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太阳》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8-27编辑:互联网

标 1、知识技能:了解通讯的文体知识,分析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过程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讯的选材与构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民族的胆识与气概,学习崇高的南极精神。 教

多媒体

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通讯的选材与构思。

难点 感悟民族的胆识与气概,学习崇高的南极精神。

教   学   过   程   与   设   计 设计目的

一、导入激趣:

     童谣《种太阳》中,有一句歌词是“……(太阳)一颗送给送给南极……”,为什么要在南极种太阳?(因为南极太冷了)作为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南极终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7°到20°,写歌的人希望南极多一个太阳多一份温暖,有一位女画家却为南极画的三个太阳,这又是为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通讯《三个太阳》。

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并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明确:本篇是以表现一位向往南极的女画家和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生活为内容,以歌颂南极精神为主题的通讯。

三、合作探究:

导入:再读课文,筛选文章有效信息。四人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文中写了哪些“南极人”,你认为这些人具有什么精神品质?

明确:考察队长、测绘工程师、地球物理研究生、开驳船又兼长城站邮局局长。

共同品质:热爱南极献身南极事业的崇高精神。

2.你能从“南极人”与暴风雪的搏斗中发现“南极精神”更广阔的一面吗?

点拨:(板书)为国争光,吃苦耐劳,团结拼搏,豪迈乐观,不怕牺牲的团队精神。

四、七嘴八舌:

女画家的壁画上,画了三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对这三个太阳的含义,可以有许多理解。发挥你的想象,并向同学们说说你的看法。

只要能围绕“南极”“南极人”“南极精神”说,言之有理即可。

五、通讯知识考考你!

1、本文是何时发表的?写的是真人真事吗?

作者采访第3次南极考察队的女画家陈雅丹的真人真事。采访于1987.1,发表于1987.4。

明确:内容真实,报道及时。(通讯特点一)

2、通讯可以写人,也可以写事,你认为本文属于哪种?写人也离不开写事,本文写了“南极人”的哪些事?女画家在南极途中的见闻和经历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了这些事来写呢?

明确:围绕中心选材,事例典型。(通讯特点二)

3、以课文第8段的第2句为例,在学生反复朗读后提问:这里描写南极雪原壮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好在哪里?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举一二例。

明确:语言生动,能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通讯特点三) 情景导入

一、以歌曲歌词入手,点出南极之寒,引出画家“三个太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文章较浅,可直接归纳主要内容考察学生概括能力。

三、明确南极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在文中筛选信息的能力,感悟民族胆识与气概,学习从高的南极精神

四、发展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具有感悟、理解、欣赏能力,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五、分析文章语言写作特色,归纳通讯选材构思的独特,感悟语言魅力。总结通讯的三大特点。

课后

作业 1.用复述的方法向家人或朋友介绍女画家在南极参加建设、抢险、画画的事迹。

2.学生活动:采访(两人同桌,模拟采访)

女画家在南极2个月之后回国了,请你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她,你会设计哪些问题?作为女作家又该如何回答?

课后

反思

 

王朝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