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10-6编辑:互联网

教学

目的

1.了解戴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难点: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1)诗歌从内容上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

  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

 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

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

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明确

(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

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 “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3.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

    六、布置作业

    阅读闻一多的《一句话》,写一篇精彩的赏析文章。 

课后

小结

 

林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