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
什么是财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外乎有如下观点,财富就是金钱,财富就是知识,财富就是阅历………。严格来说这些观点没有问题,但笔者认为高尚的职业道德也是宝贵的财富。
比如这个船主和漆工的故事,船主交代给漆工的任务是刷漆,所以漆工只要能认真完成刷漆任务即可,但职业道德告诉这个漆工,这个洞可能会让这艘船沉没,所以道德的力量让他但这个漆工却在刷完漆之后补上这个漏洞。而正是这个不经意举动使漆工不仅赢得了船主大量的额外奖励,而且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德国哲学家康德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深深感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灿烂的星空就是我们的理想,而实现理想的途径就是要具备崇高的道德。
西汉名相张良在椎击亲王未遂几近穷途末路之时,不厌其烦为一老人穿鞋,而正是陷入绝境的张良依然保持的这份恭敬,让他最终获得绝世才学,成为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一代名相。而在张良的成功其实就是道德力量的再现。而当今社会,因何18路人会面对受伤的2岁小依依而见死不救生,因何号称世界一流的动车故障频出,因何会有那么多曾经风光无限的贪官落马,根本原因在于道德缺失。因为道德缺失,所以缺少了同情心,因为道德缺失,所以忘却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因为道德缺失,所以忘却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所谓道之不存,德将焉附?
吴斌,一个最普通的客车司机,驾驶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途中,意外遭受金属片袭击,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吴斌用尽最后力气,换挡、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拯救全车乘客,而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之后,吴斌倒下了。吴玉兰,一个普通的老师,面对无耻的劫匪,虽头破血流依然,保护659张考生准考证。从这些人身,我似乎看到道德的力量在中华这块大地上茁壮生长。
吴斌走了,但省委书记为他留下了眼泪,数万群众自愿去为护送他的灵车,整个中国为吴斌而感动,中国最美的司机的称号将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财富。吴玉兰老师受伤了,但她面对凶残劫匪依然想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她的行为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职业道德。
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我们这个社会需要高尚的道德去支撑,建设民主、文明、和谐的未来中国需要高尚的道德,让我们一起呼唤,期待高尚的道德能占据每一个的心灵,高尚的道德能够在中华大地上茁壮成长。
【点评】从职业道德角度来立意,是正确的立意,而且它的事例很典型,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这个事例,比如说吴斌的事例,还有反面的事例,18路人对小伊伊见死不救的事例,这些正反事例的运用都非常好,同时能从材料入手,想到职业道德,想到高尚道德是最大的财富这样一个论点,用正反论证方法,非常充分,古今中外的事例都有了,等于事实和道理都很完备,是篇好文章。
船主与漆工的关于生命的对话
休渔季快要结束了。劳累了一辈子的范子军,一辈子没出过门,被儿孙们安排去黄山旅游,生在海边的老范,接受了儿孙们的安排,去看看归来不看岳的黄山。老范走之前,没忘记交代漆工,将伴随着自己大半辈子的渔船油漆一下。了却了心思,老范带着老伴愉快的旅去了。
漆工沈宏胜接到老范的请求之后,乘着晴朗的天气,在炎热的海滩上,开始将老范的爱船油漆起来,第一天很顺利,大面积的油漆进展很快。第二天沈师傅在难于发现的地方发现一个漏洞,沈师傅犹豫起来,要补上漏洞就要耽误时间,后面还有几条船等着油漆,如果不补漏洞,万一老范不知情,驾船出海那就要出人命大事了,补上老范也不会多给工钱,不补出事也不会和自己有关联,犹豫起来,想到自己的小儿子喜欢老范的三闺女,沈师傅还是耽误了半天时间,将那个隐秘的小洞修补好再油漆好。
老范一生操劳,是出名的铁算盘,人称范公鸡,平时把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次旅游还是儿孙千劝万说才起身的。旅游回来的老范,看到自己爱船的被油漆一新,十分漂亮,显得十分开心,让老伴准了几样腌制的海味,喝起了小酒,也许是酒精的作用,也许是还沉浸黄山美景之中,吃饭的过程中,让老伴准备了最高的工钱,赶紧送给了漆匠师傅沈宏胜。新月如勾,老范准备明天开渔之后,完成最后一次出海打渔,人乘着酒劲早早进入了梦想。
第二天老范竟然睡到晚霞满天才起来,对老伴说今天怎么这么清静,老伴说孩子们来了几位朋友,昨夜去海钓还没回来呢,老范一听吓得脸色陡变,踉踉仓仓跑向海边码头,老老伴不知啥回事,也跌跌爬爬跟着老范跑向码头。老范远远看到自己的爱船停靠在码头,几个人在忙碌着,折转头,拉住老伴往家跑,拿了一大叠钞票,又跑向漆工沈宏胜家,拉住老沈的手,将钱硬是塞给了老沈的腰包里。老沈说范公鸡,油漆工钱不是给过了吗?老范说这是给你的修补船漏洞钱,这也是给你的救命钱啊。
晚上回来,老伴不解的问道,老头子今天怎么啦,老范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老沈啊!”
