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宣汉中学 汪芒
社会科学类文章是阐述社会科学研究的文章,既探讨社会科学问题,又概括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选文内容时代性强,常常关注最新的考古发现,新近出现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世界政治格局等。选文结构一般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围绕一个问题展开,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力求把问题阐述清楚。选文思路明晰,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主体部分一般按照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因及果、先主后次安排层次。主要考查学生信息筛选、比较分析、概括总结、合理推理等能力。
设题方式通常有:
①理解文章某个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③对文章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
④概括作者观点,分析比较文章中信息材料和作者观点的异同。
⑤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结合某些词语和句子,进行合理的推断想像。
解题策略:
社会科学类文章往往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作者在阐释自己主要观点的时候,常常会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分论点,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论述或者顺带讲一些别的材料,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就如同一颗种子长成了一条藤蔓,主藤上分出一些枝枝杈杈,枝叶覆盖下有一个瓜。我们做题的过程就是一个顺藤摸瓜的过程,我们在这里不妨将这个办法称为“顺藤摸瓜法”。
第一步:划读原文--找问题,找思路
采用逐句阅读方法,迅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如果个别语句不能够读懂,就要结合此处前后的语句,读懂后再继续读下去。
边读边划,划出重要的名词术语(主要对象、次要对象),主要词语前的修饰语(修饰语、限制语、有指代意义的词语),体现事物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划出关键句子,比如中心句(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判断句、疑问句和多重否定句。
通过划读原文,明确文章围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其中设计到了几个次要问题,作者所持有的观点是什么,次要问题之间在逻辑上是什么关系,作者在行文上又是怎样展开的。
第二步:划读题干--找方向
通过对题干的划读,理解命题者让你干什么,到哪里去找答案。对“选出正确选项”可采用依次排除法,对“选出错误选项”可扣住关键句型、关键词语运用重点突破法。
注意题干中的词语。“解释”、“理解”等词语考查对文章内容的了解,“推测”、“分析”等词语考查对文章延伸意义的理解,“原因”、“证据”等词语考查对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
第三步:对读题目--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
依次阅读每一个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位。对照原文,内查语意,外查关系,精读相对应文字注意对比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次序等,注意上下文的关系。对照错因,从理性的角度确定某选项错误的原因。
常见的错误原因:
①张冠李戴 把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把本不属于同一类的合并成一类。
②指代有误 选项句对原文中的指代内容在程度上或类别上解释有误。
③混淆范围 把部分说成整体、或然说成必然、可能说成肯定、偶尔说成往往、轻度说成严重。
④无中生有 凭空捏造出原文中根本就没有的意思。
⑤混淆因果 把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
⑥偷换概念 选项句对概念的理解与原文的概念不统一。
实战演练
“和谐社会”提出的意义
邓伟志
《左传襄公》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20世纪80年代,国家的国民经济计划改称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2002年中国共产党发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号召,2003年又提出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如今倡导的“和谐社会”,其中的“和谐”二字不只是指社会的一种状态,更重要的是,提示人们从和谐这一角度对社会进行分类。因此,“和谐社会”一问世,便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外交部的一本刊物《北京共识》立即赞誉“中国的决策者正在寻求‘和谐’”。生活在“和谐社会”的人最能体会“和谐社会”的幸福;经历过社会冲突的人更懂得“和谐社会”的可贵。
中国人比较熟悉“小康社会”,应当看到“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是一鸟两翅的关系。“小康社会”本来就应当是和谐社会。由于一直被认为主要是指经济上的目标,因此,“和谐社会”就变成了主要是指除了经济以外的社会目标。经济与社会是互为前提的。我们都喜欢讲“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完全正确的。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面。请看世界上有多少“手中有粮”的人心中仍然很慌啊!这个简单的事实告诉我们:如果经济与社会之间不协调,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是不行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用现代人的经济眼光看,落后得很呐!为什么流传千古?还不是因为历朝历代的人都羡慕那既稳定而又“怡然自乐”的和谐吗?社会是经济的环境,社会是经济的导向,社会是经济的动力。环境有好坏,导向有正误,动力有大小,只有和谐社会才是好环境,才是正导向,才是真实的动力、持久的动力。中国人喜欢讲“社会稳定”,应当看到“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是前后相继的关系。社会不稳定谈不上和谐。在实现了社会稳定以后,紧接着就应当向“和谐社会”迈进。“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的更高阶段。稳定是有多类型的。死水一潭,固然稳定得连一点涟漪都没有,可那毕竟是死水,容易腐臭。高压下的稳定是表面的、短暂的,不是真正的稳定;和谐的稳定是内在的、持续的,是真正的稳定。和谐也有多种。静态的和谐固然可贵,动态的和谐更加难得。从古希腊到黑格尔都阐述过“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和谐不是原地卧倒,不是故步自封。动态的和谐才是美,才是艺术。动态的和谐使人心情舒畅,能调动全社会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和谐”与“稳定”,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动、静相间,社会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
中国人已告别“斗争哲学”多年。那么,应当取“斗争哲学”而代之的是什么?今天明确了,是“和谐”哲学。“和谐社会”是“和谐哲学”的体现。事物之间有矛盾,也必然有斗争,可斗争是第二位的。斗争,不是为斗争而斗争。斗争是为了实现和谐社会和比较和谐的社会。尤其是在两大对立阶级基本消失以后,各阶层的价值取向大同小异,完全可以做到“和而不同”。各种利益集团之间互惠、互利、互补、互动,更应当以“和谐哲学”为指导。“和谐社会”是当代“和谐哲学”的一种体现。
1.对文中“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康”包含着“和谐”,“和谐”对“小康”有积极的导向作有用。
B.“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的更高阶段。
C.“小康社会”是就经济目标而言的,它重视经济发展,所以就忽视“社会稳定”。
D.没有社会稳定,就谈不上“小康”与“和谐”。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左传襄公》的话,意在说明中国人一直处在政治和社会的和谐之中。
B.作者认为“和谐社会”是指经济以外的社会目标。
C.作者引用从古希腊到黑格尔的话,说明动态的和谐才是美,是调动社会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D.世界上有些“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人心中仍然很慌的原因是经济还不够发达。
3.不能支撑“生活在‘和谐社会’的人最能体会‘和谐社会’的幸福;经历过社会冲突的人更懂得‘和谐社会’的可贵”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
A.2002年中国共产党发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号召,2003年又提出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B.从古希腊到黑格尔都阐述过“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
C.“和谐社会”一问世,便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外交部的一本刊物《北京共识》立即赞誉“中国的决策者正在寻求‘和谐’”。
D.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用现代人的经济眼光看,落后得很呐!为什么流传千古?还不是因为历朝历代的人都羡慕那既稳定而又“怡然自乐”的和谐吗?
