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之写出事件的波澜

发布时间:2016-7-6编辑:互联网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需要曲折的韵致,只有曲折回环,山重水复,才能抓住读者,使之兴味盎然地品读下去,并且读后余香满口。

能写复杂记叙文是在初中写简单记叙文的基础上对高中生的要求,也是高考考纲要求学生应该具备的写作能力之一。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要内容,学生写起来很容易平铺直叙,如无波湖水,死气沉沉,索然无味。

怎样让叙事有起伏有波澜呢?这里就教学实际总结了几个方面,以共同探讨。

(-)深入认识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它是错综复杂的,充满了各种矛盾,而且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文章是生活的反映,作文应当以深入地认识生活为基础,努力表现出生活的复杂性。这样也就容易写出事件的波澜。

宝黛二人的爱情经历曲曲折折坎坎坷坷,虽然“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最后还是一个命归离恨天,一个身寄佛禅院。这样的故事能让读者拜读再三,原因离不开其曲折的情节和这种曲折反映的封建大家庭的复杂性。

所以,作文时应当深入地思考笔下的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避免浮于表面,将复杂的生活简单化,导致文章平淡苍白。

(二)灵活运用技法

譬如做菜,有了鲜嫩的鲤鱼,还得有高超的厨艺,才能做出一道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的美味。生活故事有如鲜嫩的鲤鱼,作文技巧是厨艺。只有对生活素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才能成就佳作,才能使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使事件生起波澜的技巧有哪些呢?

1.悬念法

     影视中刑侦剧总让人心弦紧绷,导演们往往这样展开情节:更深人静,突然一声枪响,一具尸体登场亮相;或者警局气氛骤然紧张,人马骚动,干警鱼贯而出,警笛一路呼啸……于是,观众立刻紧张起来:怎么啦?出了什么事?

      这里实际上就运用了一种技法--悬念法,即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和兴奋的方法。

      鲁迅的小说《祝福》第一部分也运用了悬念法:“我”到鲁镇,在一片“祝福”的气氛中遇到了“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的祥林嫂,她神情麻木,只有眼睛“间或一轮”,才知道是个活物。她一见“我”就追问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过了一夜,“我”就听到了她死去的消息。这个开头,立刻引发了大家的一串疑问:她怎么成了乞丐?为什么临死问灵魂有无的问题?后文就此展开情节,叙写了祥林嫂的一生遭遇,解答了各个问题。

显然,悬念法一般采用倒叙、先果后因的行文方式,很容易吊起读者的味口。不过,设置悬念要切合情理,不可故弄玄虚,否则会弄巧成拙;还要适时解决悬念,不能悬而不决,成为“悬案”。

2.抑扬法

抑扬法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两种。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 就是成功运用先抑后扬手法的范例。

有一学生习作《感动》,内容大概如下:重新分班了,我发现附近坐的阿A整天无所事事,从不认真学习,甚至课堂上也总弄出些动静来,这种“不务正业”的人很令我讨厌。然而,有一次我因胃不舒服吐了一地,别的同学或视而不见,或悄然躲开,A 却不声不响地拿工具扫干净又拖洗几遍,我被感动了,不再讨厌他了。

      这里也用了抑扬法,可为什么总感觉不太好呢?因为前面把他“抑”得太厉害了。打入十八层地狱之后,岂能很容易地将他超度成佛?抑扬法表现的往往是其表面特征与内在实质(思想内核)的互相背离,是人们认识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所以,运用此法,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要注意抑、扬的分寸,要达到前后自然、和谐。

3.张弛法

《促织》(蒲松龄)一文的情节一波三折,很吸引人。  

故事开头,“会征促织,成名无所进”,遭杖打,“两股间脓血流离”,“惟思自尽”,这里似入绝境,是“张”;情节发展,成妻占卜得图,索得促织,举家庆贺,这里                             峰回路转,是“弛”;进一步发展,成子贪玩,扑毙小虫,投井自尽,成名夫妻“僵卧长愁”,这里乐极生悲,是“张”;进入高潮,一虫来助,神灵无比,成家完成任务,儿亦复苏,安享富贵,故事结束,这里柳暗花明,是“弛”.

蒲松龄在这里娴熟地使用了张弛法。“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作文时,依据生活的节奏,叙事时而紧张,时而舒缓,能使文章荡出层层波澜。

典型的例子还有司马迁的《鸿门宴》,孙犁的《荷花淀》,它们都因张弛交错而使情节不致显得急促或松弛。

所以,用好了张弛法,我们的文章就不再平平淡淡,了无意趣,反而能掌控读者的心跳。考场上成功地挥洒一篇,能让阅卷老师的心跳紧随文脉,兴致盎然。

4.渲染烘托法

《药》(鲁迅)开头这样写到:

“秋天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午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 ,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

这里描写的环境,阴森恐怖,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正是在这种情境下,老栓为了儿子去买药--人血馒头;正是在这种情境下,革命烈士遭受杀害。这种典型的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愚昧。

5.伏笔法

伏笔,即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或者说是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如《鸡毛信》中的铲子,《雷雨》中风雨折断的电线,《三国演义》中败走麦城一节的马忠设绊马索,都将伏笔运用得很巧妙。

但注意伏笔要自然,不留痕迹,切忌刻意、显露,一般要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

6.其他

还有巧合法、误会法、对比法、突转法等。

综上所述,这些方法可以单用,也可以几种合用。如果学好用好,写作者就能如画家般画出山路十八弯,描来水路九连环,使记叙文波澜起伏,摇曳生姿。

 

吕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