【点评】这篇是以小说的方式,对话的方面不太具体,而只是单纯地记叙一件事情,在文章中没有体现,觉得跟材料的关联不是十分紧密,毕竟材料是说漆工是顺便而为的举动,而此文章却对这种美德和职业道德提得很少,应该说这是一篇好的小说,但是从材料入手,还稍有偏颇。文章说的是生命的对话,材料里提及到了最后拯救生命,但是小说里的内容没有提到生命。
做事与做人
一般说来,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当然,做坏事的人也常常自认为是好人,可做好事的人却很少标榜自己是好人。好人和坏人,脑门上没贴标签,辨别他们的标准,只是看他们做事。
船主让漆工做事,漆工做好了自己份内的事,顺便补漏,也做好了不属于自己份内的事。在漆工眼里,这就是举手之劳,可就是这举手之劳,救了一船人的性命。于是,船主酬谢漆工,漆工好人有好报,船主也是好人好报应。
前不久,浙江出了一位平民英雄,司机吴斌,在驾车途中,突遭铁块撞击,在生命的最后一分多钟,他凭着平日里养成的职业习惯,也凭着一个好人的基本素质,让一车人脱离了危险。吴斌感动了杭州,也感动了中国。
还在前不久,海南省博物馆举办雷锋原创图片展,展出了一个活生生的雷锋。雷锋一辈子没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他一辈子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就是这每一件事,铸就了平凡中的伟大,雷锋精神感动了中国几代人,雷锋也成为好人的代名词。
可惜,就是做好自己份内的这点应该做的事,在一些人眼里却成了难事。菜农种菜分两块地,一块自己吃,一块往外卖;厨师不吃自己炒的菜,奶农不喝自己卖的奶,药商不吃自己产的药,屠夫不吃自己杀的猪,医生想的不是看病而是挣钱,教授算的不是育人而是收入。我们常常对社会上的见利忘义义愤填膺,却不知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员。受害者与害人者,很多时候还不能截然分开。
漆工补漏,就在一念之间,可漆工能在关键时刻做出补漏之举,又是他平日里敬业所致;他如果连漆工都不想做,又怎能去补漏?漆工或许没想到自己补漏就是救人,正如吴斌没想到自己的减速刹车是在救命,可漆工救人了,吴斌也成了英雄。人是要做事的,每个人做好自己份内的每一件事,也就是认认真真做一个好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份内的事都不认真做,也很难说自己是一个好人。做事与做人,其实一回事。
【点评】
从开头来看,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好人与坏人,这种说法有点标签式的内容,在高考作文中不太提倡。文章中用到了比喻论证,说分内的事自己要好好去做,也写到了反面的事例及正面事例吴斌,基本结构完整,立意清晰明确。此文属于二类卷,即基本观点和框架明确,但是内容不够充实,个别语言运用不当。
“补漏”的责任
读罢《船主与漆工》一文,让人眼前顿感一亮。何为亮点,一是,为漆工的“补漏”之举而赞叹。理由是从漆工的“补漏”之中看到了工作主动与责任。原来船主只是让漆工把船上涂一层漆。漆工在给船涂完漆以后,发现船有漏洞,于是顺手将船上的漏洞补上。应该说,这事可做可不做,因为船主没有让他补漏。但漆工还是把船上的漏洞补了。在漆工的眼里,这是举手之劳的事,也没有觉得补漏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船主却为之高兴,于是在支付给漆工的工钱之后,另外还给了漆工补漏的钱。并对漆工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显然,从船主与漆工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漆工的责任和船主的善心。
漆工顺便补漏,不仅将船修复,而且还救了船主孩子们的生命。
从漆工顺便补漏中,我们看到了勤劳与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从漆工这顺便补的,得到一些启迪与教益。如果多一些顺便“补漏”,那么我们的工作与学习就多一份主动,就多一份责任;如果我们多一些顺便“补漏”,对社会,对他人就多一些温暖,也不会出现老人跌倒,不愿意扶,也不敢扶的“尴尬”事。
从漆工补漏的一事中,也让人们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与他人方便,就是为自己方便。倘若漆工只是教条式给船上涂一层漆,看到船上有漏洞不去补,也不愿意做这个顺便之事,那么其结果又会怎样?正如船主说的,若不是漆工补漏,那么他的孩子们还能平安回来?
《船主与漆工》事很小,但却告诉我们一个普通浅显的道理,多做一些像漆工顺便补漏的事,就会为他人增添一份关爱;多一份责任,就会为身边人构筑安全护栏,为社会增添一份温暖与和谐。反之,船有漏洞不补,只是按部就班,机械式、教条式的工作,漆工不仅得不到船主一大笔补漏的钱,而且工钱也难以保障。船如果因漏洞而沉没,那么漆工在哪里涂漆?
漆工补漏,让我们看到了在责任,看到了人性最善、最美的一面。
【点评】此文从标题上来看,让人容易产生误解,责任概念太广,材料的漆工是随手而为,体现一种职业道德及“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美德,虽然很小的事情,但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很可能会造福他人,而责任就是每个人必须要做的,材料中当船长给漆工感谢费的时候,漆工还自认为自己已经收取了,这就是一种职业道德的问题,责任就太广泛了。文中也写到了二者的对话,看到了漆工的责任和善心,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多此一举的感动
漆工涂漆却补洞看似“多此一举”,但无意中挽救了船主孩子的生命船主重金酬谢;商店卖完东西却送顾客一件精美礼品看似“多此一举”,但换来是顾客由衷赞叹;公司秘书帮经理报票却要记下经理重要客户的名单看似“多此一举”,但赢得的是“你是我用的最舒服的秘书”的赞誉。其实,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多此一举”的态度。
“多此一举”换来的是感动,赢得的是声誉。
“多此一举”很难吗?但有句古语言“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漏洞往往决定事物的成败。这个小小的漏洞往往是举手之劳,甚至是某个人的“多此一举”,如果人人重视,问题就不会发生。但是现实中,有些人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老人跌倒时成为了看客,孩子被撞时成为了俨然成陌路,阿婆的“多此一举”警醒了世风,给人们上了生动一课。“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非不能也”。“多此一举”不难,关键是心态,孟子的话言简意赅,找到了那些冷漠旁观者的托词。
“多此一举”当人人参与。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传播爱心,带来的是社会的和谐与温暖;每个人都以100%的工作投入,换来的是集体凝聚力与协调力的增强。冰心有言“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每个人都“多此一举”,看似低微,产生的能量却不可低估,如果每个人都从小事做起,就能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最终带来的不仅仅是帮助别人的心灵愉悦,更是为社会文明的构建添砖加瓦。
“多此一举”并不为难;“多此一举”能量却巨大。“多此一举”并不需要轰轰烈烈;“多此一举”只需主动参与。人人都“多此一举”,人人都行动起来,感动就会变成社会细胞里存在的一成不变的因子,你感动别人,别人也会感动你。今天,你“多此一举”了吗?
