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文学常识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师,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孔孟”,被推尊为“亚圣”
2、《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为孟子及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共7篇,计261章,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与《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
二、注释:
(1) 选自《孟子告子下》。 (2) 发,起,指被任用。 (3) 举,被举用,被选拔。筑,捣土用的杵。
(4) 士,狱官。 (5) 大任:重大责任或治理国家的责任。任,责任,担子。
(6) 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苦,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痛苦。
(7) 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劳累。劳,使……劳苦。其,代词,他的。
(8) 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9) 空乏其身:意思是使他受到贫困之苦。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
(10) 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所为,所行。
(11) 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12) 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13) 曾,通“增”,增加。所,助词, (14) 恒:常常。 (15) 过:这里的意思是犯过失。
(16) 困于心:内心困扰。困,忧困。于,介词,在。
(17) 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18) 而后作:然后才能有所行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19) 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
(20) 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21) 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22)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弼。
(23) 出,在外面。指国外。敌国,敌对的国家。外患,外来的灾难,多指外部入侵。者,语气助词,表停顿。
(24) 然后知生于忧患:这样以后,才明白因为忧患而生存发展。然后,这样以后。于,介词,由于,表原因。生,使……生存。
(25) 死于安乐:安逸享受使人萎靡死亡。使……死亡。
三、理解课文
1、文中列举了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六个事例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这在论证中属于什么论证方法?
第1段中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说明担负重任的人,事先必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观点提供了事实依据。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阐述的?
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而死于安乐也”。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提出论方式:在文章结尾处提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3、本文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请你选取一句来赏析。
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赏析:这句话有不同一般的励志作用。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也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4、你认为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可贵的启发意义?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中形成的、增长的。别致方面他批量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二是关于国家治理问题。孟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家存亡。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文学常识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
2、出处:选自《孟子告子上》
二、注释
2、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3、患:祸患,灾难。4、辟:通“避”,躲避。 5、如使:假如,假使。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7、勿丧:不丢掉。8、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9、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10、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
他。尔,助词。11、蹴:用脚踢。
12、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13、万钟: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14、辩:通“辨”,辨别。
15、何加:有什么益处。16、奉:侍奉。1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
18、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从前。
19、已:停止,放弃。20、本心:本性,天良。
三、课文理解
1、文章主旨:
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而取义”,永远保持本心。
2、写作特色:
(1)议论严密,层层深入。
文章围绕“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立论,从正面论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从反面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从而再次重申文章论点。结构严谨,层层深化。
(2)善用比喻。
开篇以鱼和熊掌设喻,引出中心论点。
(3)善用对比。
第一段正反对比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从反面假设推理,又从正面事实说明人能不贪生,不避患。第二段举例论证,以正反两个事例进行对比,说明人们对待利欲引诱的不同态度,批判为追逐个人名利而丧失羞恶之心的人,重申中心论点。
3、孟子生活时代的“义”,与今天我们所说的“义”在内涵上有何不同?我们今天应怎样理解和实践这种“舍生取义”的思想呢?
答:(1)孟子说的义是羞恶之心,即舍生取义之心,我们今天所说的义是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出牺牲,是坚持真理,为真理而献身。(2)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谋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有益于国家、人民的事。
4、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进行说理?
(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鳎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那就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进而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br>
(2)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使读者心悦诚服。如:文章将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进行对比。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自然得到结论。
5、《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
《鱼我所欲也》的论点是“舍生取义”。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坏事来。他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含图享受、为利忘义的人。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当然,孟子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局限,应予剔除。
6、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简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