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2-24编辑:互联网

 教学目标:

1感知内容,理解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2体会卓越的讽刺艺术;

3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简案)

一、资料助读 

1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

在吴敬梓的一生中,生活和思想都有极大的变化。生活上,他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表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生长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一生时间大半消磨在南京和扬州两地,官僚豪绅、膏粱子弟、举业中人、名士、清客,他是司空见惯了的。他在这些“上层人士”的生活中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武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加上他个人生活由富而贫,那批“上层人士”的翻云覆雨的嘴脸,就很容易察觉到。他在《儒林外史》中对这种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作了彻底的揭露,真是“如大禹之铸九鼎,神妙无循形”(旅云《钵山志》卷四)。更由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他的作品分外具有吸引和感人的力量。

他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呈现了某种程度的繁荣,但,这也不过是即将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大厦将倾的事实。雍正、乾隆年间,清朝统治者在逐渐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就采用大兴文字狱,设博学宏词科以作诱饵;考八股、开科举以牢笼士人,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其中,以科举制为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成为愚昧无知、卑鄙无耻的市侩。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不愿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显示出他的民主主义的思想色彩。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2明清科举制度简介

我国科举制度古已有之,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以下各朝,在此基础上,或继承,或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下面只就清代的科举制度加以简单的叙述。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

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结合课下注释,默读全文,将自读中遇到的疑难词标上记号,师生讨论后明确

                                                                      

                                                                      

                                                                      

                                                                      

三、扫读课文,说说这篇小说的三要素

主要人物:                                                             

情    节:                                                                                      

环    境:                                                                  

四、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五、课外练笔,初试身手

“啊,班主任拿着月考成绩单来了!”不知是谁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如晴天霹雳般,震得人头皮发麻。教室里霎时一片死寂……

“李好,语文110分!”班主任声音不高,却极具穿透力。李好                          

                                                                                     

                                                                                     

                                                                                     

                                                                                     

班主任用眼睛扫了一下李好,继续念:“数学--69分。”李好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简案)

一、说一说,走近文本

(请你谈谈最精彩的视频片段)

二、读一读,深入探究

1、研读,感受人物(提示: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及侧面描写等来感受人物)

①读范进中举发疯部分,可以看出: 范进                     ,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有人说,范进是个老实人,你怎么看?

②找出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变化,

胡屠户是一个                                     的市侩小人。

    2、赏读,品味讽刺

(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性。请你就夸张和对比的手法来品味本文讽刺艺术的魅力)

① 夸张

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②  对比

张乡绅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随在跟的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道:“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

3、导读,揭示主题

                                                                                  

                                                                                      

三、议一议,个性鉴赏

1.学习本课人物描写方法,你在写作方面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2.同是描写人物,本文和《羚羊木雕》在语言、心理描写方面有何区别? 

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芳了。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羚羊木雕》

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羚羊木雕》

                                                                  

                                                                 

四、写一写,拓展延伸

1、人物片断描写

①基础训练:(要求: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塑造人物的方法,修改课外练笔,力求表现出李好的个性及其先后的情感变化)

②拔高训练:就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往往反应不同。试想,李好是外向的男生,或者是内向的女生,结果会怎样?再想想,一向成绩优异的李好和一贯成绩糟糕的李好表现有何不同?阅读下面的语段,再次修改人物片断描写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住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摘自《红楼梦》第

【名作赏析】 作者曹雪芹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各人不同的笑态,深刻而生动地烘托出人物的性格,特别是他们的社会地位、身份和相互间的关系。 史湘云是直肠子的人,平时做事尚且不瞻前顾后,此时自然要首先爆发,笑得喷茶了。 林黛玉是个体质娇弱、孤僻自洁的人,因此“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宝玉平日专会在贾母面前撒娇,这时笑得“滚到贾母怀里”…… 而家里的佣人,在封建社会里是没有地位的,因此在主人面前不能尽情地笑,只能“躲出去蹲着笑去”,“忍着笑上来替他们姐妹换衣裳”。

2、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很好地概括了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你不想一试身手吗?(补全下面的对联或自由创作对联)

上联:追名逐利范秀才疯劲十足                     上联:                            

下联:                                           下联:自命清高孔乙己潦倒至死实可悲

                                                                                      

                                                                                      

 

程金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