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安徽卷作文试水:不同提示,别样思维

发布时间:2016-3-7编辑:互联网

 2012年高考安徽卷作文试水

作者:古蓼耕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人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确实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着人的事件。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不同提示  别样思维 

 

“注意安全”

“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针对放置的梯子,两种不同的提示语,乍看起来都是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细加思量其思维方式却大相径庭。一个关注的是结果与目标,一个关注的是过程与方法,这正是二者的差异之所在。

    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

    高考硝烟未散,耳畔犹回响领导战前动员的话语,县长报告,局长报告,校长报告,主任报告,“平安高考”、“零差错”、“确保万无一失”,几个关键词高频率地出现。而脑神经紧绷的监考教师最关心的是如何具体操作,怎样拦截非考试物品于考场之外,怎样识别作弊器材,怎样核实考生身份,怎样按照新规则进行全流程管理。身份不同,关注点不同。领导自然希望结果完满皆大欢喜,而执行者却希望操作环节不出纰漏。这正如同对梯子的提示,一个盯着结果--“注意安全”,一个着眼过程--“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思维方式存在着差异。

    重结果与目标还是重过程与方法,这也一直是教育的热门话题。发展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毫无疑问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因而“素质教育”的口号几十年来常喊不衰,“以人为本”已然成为新课程的热词。口号与理念固然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洋溢,但是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落实“以人为本”,具体的“细节”究竟怎样把握,这些过程与方法的深层问题缺乏科学的考量,就必然出现种种乱象。于是乎,以高考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机制大行其道;于是乎,不折手段的招生大战连年上演;于是乎,资料、试卷狂轰乱炸的现象愈演愈烈;于是乎,高考复习“吊瓶班”“赤膊班”在媒体已屡见不鲜;于是乎,“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然长眠”的雷人标语赫然在目……不言而喻,如此完全功力化、非理性化竟至于摧残式的教育,“素质”何言,“人本”何言!只要“应试教育”这架“梯子”竖在那里,妨害“素质”与“人本”的安全隐患就永远存在;唯有转换一下思维方式与角度,从过程与方法上截断隐患的因果链条,才能保证绝对安全。

    走通一条路,获得一种成功,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响亮的口号与全新的理念,但是决不能止于口号与理念,它更需要科学的过程与得当的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讲,具体的过程与方法往往比目标式的口号更重要。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关注结果与目标的“注意安全”,到关注过程与方法的“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我们要在思维的华丽转身中彰显人生的智慧。 

 

 

追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