【点评】
该文用反面论证的手法,“多此一举”的感动,同时在结构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就是用反问来开头,多此一举很难吗?下面的结构应该调整一下,把后面多此一举不难,应该人人参与,调动到这个反问的下面,这样才更加紧密。文章用了很多的引用论证,还是挺好的文章,同时把社会的文明添加进去,给人一种鼓励和警示。
细节决定成败
每个人,做每件事,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细节的问题,细节处理得好,往往可能事半功倍,反之,不但事情难圆满,而且还可能前功尽弃,甚至后果很严重。
船主与漆工的故事,显然就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试想,如果不是漆工平时很有责任心,重视每个细节上的问题,船主们的孩子驾船出海,还能如此轻易地平安归来吗?又或者是,倘若船主重视细节的问题,及时交代漆工把船上的漏洞给补了,还用得着担心孩子们的出海安全吗?
有一次,美国唱片业协会CEO希拉里,罗森亲眼目睹了乔布斯与工程师讨论用户界面设计的情形。当时,乔布斯和工程师坐在电脑前,为了一个设计上的问题争执不下。罗森发现,乔布斯与工程师所关注的,不过是在幕上一块大约只有一张便条大小的区域里,如何排放3个单词的问题,乔布斯如此关注细节让罗森惊叹不已,而他天才、奇迹般的成功,对细节的高度关注不啻是关键的一大秘诀。
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单位及至国家,细节的重要性几乎无处、无时不显现在我们面前。有的家庭因为平时没有能够处理好一些细节上的问题,结果矛盾、积怨日益加深,最终甚至分道扬镳;有的工程、项目,因为不注重细节上的严谨,留下安全隐患,甚至酿成重大事故。
去年发生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揪紧了国人的心,几十个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教训中,同样有个细节的问题。相关部门公布的动车事故报告中指出,铁道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等方面违规操作、把关不严,致使其上道使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大重要诱因。假如铁道部不是像那个船主那么“
粗心”,假如具体施工建设者能够像那位漆工一样,发现某些细节上的问题,能够主动、及时、“顺便”把漏洞补上,难道不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吗?!
船主与漆工的故事,动车事故血的教训,以及我们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实都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也无论是在日常管理或者履行职责过程中,都要时时提醒自己,不做粗心、不拘小节的糊涂船主,要做重视细节、负责任的漆工。
【点评】该材料说细节也是完全正确的,是漆工注意到细节,换得船长孩子的一条命。开头就摆明观点,然后从材料入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连用2个反问句,说明细节确实决定成败,船主如果注意细节的话,就可以防患未然,漆工注意细节,就拯救生命,用假设论证的方法使得开头引得读者注意,开篇十分有力,接着又用美国唱片的事例,说明乔布斯关注细节的正面事例,由此过度到不注意细节的危害性,最后警示大家应该注意细节,结构十分严谨,是一篇好文章。
破除潜规则,回归社会常识
有这么一则故事引发的争议,也许是对当前社会最好的隐喻。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不久,船主以漆工补漏救了船工生命为由,又要送漆工一笔钱。漆工以举手之劳而婉拒。
船主该不该送漆工钱引发的争议,这实际上是两个思维体系、话语体系的碰撞。如果是在当下流行的“潜规则”话语体系里,漆工只要将船油漆得光鲜亮丽,就算是完成了本分任务,完全无义务再给船只补漏。补漏,算是给船主额外的帮忙,当然需要船主的“意思意思”,否则船主就是有“不懂事”的嫌疑了,不给些金钱润滑,你能保证下次出海能安全吗?
而在一个尊崇常识、悲悯人性的社会中,船工看到船有漏洞,会下意识的自觉去补上。我们都知道,出海行船半条命,要冒极大的危险的。因此,堵住漏洞、避免船毁人亡,是一个正常人、一个正常社会应普遍遵循的普世价值,没有必要因举手之劳堵住漏洞而接受船主额外的馈赠。相反,如果接受了这一大笔钱,反而是对生命尊重的亵渎。
自从吴思先生本世纪初所著的《潜规则》一书问世后,可谓揭开了一个隐秘江湖世界的丛林法则。在当下,制约人们行为的不是遵循普世价值的明规则,而是要时刻记住的“潜规则”。在演艺圈,年轻的女演员想要早日成名,往往要付出其“演技”以外的代价;在足球圈,普通球员要想成大牌球星,要付出训练之外的代价;在官场,普通小职员要想不断进步,就要遵循工作之外的规则,要向上级积极供奉“陋规”和“常例”。在这种风气熏染下,一些正常的行为,反而被认作不正常。一些本认为应该是常识的事情,就被过分的诠释与注水。如同2008年曝出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109家奶制品企业集体宣布要确保质量与诚信。最基本的要求,却变成了最高的准则。这就如同网上一些正常扶危济贫,就动辄被网民誉为“最美……”一样可笑,同样也是缺乏常识的体现,充其量是一种“庸众的胜利”。
因此,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恢复常识。对一个民族也一样,我们赢得尊重的方式,不在于生产了多少物质,而在于是否遵循着某种准则,显然,其中就包含了朴素的常识。
【点评】该文题目说到“潜规则”,这是以船长以漆工补救生命为由送漆工一笔钱由此来隐喻社会可能会有潜规则,这对于高考来说,这个角度有悖于学生思维和生活,所以这样的文章是网友在读完材料自己的个性化解读,而非主流解读。立意上不太符合。
举手之劳也是一种美德
船上的漏洞本不属于漆工约定工作范围,只要把油漆漆好了,任务就算是已经完成,可是漆工却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就是这么一个不经意的“举手之劳”,却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
