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实施赏识教育探讨 班级管理反思(高一上册)

发布时间:2016-4-9编辑:互联网

  在中学班主任工作中,赏识教育是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所谓赏识教育,其理论依据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是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赏识,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仍然揭示了人类的需要存在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这是毋庸质疑的。因此,它对我的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文就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做粗陋的探讨,希翼抛砖引玉之效。

   赏识教育的方法不是简单的表扬加鼓励,只有当教师自身的心态、观念调整到一定的水平,其方法才会自然显露并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要求教师:一是要有一个开朗平和的良好心态,如果教师处于心情烦躁或消极甚至扭曲的状态,自然看什么都不顺眼,要进行赏识教育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修养,剔除自身存在的毛病,在此基础上才能把学生塑成具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性格的人;二是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不能忽略个性差异,不能用统一的规范去衡量每个学生,否则看到的多是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这将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赏识教育作用是不大的;三是要有针对性,赏识教育可以面对全体学生,但最紧迫的是针对那些有心理障碍或行为偏差的学生。

在实施赏识教育中要注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在工作中,教师要善于保持开阔的心胸、平稳的情绪,不应稍有不顺就随便发脾气,更不能使用挖苦、讽刺、贬低的语言,要尊重学生的隐私;与家长保持联系但不告状......总之,只有尊重了学生,学生才会尊重、信任老师,才会与老师讲心里话,老师才能了解学生进而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抹平学生心灵的创伤。如果老师遇事一味想当然,把自己的主观意愿贯彻到底,往往好事也会变坏事。

2.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在适当时机及时给予肯定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理,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是由于人存在个性差异所致。只有我们承认人存在个性差异,从而不能用统一的规范去衡量每位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而一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捕捉,并在合适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给予肯定、挖掘。比如,对于爱好体育艺术的同学,可鼓励其发挥特长,大胆表现自我;那些上课爱讲小话的同学往往是伶牙俐齿的,可让他们领读课文或主持班会;对于过于老实胆小的同学,让他做一些细致扎实的班级工作,并定期奖励其出色表现;对于有上进心但总管不住的同学可以委任其为纪检文员,促使其转变学习态度......这样,既表现老师的信任,又给学生无形压力,促使其变劣势为优势,这样往往能收到奇效。

3.用艺术饱蘸的深情与希望写好期末评语

赏识教育并不是虚无夸大,无病之呻吟,而应该是科学、艺术饱蘸深情与希望的。我们阅读教育大师的评语可以得到启迪。孔子评价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对颜回赞扬、尊爱之情沛然乎其中。颜回也肯定能从先生多次直言不讳的赞语中吸取许多精神营养,以致成为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的佼佼者。颜回的不幸早殒,几乎使老圣人痛不欲生。那么,科学、艺术的赏识评价语言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3.1真实性真实的东西胜过一切虚情假意,它是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拥有了真实性才能有效的避免误导学生。班主任要实现评语的真实性,首先要多渠道了解学生的表象,还要具备一定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此外,班主任应该襟怀坦白,敢于向学生反馈真实的信息。

3.2注重个性化

所谓评语个性化,是指评语应该根据每个学生不一样的个性气质特点,艺术性地组织语言,真实的反馈信息,以提高学生对评语的接受率。

3.3维护和培养学生自尊心为归宿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建立在尊重基础之上的。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他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人们常说,“树怕伤皮,人怕伤心”。一个丧失了自尊心的人将是不堪设想的。班主任的工作中心是维护和培养学生树立恰当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向上的能源”。应该指出的是:班主任以评语维护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切不可以牺牲真实性为代价去迎合少数学生畸形心理发展的需要;切不可延误对学生闪光点的挖掘,如果学生的闪光点得不到及时的挖掘,把学生的正确行为总看成理所当然,视而不见,学生一出现错误行为,就立即以予训斥,久而久之,学生的上进心将逐渐消失,自卑感增强,逆反心理也随即产生。

4.赏识教育不排除批评,但批评以不伤学生自尊心为前提

由于学生受年龄的限制,生活环境也不是那么单纯,加之他们的世界观尚未成熟,因此,学生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是难免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评判指正,去塑造他们的人格,使之趋于完美。但这里的“批评”并不是粗暴、训斥的代名词。我们知道,同一句话从不同人的嘴里说出,其效果往往是不同的,简单的批评只能遭到学生的反感,甚至引起“顶牛”;艺术、幽默的批评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请看下面这则故事,斟酌晏子是怎样委婉批评其国君的:

景公好弋(用箭射鸟),使烛邹主(主管)鸟而亡之。公怒,使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一一斥责)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领教)矣。”晏子当着齐王的面历数烛邹之罪,委婉批评齐王因鸟亡而杀人的错误。其弦外之音所取得的艺术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陈首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