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7-11-25编辑:互联网

                   (配合课件使用)

克东县第四中学   冯昌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阅读文章,理解词作的内容。 3、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探究活动,分析苏轼豁达的胸襟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4、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义。 

三、教学流程

      ㈠:导入新课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历史的结晶,历经千百而经久不衰,仅一轮明月就造就了多少文人墨客,让后人为之感叹、为之陶醉。那么,你能说出一些吟咏明月的诗句吗?(学生列举一些了解的古代诗词名句)

大家列举了这么多描写明月的诗句,可见,月亮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思绪、太多的牵挂,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被称千古绝唱的咏月咏中秋作品,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清朝的词评家胡仔在他的《苕溪渔隐业话后集》中这样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费。”可见,对他的评价之高。那么,这首词到底好在哪里?里面写了哪些内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苏轼,走进他的《明月几时有》。

     ㈡、作者及写作背景

1、让学生看课件,教师作适当点拔(为人耿直率真的苏轼,注定了他一生的坎坷。虽然22岁就中进士,入朝为官,但他始终不能迎合皇帝和当时王安石领导的新法,以至一贬再贬,在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的时候,他的弟弟苏辙正北上密州,二人终不得见,正值中秋,作者仰望明月,睹物思人,写下了这篇千古绝唱。)

2、复习以前学过的作品?(对于这样一篇名篇,大家一定回家已经预习了,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进入前提测评)

   ㈢、前提测评

   指名读,跟读

 (让我们一起听、看朗读,全心身地感受这首词的优美之处。)

   ㈣、朗读训练

   1、课件播放一遍

   2、学生读

      3、齐读

(体会了这首词朗读的优美,不免让我们更急切的了解词的内容,下面我们分成小组,借课下注释来疏通一下文句)

㈤:思考讨论 1 根据注解,疏通文句。 2 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 ①上阕主要写什么?(写了什么景?) 上阕----望月(写景) ②下阕呢? (抒发了什么感情?)下阕----怀人(抒情) ③上、下两者的联系何在?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5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讲解"联想"的定义。 

放映"明星"和"街灯"图。 ----我们在初一时学习过《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他们两者有何相似点?----答案:明亮 

讲解"想象"的定义。 

放映"天河现水牛"和"牛郎织女"图。 ----从"天河现水牛"图创造出"牛郎织女"图。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 宫阙 -> 琼楼玉宇 

(作者运用联想想像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丽的情境,这到底是怎样 的一个情境,请大家来谈一谈)(配乐朗读欣赏范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范读)(选配古筝曲目《西厢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改写 

中秋之夜,皎洁的月亮缓缓地升起来了。庭院里显得特别幽静,诗人苏轼独自在凉亭下自斟自饮,面对如此优美的月色,诗人浮想连篇,在这本应家人团聚的佳节,只有月亮在我身边陪伴,举起一杯酒面对天上的月色,想邀请月娥一起来欢饮,这美好的月亮在什么时候才出现呢?请问你居住天宫,至今已有多少年了?你回答呀!你为什么不回答?哦!那我就飞到月宫上问个明白,那里是我向往的地方,也许会比人间洁净吧?可是听说月亮虽有美玉砌成的楼阁,却是“水气”结成的寒宫,凡人怎能忍受得了那份高处的寒气呢?算了,那就只好在月下独舞自娱,与那舞动的影子欢愉吧,毕竟那天上冷清清的月宫又怎么比得上在人间好呢? 

你看,此刻的月光慢慢地转过红色楼阁,又低低地照进美丽的窗阁里,复照着深夜不能入眠的诗人,是什么原因使诗人无法入睡呢?是思念,是离愁,思念远在他方的弟弟,诗人不由埋怨起月亮来了:你为何总在人们离别时这样圆满呢?哦,月亮,这不是你的错,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时盛时衰,既然人间自古以来就有悲欢离合  ,月亮当然也会有阴晴圆缺了,又怎能强求?只要彼此永远健康,能在千里之遥共赏明月,有了这份心愿也就足够了,祝福天下的离人总有团圆的一天。

(优美的意境仿佛让我们走入了一个仙境,让我们感叹、让我们感动,感动之余还是让我们回到现实中来,体会作者通过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永恒的价值,苏轼的 水调歌头 不仅在文学界倍受推崇,在音乐界也倍受青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下这首由苏轼作词的歌曲 明月几时有)

㈥、音乐欣赏

(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的心声,苏轼做到了,他让我们的某种情绪更适合于表达,我们应该记住这篇流传千古的 水调歌头,更应该记住这个伟大的人物 苏轼)往下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这篇课文

  ㈥、归纳小结 上阕----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下阕----怀人(抒情)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宫阙 -> 琼楼玉宇 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㈦、作业布置 (一) 背诵这首词。 (二) 小作文:根据下文的开头,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文章。 中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我坐在阳台上,望着明亮的月亮,心绪万千……

   结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失败进,莫悲伤;苦闷时,莫彷徨。用一颗乐观旷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最后,愿同学们在美好的人生路上,永远都拥有一片皎洁的月光。

教学反思:这首词的内容是完全教给了学生,但总感觉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学生掌握了内容,但不一定体会到作者所在的意境和心境,应该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看他们是否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自己对古词的理解,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举两得。而且相对的教学环节可以简单一些,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冯昌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