看完此则故事,令人想到另一则故事,一个大雨瞬间倾泻而下的午后,一位浑身湿淋淋的老妇,步履蹒跚地走进费城百货商店。看着她那狼狈的姿态和简朴的衣裙,所有的售货员都对她视而不见。这时走出一位小伙子走进里间,搬出一把椅子。“夫人,不必为难,坐在椅子上休息就是了。”这个年轻人叫菲利,老妇人就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后来菲利来到卡内基公司,以他一贯的诚实和诚恳,成为“钢铁大王”的左膀右臂。菲利的举手之劳,成就了他的“扫天下”的伟业。两个故事虽说不同,但是结果都不同寻常。
举手之劳无须付出多大的代价,也无须多大的成本,简简单单,一举手,一抬足就可以做好,却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意料不到的好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坐公交不少人给急需的人员让座;看到老人跌倒顺手把其扶起来;公共场所顺手关灯,关闭水龙头等并不少见,举手之劳有的是一种传统习惯,有的则是要细心的观察,举手之劳看似简单,但却反映出一种内心的美德。
与惊天动地的奇迹相比,举手之劳微不足道,但由小见大,与微之外见精神,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个人要成功,不仅要干大事,还要从小事做起,不仅要做好份内的事,而且还得做好份外的事,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注意细节的人,才能全心投入,对待工作严谨认真,习惯举手之劳之人,才是胸怀宽大,能替他人所想,把他人放在心上的人,社会需要温暖,人与人之间需要真诚,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都来点举手之劳,社会发展将更美好。
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其意不仅是金钱,而是一种报恩,菲利的举手之劳,成就了其“扫天下”的伟业。诚然,大凡举手之劳者都不图回报,但是让人铭刻在心,此种回报是意想不到,比起金钱更珍贵。举手之劳人人可做,但愿社会有更多的此类漆工,同时也希望得到帮助者能象船主那样,知书达理,给予爱心者以奖励,共同营造“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良好氛围。
【点评】 这篇文章立意非常明确,举手之劳是一种美德,从漆工举手之劳从而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角度来写,确确实实是一种美德,又用联系论证的方式,写到卡内基的母亲因为举手之劳而造就了一代伟人,又用道理论证的手法,说明举手之劳有时虽微不足道,但却由小见大,从中见精神,道理论证充分,但是缺少了事例和说服力,使得内容不够丰厚,有点单薄,在最后点到举手之劳人人可做,也是个很好的点题。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有人说,谈善容易行善难,我不赞同。善是生活中的一种美好形态,不分大小,也不分时间与空间,更不分对象,我们随手就可以为之。善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容易忽视,我们要学会时刻在生活中行善。俗话说“善有善报”,有善就会有回报,但我们行善不是为了刻意追求回报,而是为了人生中的那一份豁达,那一份快乐。
勿以善小而不为,事无巨细,再小它也是个事儿,凡存在就有理由,就如一颗小滴水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我们身边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都可以成就一个又一个的善举,而这些小小的善举,不仅可以帮助他人,也快乐了自己。小事虽很平凡,但小事上体现出来的善心却是伟大的,像网络上的微博传递爱心,只需点击鼠标,尽微薄之力就可以传达出一份爱心,就有可能帮到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那样我们就会感到喜悦,这是一种内心的升华。这就有如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受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这样。
生活中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事,因为人们总是喜欢索取。如果只想着收获,那便会失去很多快乐,无论在任何事情上,我们应该多一点无畏的付出,要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无论回报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就像船主与油漆工的故事,油漆工无意之间的一个小小的善举,却拯救了一个宝贵的生命,最后,他不仅得到了助人的快乐,还意外地收获了钱财,有形与无形的回报都随之而来,这些都不是刻意为之的。
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有一个盲人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到楼下花园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见东西,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邻居这才恍然大悟。开灯这件小事,方便了别人的同时也方便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一件好事可以看出一个人高尚纯洁的心灵,小小的善举,举手之劳,并不需要我们付出很多,却能换来很多美好。学会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为自己做点事,美好的生活是在大家的点点滴滴中创造的,是会在持之以恒中得到延伸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世界充满爱时,那我们每一个人也都会得到幸福的分享。
