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胡美康
题,额也;目,人眼。(许慎《说文解字》)
可见,题目就如同一个人的眉头与眼睛,拟好了,让人一见钟情流连忘返;拟不好,让人视而不见心生倦意。所以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
见一叶而知秋,观一斑而窥全豹。所谓窗口式题目,就是文章以一个具体小巧、言简意赅、别开生面的词语或短语作题目,引导读者透过这扇窗口来感知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在眼下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主宰的写作训练中,在成千上万篇考场作文的角逐中,快速、准确地拟一个窗口式题目,无疑会使你的文章锦上添花。如何拟呢?
一要具体小巧。为了让成千上万名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作文的话题一般都比较宽泛,如汕头市中考曾以“合作”为话题,菏泽中考以“幸福”为话题。如果考生不能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拟题,就会产生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迷茫;即使勉强下笔,也是泛泛而谈空洞无物。有一年我县宣传部组织了一次以“家乡巨变”为话题的征文比赛,作为评委,我发现大多数征文只是从百姓的衣食住行,或者从国家的工业、农业、文教、国防等方面作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对比,以彰显巨变。这哪里是征文,简直就是数据表格的文字化!感慨之余,我写了一篇名曰《毕业照》的小散文,借助照毕业照这扇小小的窗口,将自己当老师与当学生这两个阶段的生活情景巧妙组合再现出来,文中虽没有一句议论,但家乡巨变的题意不言自明,不久便发表在《班主任之友》上。
《中学生作文》也发表过我一篇题为《蝎子爬出来的那个夜晚》的文章,描述的是一伙山村中学学生捉蝎子卖钱帮一名贫困同学交学费的真实故事,题目若换成《帮助》或《同学情》,我想效果就差远了。作文课上,一些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记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有特色的往往没几篇。我曾引导学生以《A的B》为题写一篇记叙文,A要换成某个人,B要换成与这个人有关的事或物。我发现学生将题目拟得五花八门:《妈妈的那双手》,《爷爷的旱烟袋》,《生物老师的教鞭》……印象最深的当数庄科同学写的《爸爸的那辆破自行车》,文章讲述了自行车陪伴爸爸18年的风风雨雨,流露着作者对爸爸爬坡骑车送儿子上学的感激之情。这哪里是写自行车,分明就是写爸爸,自行车成了爸爸生活经历和情感人格的见证!由于这篇文章切入巧妙文题呼应,我给这位平时成绩比较落后的同学打了最高分。一个具体小巧的题目,如同一双美丽的眸子,能迅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不由得在脑海里形成一幅文章的插图来。
二要言简意赅。俗话说得好,眼小了好聚光。题目的字数越少,限制性词语自然也就少,它的含义反倒更丰富,令读者回味的空间也就更大。所以说题目的文字不能拖泥带水,对文章的内容点到为止。翻翻语文课本的目录,题目大多在两个字到五六个字之间。就拿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来说,写景名篇《春》,题目字少而义丰,正文盼春、绘春、赞春环环相扣,绘春部分更是异彩纷呈;写人散文《背影》,题目凝练含蓄,以一个独特的角度表现了家境惨淡背景之下的绵绵父爱。我在《阅读与作文》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写实散文--《路》,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将父辈艰险的求生之路、自己艰难的求学之路、孩子紧张的晨跑训练之路三个片段组合在一起,表达了“小小少年,路儿弯弯;祖孙三代,越走越宽”的愿望。题目仅有一个字,却是一语双关,实在意思与象征意义相得益彰,题目中的“路”,既是全文的线索,也成了主旨的点睛之笔。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我们何妨用《药》为题目写一篇老师教育学生,或是父母叮嘱子女之类的文章来?
三要别开生面。文贵创新,题目更是贵在创新。我读过一篇《剃光头》的文章,初看一头雾水,于是带着好奇心读下去,才发现是上级领导要求各级干部要廉洁自律,免得被人抓住了小辫子。让文章别开生面的方式有很多:
比喻拟人等修辞法,题目中恰当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能使文章生动形象文采飞扬,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印象。临沂市中考作文《每一棵草都会开花》,能给考生以遐想的空间,再结合老校长嘱咐山村孩子去城里赶考的背景,话题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在“语文世界杯”全国师生作文大赛中,我的学生王洪强以《妈妈,不要哭》为题,声情并茂地表达了小作者对汉语现状的关注,荣获一等奖。小作者将汉语称为“母亲”,题目中拟人手法的运用令文章增色不少。
情景描绘法,就是借正文出现的一个特写镜头来命题,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作文成功之路》发表过我写的一篇文章《轻轻地,你走了》,悲怆的场景描写中,表达了我对老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设置悬念法,如《在山的那边》、《山中访友》,这种题目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好奇心吸引人们往下读。近期《作文指导报》发表了笔者的一篇写人抒情散文--《想起娘来》,题目本身就设了悬念:何时何地想起来?因何想起来?想起来哪些事?娘是一个怎样的人……此外还有名言引用化用法、符号表述法、主题揭示法……
眼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口,题目就是窥视一篇文章的瞭望哨。拟一个窗口式题目,令你的文章锦上添花,叫读者和阅卷人一见钟情。
【本文计2044字,发表于河北廊坊师院主办的《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第10期,转载于10月4日的《作文周刊(初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