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波
同一人物,不同写法;各擅其胜,皆开奇葩
师范如斯 --北大新生 陈蔚薇
就那么三十多岁的年纪,矮,却胖且壮,发短而青,圆脸细眼,笑口常开,憨态可掬,整个王小刚塑造的和绅模样,又穿着寻常的衬衫西裤旧皮鞋--当陆波老师一手拿着讲义一手端着茶杯悠然走上讲台时,我只能大不敬却闪电般地想到了这样一个词语:其貌不扬。
当时离上课还有十来分钟,教室里乱糟糟的。老师却视若无睹,先是慢慢地细细地一遍一遍地擦黑板,而后再悄悄地轻轻地一轮一轮地抹讲台,之后便始终静如坐禅高僧,安详微笑着浅浅饮茶,一边津津有味地将整支粉笔缓缓地掰成节节、点点、粒粒……
上课了,老师唰地起身,极诚恳极标准地向并未起立的高复班学员鞠躬行礼。感动得我们立即报以热烈而愧疚的掌声。老师顿时脸红,双手作揖,赧然道:“太客气了!太客气了!”待掌声停息,老师才落座,小喝一口茶后,清了清嗓子,旋又抓起一把粉笔玩弄于双掌间,就满脸幽深了。老师先郑重纠正了授课表上对他的不实介绍,正色道:“我现在只是客座教授,不是正式教授。”接着,便转身在黑板上笔走龙蛇地一一写下其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喃喃道:“希望我们今后成为朋友--”,顿一顿,又突然极其亲切地“吧”出一个尾巴。众人哄堂大笑。老师不笑,仍不停地玩弄手中的粉笔,却又脸红,又喝茶,润完喉,便从从容容地开始讲授了。
记得那堂课讲授的内容是“心物同构在阅读与写作中的作用和运用”,老师不愧是浙大文学院的客座教授,所讲内容高屋建瓴,恰似醍醐灌顶,给我们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只是老师的嗓音方言味太浓,加之吊扇的转动声较大,同学们听起来就有些吃力。好在老师早已自知,不但语速放慢,书写也增多,还不时询问大家:“听得好吗?”同学们便异口同声:“好!”老师谦虚,坦言道:“我音色不好听,浙大的学生也老提意见,”又摇摇头,语含无奈:“我是农村出身的,可惜乡音难改。”
老师说话与其为人一样不粉饰不做作,真实如裸。“真佛只说家常话”,他从未大言自夸,也无强词、粗语,他的话总是离人很近,够得着地,缓缓地,低低地,平平淡淡地说,却往往于平淡、平凡、平静中,让人感到了惊奇、惊喜、惊叹。一日,老师跟我们聊到了读书与写作的问题,他随手拿出一篇发表在刊物上的文章,拍了拍,笑吟吟地说:“文字真是一种令人敬畏的东西。这白纸黑字,什么时候见着都舒服。难怪有人说‘文章是自己的好’,”一顿,又一笑,“下一句我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知道是肯定的,故意不说破。不说恰好,幽默,俏皮,有余味;一说破,就俗了,就有损人民教师的斯文和雅致了。
暑假里上课,天气真是太热了。教室又没有空调,老师只好不停地喝水驱热,止渴,润喉。水喝得多,自然汗流得也多,汗水濡湿了白色的粉笔灰,老师的双手就俨然成了“纤纤玉手”,吃金嗓子时便弄得双唇皆白。坐在前排的我主动递上餐巾纸,老师憨笑着接了,却又随手置于灰沓沓的讲台,老是不记得用,只顾得极其投入地很忘情地讲课。有一次,老师刚端起茶杯送到嘴前,突然灵感迸发,一下子顺着思路生发开去,不禁滔滔不绝,水忘记了喝,茶杯也不知道放下,时左时右地在双手之间穿梭传递,挺滑稽,也挺感人的。
老师上课每次都带有教案,但是从来不用教案,却总是条理分明,纲举目张,不仅繁复的概念定义了然于胸,深奥的作文技巧烂熟于心,不同学派的思想观点如数家珍,而且趣闻典故信手拈来,古文外语引用自如;美文妙句张口成诵,诗词曲赋串若连珠。更难得的是他对任何问题几乎都有其独到而精辟的见解,言之有理,引之有据,决不信口雌黄,牢骚满腹,经常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奇思妙想不断,智言慧语相连,发人深思,润人心田,……
于是我想到,我们的整个教育真是一个巨大的磨盘。上盘为高等学府,底盘为义务教育,中轴为教育规律。只有具备了精湛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才有可能自如地掌握规律,随意地转动磨盘,便会汩汩流出“渊深的知识、空灵的才智、通达的性情、芬芳的心灵、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教养”(陆波语)。陆老师上课,正是在从容潇洒地轻轻推动这个磨盘,给我们的感觉却总似有一灵慧大气在委蛇升腾,幻化出云蒸霞蔚,氤氲得气象万千。没有字词句段的烦琐和凌乱,消了机械训练的枯燥与浮泛,带给学生的却总是“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内心的敞亮”,“给我们的心灵以温馨恬美的慰藉,给平淡日子以清新明丽的感动”(陆波语)。因而,尽管夏日是那般的炎热凿人,我们却始终感觉如坐春风,如饮甘霖,沐浴心灵的全是清凉和惬意。
可惜这种腹有诗书却悃愊无华的教育家实在太少太少,仅靠一本参考书照本宣科养家餬口的教书匠却太多太多。幸为其学生的我,如今能够行走在未名湖畔吟哦,此时此刻,特别特别地想念陆波--老师的音容笑貌和大家风范,早已在我的心底酝酿成一首动人的歌……
[评]
写什么带病上课不要命,说什么批改作业到夜深,“题材未定,主题先行”,八股文章从来就是害人精!
才一接触,可敬可亲;片言只语,悠然会心。记住吧,记住吧,记住吧,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淡淡就是真!发表在《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