【点评】 此文的开头点题十分恰当,我们容易忽视善良,行善不要刻意求回报。该材料完全可以从漆工的善良和良心来分析。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材料说的是漆工本能、顺手去做了,说的是一种职业道德的彰显,敬业精神的本能,人性本善,而赠人玫瑰是有意识的助人行为,实际上当你意识到这个关系到一条生命的时候,你肯定会去做,其实昭显的是社会上有一些人,明知而不行善,这是有悖于道德底线的,实际上他是怕惹火烧身,明哲保身,而忘记做人本分。这篇文章就会引起一些争论,当然这也是行善的一个方面,赠人玫瑰是主动行善,而漆工是本能行善。有点不一样。
漆工的担当与品质
船主雇漆工,只要求漆工刷船漆。漆工刷船漆,顺手补了漏。补漏是额外任务,并不是漆工必须要完成的,但是漆工顺手完成了,举手之劳后来却救了船主的儿子,额外的付出为自己赢取了额外的报酬。
顺手补漏又没有钱拿为什么还要去做?漆工或许会答:“顺手而已。”漆工并不能准确预测到船主的儿子要驾船出海,也并没有想到自己的顺手补漏会为自己带来额外的巨额收益,随手补漏,也就是他的习惯。如果行善对自己来说是举手之劳般的习惯,那么行善必然会成为习惯性的担当。积小善而成大德,有善心支撑着的担当,可以培植出人性的美丽。这样的美丽,只是开放在自己的心房中,让自己的心灵更加纯净,并在他人需要的时候,把人性之光普惠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象漆工那样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其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漆工的专业和与人为善的品质,确保了他行善的成功。假设漆工不具备补漏的能力,他就有可能发现不了船有漏,或者发现有漏但无法有效补漏,那么漆工的行善就只有善始难得善终。只有漆工有了行善的心,他才在行善的时候没有考虑这善举是不是属于自己任务范围之内,他的专业技能才发挥出了最大的功效。即便是没有船主后来的额外奖励,漆工也会顺手补漏,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个小善而已,只要有善心,都会去做。
不过,任何技能都可通过学习获得,通过学习得到提高和拓展,但善心却需要我们不断战胜一个个“小我”和“心魔”,才能逐步成为我们心中坚定的信念。有担当的人,会比其他人有更多的额外付出,而且不被人理解,但是,如果把漆工的技能看作是一把枪,那么他的担当就是枪上的瞄准准星,而他那些额外的付出就是对枪的日常维护保养,枪有了准星才有用,但是如果没有日常的维护保养,这把枪就几乎等于废铁一块。因此,我们在学习漆工的担当与品质的同时,还应该时刻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在自己能力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去自觉做一些善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地去积善成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甚至是有贡献的人。
【点评】这篇文章是就事论事,这个题目很大,担当与品质有很多方面,一般情况下,作文应该把大话题化作小话题,而这篇文章设定大话题,文章讲的却只是一方面,所以,内容有些欠缺,缺少一些有分量的事实。整篇文章显得有些空洞,不生动,不会给读者带来一些共鸣,事例论证不够。
从船主的封口费说开去
看到这个材料,我立刻想到了前一阵子热播的宫斗剧:狠心的皇阿玛精心设置了圈套,让觊觎大位的皇子、贝勒们,想让他们死得连渣都不剩!幸而有忠心耿耿的老臣出于公心无意将身存为生死关头的皇子贝勒们救出。后来皇阿玛幡然悔悟,给老臣以种种封赏。名义上是显示皇恩浩荡,实际上给了深知内情的老臣一大笔封口费而已。
再看这个材料,船主给油漆工的其实也是一笔封口费。船主明知船有漏洞,既不找能工巧匠修补,更不告诉孩子们存在危险,不要出海,而是找来油漆工把他油漆一新,像个新船。可见其中包含了致孩子们与死地的居心。尽管这同“虎毒不食子”伦理违背,但确实存在。幸而被心地善良的油漆工发现,顺便补好了漏洞,使孩子们得以生还。但是做贼心虚的船主撑不住了,只好给油漆工一笔封口费,使自己的阴谋不被曝光。
在现实生活中,像上边两个故事中说的封口费屡见不鲜。比如有贪腐行为的领导干部,分知道内情的部属一杯羹,部属就此同流合污,出现了负面新闻的地方政府给来媒体们不菲的车马费等,媒体就此的了好处不曝光。这是这些封口费的存在出现了腐败窝案,酿成了各类群体性事件。但是像这种船补漏洞的油漆工,出于公心营救皇子的老臣、却是凤毛麟角。这当属困扰整个社会进步的痼疾之一。
身为油漆工却去补船漏洞,似乎有些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由此推理身为医生的孙中山去筹办反清的兴中会、同盟会,身为教师的毛泽东去办《湘江评论》、筹建中国共产党都是管闲事了?孙中山拒绝了清廷的利诱给的封口费,毛泽东辞去了国民党宣传部长的官位封口费。就如同那个补漏洞的油漆工使得中国这艘船没有沉掉,这是民族大幸也。当前民族危机依然存在,谁又能见义勇为,像那个油漆工一样给国家的存在的各种漏洞予以修补呢?而且还能拒绝各种名目封口费的利诱?
“少年立,则中国立,少年强,则中国强。”笔者寄希望与70后、80后90后这些年轻人。而且相信他们能完成这历史使命!
【点评】该材料并不是谈封口费的问题,船主不是拿钱去封口,漆工所做的也不是为了得到费用,纯粹是行善行为,而船主纯粹是一直感谢行为,这个可能是网友从现实入手的一些个性解读,不太适合高考的规定和要求。
善意之心,温暖生活
善意之心,引导着善意之举。
漆工顺手补好海船的漏洞,贪图的并不是回报,漆工“顺手”之劳,是对船主、对生活充满善意的体现。
当张丽莉舍身扑开学生之时,她心里想的并非个人得失,“舍身救学生”之举,只不过是她对学生、对职业善意的反应。吴斌拚尽生命的最后一丝力量停稳大车,也许并不知道他的举动已经超越了生命的定义。在临终的几句话,浓浓的洋溢着他对乘客、对生命的善意。…………
善意之心,在举手投足间温暖着生活;善意之举,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汶川大地震中,面对巨大的浩劫,不正是一丝一丝浓浓的善意从四面八方汇集起来形成战胜灾难的滔天暖流吗? “义丐”徐超,一个流浪的乞丐,蹒跚着把一把零钱捐出来时,周围的人震撼了,哭了。徐超的105元,是他的全部家当,从情感上来说,并不比加多宝的1个亿逊色!
