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及作者思路。
2、学习文章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修辞写景的方法。
3、感受江南竹乡的美丽景色,理解作者所寄寓的深情。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征的写法;体会移步换景写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移步换景写法的特点。
教具准备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主讲教师处理意见
复习或导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竹子,是令人喜爱的一种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的植物,我们在许多绘画,摄影作品中都见过她的倩影,当你来到竹海之中是怎样一种感觉呢?今天让我们一起从一篇散文中的“竹林深处”,体会身在竹海之中的意境,一起分享竹了给我们带来的美的愉悦。
(二)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
2、知识积累,字词处理
自学新课 1、从文章题目看,作者要写的对象是什么?
2、根据文章结构或内容,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内容;
3、细读课文第一层,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竹海景象的?
4、在课文第二部分作者很细腻描写竹乡人家的生活,主要从下列三项上具体描述,请根据其内容从文中具体找出表现的句子。 ----------山村景色、竹农生活、生活情调。
5、《竹林深处人家》用了过半的篇幅来描写竹林,而描写竹林人家部分不到一半,你认为这是不切文题吗?文章写作的重点是什么?试抒述己见。
自学反馈 2、全文分为三部分:引子、主体、结语;主体部分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三、四、五段)主要对竹林竹海景物的描写。
第二层次:(六、七、八段)主要对竹乡的人和物的描写。
3、视觉:作者从远观竹海,竹林茂密;竹浪起伏,气势深沈;登上竹坞,极目四顾还是竹子来描写,在视觉上看到竹是长得那么茂盛。
听觉:作者在竹坞里面对着辽阔的竹海,除了听到近处微风吹拂竹叶的沙沙响声,再听不到别的吵音,这是从听觉描写竹林的寂静。
嗅觉:作者澈一杯碧螺春茶,茶里面有一股清香竹的气息。甚至连空气也是充满了竹的清香。这是用味觉嗅觉描竹的气息
三次写竹林,作者在描绘所见景物时,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有层次,使读者仿佛随作者一起移动,观赏,身临其境,先从远处写竹林,突出它的无边无垠,再从近处写竹林,表现它的深不可测,最后从高处写竹林,描绘它的密不见底,移动路线和观察角度,所见所感写得清晰,具体,井然有序。
4、答: 山村景象
(1). 走近山村,逐渐听到鸡鸭家禽叫声。
(2). 看见孩子赶着山羊回村庄。
(3). 村庄的路边、空地、屋外都晾着笋干和晒竹箬(即竹皮)。
竹农生活
(1). 住:房子的栋梁、天棚、板壁、地板、门窗都是竹造。
(2). 用:家具如凳椅、凉床、衣柜,器皿如鸡笼、斗笠,甚至接山涧水的水管,都是用竹材制成。
(3). 穿:鞋子也是竹竹箬所制。
(4). 吃:吃的是盐笋干,竹叶锅巴汤和蚕豆鲜笋饭。
生活情调
(1). 在到处都是竹具的环境里,喝用山泉沏当地出产的碧螺春茶,吃新晒的笋干和竹香四溢的竹叶煎锅巴。
(2). 村中女孩子傍晚拾完竹箬回来吃晚饭,大家忙碌,欢笑声中说丰年。
总的来说:人家里的一切用品,都是用竹制成,可见生活在这里,简直是一个竹的世界。村庄人家的生活是简朴,充满乡土气息的,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
5、答: 作者在文中既写竹、亦写人家、内容是切合题目的,因为:
(1). 作者先以「广阔」、「茂密」、「深沈」描写江南竹乡竹子的多,形同竹海,切合了竹林的形容。
(2). 作者再记述循所见炊烟,向深藏在竹海里的山村进发,深处山村有人家居住,生活与竹有密切的关系,包括房屋、器皿、饮食等,紧扣了文题。
本文的重点是写山村人家,写竹农丰收的喜悦。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有了课文前半部分写景的烘托铺垫,后半部分写竹乡的美丽富饶和写竹农丰收后的喜悦,就显得十分充实、自然。
课堂练习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粗字注音。
山麓( ) 隧道( ) 屏风( ) 竹坞( )
山岚( ) 竹箬( ) 匾箪( ) 缕缕( )
2.根据课文用准确生动的动词填空。
(1)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________着竹,一层又一层的。
(2)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____________________着暗浪。
(3)先前看到的炊烟轻绕竹林,仿佛就在不远之处,但是从山坞再________入竹海里,________山涧,________竹桥,________石路,比想象的要远得多。
3.吟咏竹的诗句很多,请你调动你的积累写两句咏竹(或诗中含有“竹”字)的古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达纲练习】
1.lù suì píng wù
1án ruò dān lǚ
2.(1)铺 (2)涌 (3)钻、越、过、爬
3.示例:(1)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2)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教后感
