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时间 2课时
学习者分析 农村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基础知识较薄弱。但他们有一颗诚真的童心,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是值得肯定的。对常见的野生动植物,他们再熟悉不过。语文知识理解是他们的弱项,如“托物言志”大部分是理解不透的,需老师点拨指导。从他们对事物的观察,直观的理解引申到情感态度和价值的认识上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②揣摩句子,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变化。
③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加强生活中的观察意识和想象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
2.通过模仿写作,揣摩托物言志的妙处。
3.深入分析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的手法,理解文章。
三、知识与技能
1. 为体现新课标“正确认识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要战胜苦难、珍爱生命,同时进一步认识学习语文和生活的关系” 的理念,本课安排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是:学习并尝试作者关注自然、思考人生,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2.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分析,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其主旨的把握。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十年前后的情感变化,初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和借景抒情的理解。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打基础。
教学资源 课本、图片、音频、板书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只要你认真体会,在不同的心情下会产生不同的感情。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有如《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因为解花,所以“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杯净土掩风流”。大家看且听《紫藤萝瀑布》,并思考一下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种类型,你的根据是什么?
教学活动2 二.教学第一板块
1.作者介绍:宗璞,1928年生,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代表作有《红豆》、《不沉的湖》、《三生石》等。
2.字词注音(板书)
迸溅 沉淀 琼浆 伫立 伶仃 盘虬卧龙 绽开 酿酒
忍俊不禁 笼罩
3.听播放录音,扫清生字词。
4.提问:你知道什么是藤萝吗?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吗?然后教师展示藤萝图片,介绍藤萝,并介绍写作背景。
5.朗读指导:长句的停顿要得当;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注意句子的重读;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注意感情
教学活动3 三、教学第二板块
1.整体感知课文:
1).文章写花,为何会由花谈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手法,由花的现状(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和过去(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控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比较,谈到紫藤萝经历磨难仍生生不息,故“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尽的。”2).文章写紫藤萝花为何会谈到“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因为作者此时为弟弟的病情而忧虑(介绍背景)。3).文章如何把花和人联系起来,提出文章的主旨?因为二者有共性:都是历经苦难仍生生不息,都体现生命的长河无止境。4).文章在这里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借物抒情、托物言志。5).这种写作手法的运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要注意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有其共同点,抓住事物的共同点来描绘。2.分析课文结构:
1)默读课文,然后进行层次划分并大至归纳期中的主要意思。
第一层(1-6):看花。
第二层 (7-9):忆花。
第三层(10-11)悟花。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
这个问题主要求学生对文章的主旨进行理解,对作者的描写花的修辞手法和写作顺序进行理解,对作者十年前后心情进行感悟。我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试着解答。学生不能解答的,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解答;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很好地突出重点,教师再进行补充
教学活动4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也许会有这样的联想:那花繁叶茂的新生,也许就是作者从个人悲痛和历史的阴霾中走出之后的新的人生吧。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甚至失败,但要坚信,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让我们扬起生命的风帆,乘风破浪,去谱写人生精彩的乐章!祝同学们早日成功!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1-3)
写一篇观察日记,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教学活动5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欢腾 喜悦
看花
生命旺盛
生命的美好
永恒 抚慰内心悲痛 焦虑 顽强
忆花
惊叹紫藤萝复生
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悟花
前进的动力
朱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