价却高于零售价,所以我记住了他。太平洋小岛上,一位游客向一位老者探问,他编的可爱的草帽,在数量增加以后,可以优惠多少。老者价格反应:数量越多,价格越贵!我爱极了这位老人,他厌烦商品数量多,劳动枯燥!老人勇敢对世俗的商业法则说了“不!”老人的思想使他的劳动有了尊严;正因为他的思考的肢膀有了尊严,所以他可以高高飞越我们众生的头顶,诗意地飞翔。
死亡,对每一个生的人来说,是令人畏惧的一个词;尤其是面对自己的“将死”,很多人死得没尊严,更无诗意。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路易王朝,愤怒的群众将路易十四送上了断头台。在去行刑的路上,路易王后玛戈,不小心踩到了一位等待看她死的看客的脚。玛戈大声致歉:“对不起!”这句话穿越历史,还可打动今人、后人,让人觉得路易王后在这点上让人尊敬--即使行将损命,亦应有尊严的气度。
晋朝那位千古风流人物稽康,已快要死了,万人悲恸。看行刑时间未到,稽康平静地说:“拿琴来。”好一个“拿琴来!”人之将死,尚有弹琴之心?琴声起,无忧怨,无杀伐。一千五百年过去了,稽康的死,是让人如何也难忘。
即使是死,亦有尊严的气度;我觉得稽康死得很美,很有诗意。
--吾将成尾于涂中。
出仕是我国古代文人的梦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成了封建社会久远的文人的理想,但战国时楚国、濮水边,一位青衣老者,背面站着华冠丽服的使者。“愿以境内相累也。”老者不动,久久无音。谁能如庄子,如庄子这般背对功名利禄?!很多人死了,庄子亦死了。但庄子对自由的呵护,对权贵的蔑视,使他获得了灵魂的再生,滋养后世。
英国历史上的爱国者华莱士,在明知“去而必死”的结局条件下,为了维护革命果实,为了呵护英伦人的自由,他坦然陈首铡刀之下。死前,他只有一句话:“自由!”仅二字。为了自由的死,为了众生自由的死,比逃死,比匿亡,比佯狂不知所之,更有思考的光,思想的美。
为了自由的深度的思考,使死亡的人生,更具思考的精髓,因而千万人景仰。
--人生失意无南北
这是王安石中《明妃曲》中的一句话,它具有广泛的涵盖力。苦难是自童年而始,一生相随。但要让悲伤左拐,才可以达幸福。因为幸福的人,应先有对苦难的透彻的思考。精卫填海,这是个公认的勤奋不止不屈不挠的版本。西西弗斯与此相似,也似有老旧之嫌。但不知你注意到精卫、西西弗斯面对苦难的神色没有。苦愁之至?哀至极?这两个隐喻生活苦难的传说,可能是久远的缘故,很少涉及二人对苦难的神色描绘。个人以为《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奇,才是个绝美的人生范本。因为他比其它渔人更富思想。
他家贫如洗,他喝酒常赊,他衣衫褴褛;但所有人都吃惊地发现,他眼里没有怨,没有怒,一如常人的平和和幸福。84天可以打不到一条鱼,谁还会像他一样按时出海?三天三夜的奋战,仅拖回一具鱼骨,谁还会像他一样“赶快睡”。《老人与海》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苦难是无所不在的,就看你如何面对!而面对就需要思考,就需要思想。桑地亚哥让所有人叹惋,战斗失败之痛,但他自己没有失败之痛。因为如此,桑地亚哥这个人的原形,活了101岁。他长寿了,独以为长寿于他的人生态度。
人生的苦难,是不可拒绝的,这是明摆着的大道理。但要人生不怨不妈,不折腾自己,确也需要思考的智慧。“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海明威如是说。
人生在世“讨生活”,要使自己劳动有尊严,靠的不是手,而是大脑;人亦是无法拒绝死,但死,也要自己的尊严;死也要有诗意--思想的诗意。
人生在世,苦难丛生,如何理解苦难,如何认识苦难,决定了你人生幸福指数。
我们的理想,就是众生能诗意地行走。
李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