怀着善意之心的举动才是真正的“善意之举”,如果只想做着“善意之举”的样子而没有善意之心,这样的举动不算善举,反而像作恶。比如在村民门口放生大量蛇的事件,只会害了放蛇的生,威胁了村民的安全,扰乱村民的生活而已。
善意之举,其实和功名利禄毫无关系。
漆工并不知道他的顺手之举能救船主的孩子,张丽莉在扑向孩子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救下孩子,吴斌在救下一车乘客之时可能并不知道已无法再生活相去,徐超在捐出全部家当时可能并没考虑到自己的生存,是他们的善良,是他们浓浓的善意指引着他们在行动。
如果制药厂能怀着善意,那毒胶囊可以杜绝了;如果牛奶厂能怀着善意,三聚氰胺就不会再有;如果医生患者都怀着善意,这么多医院纠纷,医闹可以大大减少;如果拆迁能多点善意,因拆迁上访、自焚等极端事件想必又另外的解决办法。…………
其实善意,并不需要我们的举动有多惊天动地,并不需要我们如英雄一般时刻献出生命。因为善意并无分量之分,如漆工一般,也许多一个微笑,多一个举手之劳,世界就为之改变了。
【点评】 该文立意明确。文章写得铿锵有力。用这些假设的排比句把社会上的反面现象批驳出来更有震撼力,真正好的议论文需要有情感,这篇文章非常有情感,看了能感召读者,语句运用十分流畅,事例运用也十分恰当,是篇很好的文章。
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没有受到益处,反而带着“为善累、让别人去为吧”这样的心态而多数选择“不为”。殊不知,在出海的渔民因为一个小小的漏洞没有补,人行道上因为没有及时捡起的香蕉皮,都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漆工在给船涂漆的时候顺手拧紧了一颗螺丝,如果路过的行人顺手捡起那片香蕉皮,那么所有一切的严重后果都不会发生。可是,生命最经不住的就是“如果”这两个字。
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让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增添了一份浮躁,这种浮躁越来越体现在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它让我们变得更加功利、更加势利、更加自私,而忘记了个人是处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的,没有谁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那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更加能显示出这个社会团体的温暖和温馨来。
随手捡起的一片香蕉皮,可能使过路的老人免于受到摔倒的危险,这是举手之劳,却是一份免于他人受苦的善念。也许某一天你生病了去医院看病,而主治医生正是这位老人的儿子,正是因为老人的平安健康,这位医生才能更加安心尽心的医治病人。也许这样假设带着功利性的思想,可生活中的因与果谁又能解释的通呢,“蝴蝶效应”不也正好诠释了这一点么。为“小善”的善念虽不带有回报的思想,可意外的收获喜悦,也是人生中的一种幸福吧。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份子,这个社会是我们的大家庭。家庭成员之间是有义务和责任为家庭尽职尽责和付出的,更何况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一个善举呢。总有人在说,这个社会没有以前温暖了,到处高楼林立,玻璃砖瓦,人心都仿佛隔着一片墙。可是,“只有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才能变成“美好的人间”啊。没有付出,又谈何得到呢。给老人让个座,擦桌子时顺便把同学的也擦一擦,邻居出门时帮着看看门户,这些都是生活中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却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帮助我们身边的人解决了很大的麻烦,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有心,那该是多么的美好啊!
【点评】 从材料上看,与“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格言关系很紧密,所以该题目紧扣材料,虽然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但是从善的美德是不能缺失的,而且人与人之间在这样一个名利浮躁的社会里更要发挥自己的美德,扶起摔倒的老人,救助危难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显示我们社会的精神文明,人人都应该有这种文明之举,社会就成为一种和谐社会。所以该文章的论点、论证都十分有力,但是论据不是十分充分,稍微有点欠缺。
生命就在你的伸手之间
上帝是公平的,他给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成为人最重要,最宝贵的载体。船主与漆工的故事里隐含着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你的伸手多做一件事时,你会挽救生命。
漆工的工作只是涂漆,但他却在本职的工作后,补上了船的漏洞。在这位漆工看来,这是无心之举,只需多一点时间和工作。但对于这艘船的主人来说,这伸手之劳却让他的孩子平安归来,他或许会感谢上帝,但他更要感谢的是这位伸手之间的漆工。一个小动作就让生命免于疏忽,船主是幸运的,他的孩子也是幸运的,但这个幸运是一名漆工的伸手之间给予的,这恐怕也是船主给漆工一大笔钱的缘故。钱不能买回生命,漆工的伸手却能让生命得到温暖,这是一次伸手之间,这又何尝不能看出,漆工对工作和生命的重视。
其实,生活中不乏伸手传递温暖的事,公交车上给老年人让座,路边遇到需要指路时你的伸手,电梯上遇到别人着急的时候你让一下,排队的时候你不要去插队。这些微小的事情,是一个人道德的体现,也是公德意识的展示。有人说过,上帝在关上一扇门时会打开一扇窗,上帝的门无意间会关闭,但他会让你在伸手开窗的时候照亮你。在你打开一扇窗的时候,你会拥有满室的阳光和美好。
我家住在9楼,每次跟妈妈回家出电梯的时候,都会随手按下一楼的键,我好奇的问为什么,妈妈说:这个时间都是乘电梯回家的,无论是谁,回家的心都会很急,这样是不让人家在一楼多等。妈妈的话,让我懂得生活中的随时留心,为他人着想,就会给更多的人温暖。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被很多人作为签名: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学会点亮心里的那盏灯时,前途就不会被黑暗阻挡。也只有我们学会点亮那盏灯,才会在前方还是黑暗的时候,能够照亮同行的人。伸手之间,你会传递温暖;伸手之间,你会挽回生命;伸手之间,你会让人生更加美好。
人生不过是你的几次伸手,和你的几次予人温暖。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学会把爱传递给别人,那么每次你的伸手之劳,也会反过来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曾经的你伸手给别人,那么今后的你,是可以拥抱世界,拥抱爱。
【点评】这个题目非常好,新颖而有力度,可能说你伸手之间的举动就能挽救生命,生活之中在传递温暖的过程中,也给别人带来生活的美好,也是倡导为他人着想,让我们的生活更显和谐,该文从小处着眼,谈及到切身的小事,但是又从小故事见到大的精神力量,写得很好,意义和表达方式都不错。
看似偶然却必然
老人们常说,世界上的事,冥冥之中都有各自定数。有一个故事:说有个船主找了个漆工给自己的船刷漆。漆工发现船上有个洞,虽然这不是他份内的活,他还是找来木板、铁皮等将漏洞全补好了。过些时,船主给漆工送来一大笔钱。漆工不解地说:“工钱您不是已经给过了吗?”船主说:“这是感谢你补船漏洞的钱。”
漆工讷讷地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却说:“当听说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害怕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多亏了你呀。”这个故事简单,却蕴涵着一些不简单的道理。事有因果,互相联系。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做人一定要多做好事多行善,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在这方面,历史上、现实中因果报应的事例举不胜举,歌里唱得好: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会变成美好人间。而眼下这个物俗横飞的商品经济社会里,出现了多少道德滑坡、令人发指的事件,传统美德好似没了市场,学习雷锋成了做秀,起码的做人准则完全失脱,许多人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不提空洞而拔高的口号,就从能做到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容易为人接受。一旦习惯成了自然,社会风气自然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拿遵守交通规则来说,内地许多城市高架桥越来越长,可交通拥堵却越来越严重,而弹丸之地的香港,车比内地多,路比内地窄,却很少发生堵车。人人按交通规则行事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变成了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其结果必然是交通顺畅。
回到故事里来说话:油漆工宁肯吃点小亏也要做些份外事的行为看起来是一个偶然行为,却也是他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这也许是他为了口碑和生计而这样做,坚持不懈就变成了必然。另一方面,船主孩子驾船出海是偶然,船出海是必然,漏洞补上是偶然,漏洞不补会出事是必然,船主给钱是偶然,做好事得好报是必然,这一切皆源于辩证法。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还是要提倡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好的良好风尚,那样的话,美好人间才有可能成为必然。
【点评】 题目让老师很茫然,不清晰,一看不知道写的是什么,而且开头写冥冥之中必有定数,定数这个角度似乎有悖于材料立意,虽然文章里有提及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说到反面的一些事例,说到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都是正确的,但是说到油漆工宁可吃点小亏,这不是材料该提倡的,漆工是善良的本能行为。
向社会的“补漏者”致敬!
