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登乐游原》赏析

发布时间:2017-11-22编辑:互联网

读唐诗,读李白的诗,让人畅快,读到的总是一种华丽、一种豪迈、一种开阔。一种大气魄始终洋益在李白的人生世界之中。而到了晚唐就大不一样了,从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中读出来的是另一种滋味,另一种感情,另一个世界。

大唐盛世,经过“安史之乱”以后,李白与武则天、唐明皇、杨贵妃一样,其故事已经变成了传奇,到了杜甫的晚年、白居易时代,已成为对繁华盛世的回忆,而到了李商隐的时代,大唐的繁华盛世只能成为追忆了。

再伟大的诗人所创作的诗歌也都离不开时代的烙印,生活在进步繁华的社会中,创作出的作品与对繁华回忆之时,所创作出的作品是不同的,那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创作状态。

当然,晚唐与后唐有着相同之处,同是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好作品倍出的时期。李商隐就是这个时期中最出色的诗人。

李商隐(813-858)唐代文人。字义山,号玉溪生,今河南沁阳人,837年中进士。晚唐时期最杰出的诗坛大家,他和其表兄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为“三李”可见名气之大。

大唐诗坛是一个万花齐放的时代,一部全唐诗中就录有著名诗人两千四百多人,这之中能称得上是伟大诗人的,除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之后,李商隐也可当之无愧的算在其中。他的诗文:构思新奇、风格秾丽,特别是一些优美的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富于哲理,风格独特,优美动人,催人泪下,广为传诵。对后世影响很大,就是在现当今,也是青年男女钟爱的读物,他的一些千古名句,至今耳熟能详: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昨夜星辰昨夜风”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些诗句已经成为后人的口语、俗语、成语或者是文章引用语。

本人阅过多种有关记载他的文献和野史,李商隐由于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家王朝江河日下,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晚唐时期。他出生于一个小官宦之家。少年丧父,本人遭逢种种的不幸。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一直在拼命抗争。也曾当过县尉等小官。他精美绝伦的诗文便是对黑暗社会的抗争与控诉之记录。他是一个至情至性,重情重义,很有骨气的正人君子,他总是同情那些失势被整之人,可现实又使他陷入了当时“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这就注定他一生很不得志,受人排挤,潦倒终身,死时年仅46岁。

晚唐诗歌,在前辈耀眼的光芒之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就是李商隐却再一次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今天我们来读一首:后人非常熟悉的,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写成的五言绝句《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西汉时所建的乐游苑,故名。唐时在长安城内,人们节日游览胜地,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大雁塔东北。

向晚:傍晚。向将近、接近。

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大唐盛世时的游览胜地。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

“向晚意不适”,描写心情上的一种百无聊赖的感觉,白天过完了,心里有点不舒服,一种说不出理由的苦闷。

“驱车登古原”,心里闷得慌,不舒服,怎么办呢?那就出去溜达溜达吧,也好好疏解一下愁绪。于是就驾车转到了这个当年人们喜欢来的旅游胜地----古原。

过去的繁华寻找不到了,眺望着广阔的郊外大平原之上,眼里看到的是红彤彤的晚霞、灿烂的夕阳,非常的美丽,觉得真是“无限好”。

夕阳能无限好吗?无限,是诗人的向往,也是理想,希望这个“好”是无限的。夕阳的确很美、也非常灿烂,但终归是快要入夜的时刻,接下来就是黑暗了。诗人非常明白这个理儿,所以下一句才有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句。

再好的生命,在其没落之时,华丽只是虚幻的。李商隐是伟大的诗人,他没有讲自己的命运,而是描写出了一个大时代的结束。

诗人的心情是无奈的,一个繁华盛世的没落,个人是无力回天的,只是觉得哀伤,对其怀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和惋惜。

诗中三四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是后代文人士大夫和普通百姓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其画面是这样的:余晖映照,红霞满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

其实这首诗在艺术上并不完美,字词不押韵,读起来也不是很上口,但是她流传甚广,被众人喜爱。想一想一千一百多年的时间中,有多少文人墨客的诗篇文章早已化为灰土,但是李商隐这二十字的小诗却连一个字也没有被磨损。这又应了那句话,一首好诗,不一定每句都要好,有一个画面让读者难忘,就已足够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