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语文教师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课成为学生的期盼,成为他们的挚爱。我们都在努力,所以才有了五花八门的教学模式,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仍然要面对冷清的语文课堂望洋兴叹。其实,语文课堂真的不需要程序不需要模式,只要能巧妙点燃学生的热情,整个课堂必然会激情飞扬!
所以,来点儿诙谐,来点儿幽默,来点儿洒脱,来点儿浪漫……不要让僵化的模式和考试成绩羁绊住我们灵动的思维!
五分钟闪亮登场
我们探索过课前演讲,尝试过美文欣赏,都卓有成效。但哪一种都有些单调,缺乏应有的朝气和激情,何不把课堂之初的五分钟放给学生,让他们去自由地尽展风采?
我每堂课安排一个学生展示,并告诉他们,这是属于你的一方舞台,一学期难得有几个这样的五分钟,一定要展现给同学们一个独特的自我!学生群情激越,准备得认真又投入。
结果,爱唱歌的给同学们带来了悦耳的歌声;善表演的给同学们一段精彩的小品;爱好文学的推荐给同学们经典的作品并带有自己深入的感悟……语文课堂一下子来了个“开门红”,靓丽而多彩!不仅如此,我还要相机来一个点拨或点评,点燃了学生的热情,本课的学习任务自然会高效完成。
每天,他们都要数一数有几节语文课,因为他们盼望着看同学们精彩的展示!语文课自然成了他们的期盼!
来点“插曲儿”又何妨
如果剩余的四十分钟都是按部就班地学习,那又难免沉闷了。所以,我们不妨在课堂上,适当来点小小的插曲,活跃一下气氛,点缀一下课堂,让课堂更生动有魅力。如:我找一段文字,让学生来个速记小竞赛,既是游戏,又是记忆力的锻炼;设计一些问题让同学们来个“问题接龙”,让回答不上来的同学表演一个节目,训练他们的思维;有时来一个小幽默,或者来几句半生不熟的英语,课堂上便总是笑声阵阵。
所以,这些所谓的小插曲,多数还是所学课堂知识的变式,并不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名著连播魅力无限
新学期开学,课本还不到位,学生们要求我讲故事给他们听。讲什么呢?我就随意选了红楼梦中的《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这一情节来讲,没想到一下子搅热了课堂,引起了他们对涉及不多的《红楼梦》极大的兴趣和向往。后来,一上语文课,他们就要求我讲《红楼梦》,望着他们热情和期待的眼睛,我又断断续续地讲了几个情节,讲完后,非得再来个“下集预告”他们才肯罢休。我开始认真地思考:如果把讲名著巧妙穿插于课堂,来个名著联播,不是更能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吗?我坐下来认真备课,把《红楼梦》以人物为线,把一个个情节串起来,又找到原著,仔细研读,再上网查阅名家对主要人物的评价和赏析。我发现,当感觉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的时候,当下午第一节课不少学生打盹的时候,当放学前部分学生心不在焉的时候,当课文内容有些枯燥的时候……只要我一说“话说林黛玉……”“话说……”,他们立即把眼睛瞪得溜圆 ,课堂立即迅速升温。
红楼梦主要人物和情节讲的差不多了,我又通过和学生商量,开始讲《三国演义》,学生基本没有读过原著的,因为原著是半文言的,就是读过中学生简读本的也不是很多,所以,我把其中的情节经过自己的理解进行详略处理,讲得绘声绘色,语文课堂顿生光彩,学生提高了学习语文兴趣的同时,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带来了他们对我的崇拜。好多班的学生告诉我说很羡慕我们班的学生,可以在语文课上听名著故事,并希望也给他们讲一讲。
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又把我讲的内容用不同的形式放到了课堂检测中,对他们的听讲和理解情况进行反馈。我估计,如果从初中一入学就开始名著联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两年就可以讲完,初中要求阅读的篇目基本上都能讲完,这是多么诱人的设想!
不但如此,我的“联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发现,讲哪部作品时,学生就开始购买哪部作品来悄悄地读,因为心急的同学等不及我这样细水长流地来讲;表现欲强的同学多么想在老师预告之后给同学们来一点提前的惊喜,来显示一下自己……
喜欢上了语文课,喜欢上了阅读,还愁提高不了语文能力吗?
声调变化激起课堂波澜
记得上学时,教我物理的一位老师,说话音调高低变化太小,对我来说就是催眠曲,听不了多久就睡眼朦胧。后来换了一个物理老师,那老师声如洪钟不说,还极能抑扬顿挫,上他的课就是享受,哪还有打盹的心思。因此,我上课的时候特注意声调的变化。
不止范读课文时的声情并茂,课堂上的讲析、提问、过渡等语言更得注意声音大小、声调高低等的丰富变换。如刚才还故意压低声音,让学生去侧耳倾听,突然把音调提高八度,引起学生高度注意,甚至提问时喊学生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用不同高低的声调和不同大小的声音去喊,让他们捉摸不透。声音的变幻莫测、不断地提问、不时地幽默,引来了课堂上的笑声不断,学生想走神都难。
课堂上语言的不断变化,使课堂语言有了层次,有了节奏,有了色彩,有时如涧底深潭静谧幽深,有时如高山流水婉约清亮,有时如狂风骤雨雄浑壮阔……语言的魅力笼罩着课堂,课堂上必然波澜迭起,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心。
总之,语文课堂完全可以屏弃任何的模式,用心开辟一片靓丽!
让语文课堂从此激情飞扬!
王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