看完这则小故事,我们不妨来个假设:如果油漆工没有把船上那个漏洞给补上,造成船主孩子舟覆人亡的后果,船主能追究油漆工的责任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油漆工的本职工作就是涂漆,按他与船主之间的契约,他只要负责把船上的漆涂好就行了,补洞是他职责之外的事,由此漏洞所造成的一切后果都与油漆工无关。
这无疑是个冷冰冰的答案,之所以冷冰冰,是因为它只强调了契约精神和法律责任,而忽视了社会道德的担当和人性善良的守护。
是的,现在是法治社会,我们必须遵守法律,必须要有契约精神,但法律和契约,从来都只是最低层面的道德,可以想见,如果一个社会仅仅靠条条框框的法律和契约来维持运转,那无疑是个令人恐怖没有半点温情的社会,也是个没有半点希望的社会!
还好,这则故事有个令人欣慰的结尾:因为油漆工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顺手也把船上那个漏洞给补了,保证了船主孩子们出海之后能安全归来。
也许,他补的不是那么太专业,也许,他仅仅是因为“看不顺眼”,但关键的是,他“出手”了--正是他这一看似随意的“举手之劳”,挽救了几条鲜活的生命!
这不禁让人想起不久前的“小悦悦”事件,那么多人从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身旁经过,却没有一个人做出一个小小的“举手之劳”,到最后还是一位农村阿婆伸出她那双长满老茧的双手……那些匆匆而过的人,他们忙于各自的生计,法律也难以追究他们的“见死不救”,但他们难以逃脱公众的谴责;阿婆“出手”了,她没能挽救小悦悦的生命,但挽救了一个社会最后的良心和普世价值,她也替我们所有人,守住人性最基本的善良!
这位阿婆也就像那位油漆工一样,顺手把一个漏洞给补上了,她补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漏洞……
是的,在生活中我们各有各的分工和角色,我们必须恪尽职守各尽其责,但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角色,那就是社会公民,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而且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历来都提倡厚德载物和谐共处,强调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也应同样欣慰地看到,在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普世价值的“润物细无声”下,涌现出一批在本职岗位尽职尽责并发扬出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等,他们无疑是值得赞美的,但我们同样也要向这样一群“沉默的大多数”致敬:他们,以每一次不经意的善良人性的流露,以每一次看似随意而额外的“举手之劳”,解人于困厄之际救人于危难之时,他们如点点星光,照亮并温暖着这个急速转型的社会。
他们,正是给我们这个社会补漏的“油漆工”!
随手的爱
总有人觉得随手的力量很小,随手做的事不会有多大的结果,随手的事不屑一顾!而我看到了随手一样是爱,随手一样是一种人性的光辉,随手一样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一句宝贵的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在这世界里,我们都是其中一份子,我们都会无时不刻地需要得到帮助,也无时不刻地需要帮助别人。有时候我们只要付出哪怕一点点,甚至是不经意间的付出,都能帮到别人,甚至可以救到别人。
如果你还不以为然,我来给你讲一个故事。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而漆工却随手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后来船主给漆工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细微的不经意的随手的力量,随手的爱!如果当时漆工只做他的本份,可能船主的孩子后果无法预料,但却恰恰是他的随手善举,拯救了几个宝贵的生命。故事虽然是故事,但它所要告诉我们的是这世界真的需要爱,哪怕是随手的爱。
现在是微博时代。在微博上,我们能够真真实实地集中地看到和感受到随手的爱。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但不同的孩子的命运却各不相同。为了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上出现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我们不要刻意,只需要在路上碰到有乞讨儿童,马上随手拍下来上传到微博,让更多人了解和帮忙寻找小孩的父母或希望家中有孩子失踪的父母能借此信息找到自己被拐的孩子。为了让农村贫困的孩子能够读上书,微博上又出现了随手送书下乡的公益活动。我们只需要将自己的闲置图书捐出来,农村贫困的孩子们就能吸收到更多更好的知识的营养……
为了帮助海大患白血病女学生韦锦连,我们在微博上发起了捐献爱心善款的活动。而此微博一经发出,经过短短19个小时的爱心接力,目前已经有超过33名网友参加了对韦锦连同学的资助,金额超过了5000元。我们所做的只是随手一发微博,却能让更多有爱心的人了解到韦锦连的事,能让更多人来献出自己的爱心,帮助到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
所以,我们有时候不需要付出太多,只需随手之劳,一样能帮助到别人,一样能换来人间的美好。一种随手的爱,一种随手的力量,一样可以让我们的人性绽放着美丽的光辉,一样能纯洁我们的心灵,一样能让我们快乐!
随手而为,手有余香。让爱改变生活!