心理与应激性疾病
马慧
随着社会的发展,客观外界环境的不同刺激使人们很容易产生紧迫感、压力感和焦虑感,出现一系列心理应激反应。如果人们对刺激不能适应,精神上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便易发生应激性疾病。
说到应激性疾病,就得说到什么是应激性反应。应激性反应是机体在大脑的控制调节下,通过下丘脑--植物神经及其所支配的相应器官和内分泌系统对刺激进行综合性、防御性的集体反应,而应激性反应的调节作用又是有限的,如果因应激而失衡的机体内环境长期得不到恢复,或持续受到应激性刺激,就可能转为病理改变,发生应激性疾病。
研究表明,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刺激,总是伴随着相应的情绪变化从而引起或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医学研究证实,当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血压升高,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另外,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这样就使血糖升高,加速动脉硬化和诱发心血管疾病。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还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引发其他多种疾患,诸如紧张性头痛、脱发症、神经性呕吐、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等。同时,对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此,当人们不能改变客观的社会环境时,要避免应激性疾病的发生就应该不断降低心理压力。降低心理压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确认识事物,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心理学上有一种认识--评估学说,即个体对事物有了认识,就会利用头脑中的旧经验来解释新输入的信息,进行评估,于是产生情绪体验。而个体对事物究竟体验为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在于怎样认识事物。
此外,我们还可以给心理补充“营养素”。专家认为,最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爱。童年是影响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能否得到充足和正确的父母之爱,将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发育。各年龄阶段积极的情感会使人在事业上倍添信心和动力,让生活充满欢乐和温暖。
当然,宣泄和疏导也是重要的“营养素”。无论是转移回避还是设法自我安慰,都只能暂时缓解心理矛盾,求得表面上的心理平衡,而适度宣泄具有治本的作用。除此以外,善意和讲究策略的批评、坚强的信念与理想等也是重要的精神“营养素”。
4.下列不属于应激性疾病产生原因的一项是( )
A.机体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精神状态中。
B.机体对刺激进行综合性、防御性的集体反应。
C.机体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有限,机体内环境长期失衡。
D.持续受到应激性刺激,紧张得不到缓解。
5.下列对降低心理压力的方法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根据“评估学说”,可以转换视角认识事物,从而降低心理压力。
B.培养积极情感能使人增添信心和动力,保持心理健康。
C.适度宣泄可以消除心理矛盾,达到心理平衡。
D.树立坚强的信念,拥有崇高的理想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矛盾。
6.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应激性反应是机体通过大脑、下丘脑、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对刺激所产生的一种非保护性反应。
B.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压就会升高,从而产生心血管疾病。
C.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引发诸如紧张性头痛、消化性溃疡等免疫性疾病。
D.有些人心理发育不健康,追溯其原因往往与童年时期得不到充足和正确的父母之爱有关。
答案:
1.C 因果推论,不符合原文意思。
2.C A项,不是“一直处在”而是“一直追求”;B项,原文有“主要”一词;D项,原因是社会不和谐,从两条腿的比喻可以看出。
3.B 说明的是“静态的和谐固然可贵,动态的和谐更加难得”。
4. B(此句不是原因,而是对应激性反应的诠释)
5.D(“从根本上”错误,原文是说“也是重要的精神‘营养素’”。说明的程度夸大。)
6.D(A项陈述与文意相反,从文章第二段“主要是在大脑的控制调节下,通过下丘脑--植物神经及其所支配的相应器官和内分泌系统对应激进行综合性、防御性的集体反应”可看出应激性反应应是一种“防御性”、保护性的反应;B项是因果关系不当。原文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会使血糖升高,诱发心血管疾病,而非“血压就会升高,从而产生心血管疾病。”C项是范围扩大,“紧张性头痛、消化性溃疡等”并不属于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