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湘夫人》《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
课时:4课时 编写:高二语文组
一、情境导入:
我们在高中学过屈原的《离骚》,从中感受到作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本篇选自《楚辞九歌》。“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
王逸《楚辞章句九歌》认为:
“《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 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
《九歌》实为祭歌,是屈原在当时楚国祭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套歌舞辞。
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他们彼此深深地眷恋,却不知什么原因,总是爱而无因,见而不得,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无望地追寻、失望。在他们之间,永恒地隔着迷惘的水域。《湘夫人》通篇笼罩在凄美的氛围中。开头几句是秋水的绝唱,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这首诗就细腻地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由企盼,到幻觉,到失望的凄楚情感历程。而境界是非常唯美的,那些来自水中的香花香草满溢着纸卷,杜若、辛夷、荷、芷……让读者环绕在香氛和灵异构成的神秘奇异的世界里。
《湘夫人》就是这样浸透在满怀的香气里。湘君和湘夫人的形象,也因此显示出高洁优美来。这就是楚辞常用的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笔法。
1、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屈原,了解楚辞和楚文化的特点。
(2)、了解湘君对爱情不懈的追求精神,揣摩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3)、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并掌握“描写景物、渲染氛围”的写作技巧。
2、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并掌握“描写景物、渲染氛围”的写作技巧。
二、诵读指导
1、此诗为男(湘君)对女(湘夫人)唱的乐歌。
2、诗中“兮”字是衬字,无实义。在句中,将王言句分为前三后二两个节拍,或将四言分为前二后二两个节拍。
三、阅读文章,结合资料,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渚 眇 罾 潺 袂 汀 遗 搴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1)帝子降兮北渚 (2)洞庭波兮木叶下
(3)与佳期兮夕张 (4)罾何为兮木上
(5)蛟何为兮水裔 (6)葺之兮荷盖
(7)罔薜荔兮为帷 (8)捐余袂兮江中
(9)朝驰余马兮江皋
3、翻译下列句子。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3)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4)知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5)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四、背诵《湘夫人》(课本9页),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 第一段诗句所渲染的环境气氛,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 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为什么会出现这中反常的情况?表现了湘君怎样的情感?
五、阅读《越中览古》(课本19页),思考问题:
比较《越中览古》和《苏台览古》两诗在主旨和写法上的异同
六、阅读《一剪梅》(课本20页),思考问题:
诗中都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诗人的相思之情,是如何表现的?
七、阅读《今别离》,结合课本20页课下注释⑧,思考问题: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古人与近代人的别离诗在意象的选择和情感认识上有什么不同?
郑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