课题: 《竹林深处人家》第二课时 执教人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及作者思路。
2、学习文章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修辞写景的方法。
3、感受江南竹乡的美丽景色,理解作者所寄寓的深情。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征的写法;体会移步换景写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移步换景写法的特点。
教具准备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主讲教师处理意见
复习或导课 根据课文用准确生动的动词填空。
(1)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________着竹,一层又一层的。
(2)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____________________着暗浪。
(3)先前看到的炊烟轻绕竹林,仿佛就在不远之处,但是从山坞再________入竹海里,________山涧,________竹桥,________石路,比想象的要远得多。
自学新课 学习作者写景的手法
1.“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句中“铺”字能否换成“长”字?
2、找找文章中还有哪些字句也体现了这样的效果。
自学反馈 1.“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句中“铺”字能否换成“长”字?
“铺”字写出了竹林绵延不绝、无边无际的势态,富有表现力,换成“长”字就显得平淡。
2.“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 上涌着 ,一浪 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竹林无边无际,轻风吹拂,竹林一齐向一个方向轻摇,用“竹海”“暗浪”来形象此情此景,形象贴切,既写出了竹林的宽广,又写出了竹海的深沉。再配以“涌”和“推”这两个动词,于是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鲜明地浮现在读者眼前,极具表现力。
“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句中的”海底隧道”该如何理解?
“海底隧道”是用来比喻被两边茂密高大的竹林夹在中间的林荫小路,既形象又贴切。
“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了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这里作者描绘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竹林绵延,山路曲折。向前看,一丛竹林像屏风隔断了视线;走过去,一拐弯,路又展开在眼前。
课堂练习 提高训练
夜,来临了。是一个非常幽美的湖滨的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但是,它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_____①_____,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_____②_____。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_____③_____,和那一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我漫步沙滩,徘徊在我的乡亲朋友们中间。
我看到,在那边,在一只底儿朝上反扣在沙滩上的木船旁边,是一群刚从田里收割麦子归来的人们,他们在谈论着今年的收成。今春,雨水足,麦苗长得旺,收成比去年好。眼下,又下了一场透雨,秋后的丰收局面,也大体可以确定下来了。人们为这大好年景所鼓舞着,谈话中也充满了愉快欢乐的笑声。
节选自峻青的散文《海滨仲夏夜》
1.发挥你的想像,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比喻。
2.开头三段文字描绘了从_______到_______这段时间里海滨夏夜的景色,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观察对象。
3.“愉快的笑声……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作者把“笑声”比做“波浪”,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第六段,发挥你的想像,描述一下谈话的场面、情景和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的同学家住海边,天天见到大海;有的同学不住在海边,但也去领略过海的壮阔;有的同学既不住在海边,也没有见过大海,但从诗中、文章中、电视里认识了海,在心目中幻想过海。请把你见过的海、心目中的海给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提示:比喻恰当、语言生动即可。示例:
①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
②一盏高挂在空中的明灯;
③一串流动的珍珠。
2.夕阳落山不久、夜色夜色加浓。霞光、启明星、灯光
3.将“笑声”比做“波浪”,把无形的笑声形象化了,表现出笑声的此起彼伏、源源不断。
4.提示:想像合理、语言生动即可。
5.提示:抓住大海特征、描写生动、抒情有感染力即可。
教后感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