知恩图报学做人
元朝王实甫在《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中写道:掩家里有信行,知恩报恩。著名社会活动家赵朴初生前多次提到“知恩报恩”,而朴老的一生也如是做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知恩报恩”?倒是忘恩负义的事情时有发生。
相信大家对陈世美这个人物并不陌生,忘恩负义、抛妻弃子,最终被包拯所斩,也因此在后世成为负心人的代名词。
去年7月,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操冠军张尚武就被队友陈一冰指责,“他对中国体操队很不负责任,对曾经对他好的教练忘恩负义。”
当然,也有知恩图报的正面事例。
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范雎信奉“一饭之恩必偿”,他上承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皇、李斯统一帝业,成为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
漆工做了好事,没有留声,“学习雷锋好榜样”。正因为漆工悄悄做了一件好事挽救了船工孩子的生命,故船工赠钱财以报恩,诚心表达谢意。而我们的社会正充斥着“道德滑坡”的论调,从去年“小悦悦事件”,再到路人扶老被讹事件、名牌牛奶中出现致癌物、地沟油上餐桌、旧皮鞋制老酸奶,无不显示出部分无良奸商完全散失了道德底线。
当今社会一方面缺乏像漆工这样的活雷锋,另一方面也缺少“知恩报恩”的船工。这正提醒我们要知恩图报学做人,敢于承担责任,做一名像杭州司机吴斌式的道德模范。
民族的脊梁
我们读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再次感受到了伟大来自平凡。
一位漆工做了一件好事:在一次为人漆船的过程中,不声不响地将船上漏洞补好了。而这一平凡的举动,最终却救了几个年轻人的生命。
这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当“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震撼杭城、感动中国的时候,他的姐姐说了这样一段话:吴斌一生很平凡,他只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让人们记住了他。
船主与漆工的故事,让我们领悟到深刻的人生道理。
首先,莫以善小而不为。漆工是在做生意。从一般意义上讲,船主委托漆船,我保质保量,按时漆好,就完成了任务。船上的漏洞是在漆船的过程中发现的,并不在交易合约内。漆工悄悄把它补好,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次,责任比金钱更重要。漆工进行的是有偿服务。发现漏洞,补没问题,提出加钱也顺理成章。但漆工想到的不是金钱,而是社会责任。修复船的隐患同样是他的职责。
漆工的行为让我们肃然起敬。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孩子们平安归来,心头阴霾烟消云散。送一大笔钱表达感激之情是船主最原始也是最真诚的方法。漆工却用两句平淡的话婉言谢绝:“工钱已经给过了”,船的漏洞“那是顺便补的。”
两句平淡的话,揭示了漆工在平时的工作中,一贯低调助人为乐,不分分内分外,不计报酬,视信誉、责任为生命,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船主与漆工的故事,也深刻批判了金钱至上主义。救人生命,拒收一大笔钱,可见漆工的义利观符合当今时代精神,对金钱拜物教是有力鞭挞。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船主与漆工的故事告诉我们,今天社会真正富有的人,不是富可敌国的富豪,不是沟壑难填的贪官,不是只会数钱的富二代,而是漆工。正是千千万万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漆工”,成就了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从举手之劳到知恩图报
读罢“船主与漆工”,深深地触动起我埋藏已久的心扉。
其实,我们不需要什么大道理,也不需要宏言阔论,只要我们用心地对待身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多一份宽容,多一些微笑,每一次小小的举手之劳,就能换来知恩图报的良性循环!
某一天炎热的周未下午,闲来无事,我与几个朋友开车在街道上游荡。在某条街道,我下车买几瓶矿泉水,掏钱时,一张50元的纸币不小心掉了下来,不远处的朋友大声地提醒我,而我没意识地神态也误导了他,但事实上我并不知道他在叫什么。
当我回来时,朋友又提起,我才发现,掉在地上的钱已经不见了。
当时除了一个年青人蹲在我的旁边外,没有其它人,一丝风也没有,肯定是他拾了。问他,可他极力否认。朋友气不过,下车与他理论,可是此人却一声不吭。惹得朋友特别生气,竟然出手把那年青人摔倒在地。
看到那年青人如此无赖,我也非常生气,钱虽不多,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是非常奇怪的是,那年青人没有做任何反抗,虽然满嘴都是沙土。不过,我还是感觉得到他非常心虚与害怕,眼里竟然还流出几滴眼泪…
我仔细地看了看,此年青人身材比较高,面相很善,只是体质非常虚弱,脸色青白,明显的营养不足。可是,可是他为什么哭呢?男人流血不流泪啊!!
于心不忍,我上去扶起那年青人,我没有对他说什么。但他却好象有话一样,可欲言又止。要走时,我莫名其妙地把我一张名片递给他,说:这是我的名片,希望你有什么事打电话给我。
或许我想印证什么吧?!
他低着头,默默地接过我的名片,然后非常小心地放进口袋里。
算算,此事也已经过去小半年了。
当他给我打电话时,直到他不好意思的提醒,许久,我才慢慢忆起。在电话里,他非常坦诚,他说那50元确实是他拿的,可是在那之前的几天里,他已经没有正常地吃过一顿饭了,为了生存,他甚至去捡垃圾,还动过抢劫的念头。但是我无心的宽容,却给他向善的触动。虽然现在他已经找到了工作,所挣的钱也仅仅够生活而已,但他也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可是那50元却时刻折磨着他。
他最后说:现在讲出来,心情好多了,希望你能原谅我的一时贪心,如果你有时间,我想当面向你赔礼道歉,把钱还给你。另外,如果你需要我做些杂活,也请尽量吩咐
呵呵,虽然我的岁数也不大,所考虑的问题与所做过的事也有许多不成熟和不尽人意的地方,可是那次我无心的宽容,却能给一个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一点丁的感动与教育,却是令我万万想不到的。
这就好象“船主与漆工”的故事一样,我其实就是那个漆工,充其量也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但那个年青人虽然现在还一事无成,也无力回报,但他如船主那般知恩图报的品质,却令人动容。
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