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语文科取得一个好成绩,必须写好作文。在考场上怎样写出美文,去打动阅卷老师,我觉得在平时就应该有所训练。 这里介绍提高作文水平的几种方法。
一、多读文学名篇
有一则故事说:有个商人到外地买了一车沉香,运回故乡来卖。因为较昂贵,乏人问津。而旁边一个卖木炭的因为便宜,一下就卖光了。商人一着急,用火将整车的沉香烧成木炭,果真一下子就被抢购一空,他也高兴地回家了。 很多时候,人类也干出了像那个卖沉香的商人那样自以为聪明的傻事。只有放弃急功近利的做法,我们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越走愈远。
同理,写作也是一样的。要真正提高作文水平,也不能急功近利,要踏踏实实的多读文学名篇。江汉区黄陂街小学举行过金秋读书节活动,每班评选出了1名“读书明星”。黄陂街小学副校长薛姣介绍,这些“读书明星”都有着良好的阅读兴趣、习惯,语言表达、写作能力均十分突出。为什么?孩子们已经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了。写作文,无丝毫窍门可寻,无任何捷径可走,那些“作文秘诀”、“作文辞典”之类劳什子几近无用,不必阅读。最重要的,是广泛地去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用它们去磨快你写作的刀。 并且要耐心去精读,读不出精髓,只是寻章摘句,寻“花”找“柳”,以此来美化自己的文章,作用也不大。
二、少些就事论事
作文立意是高是低,思想层面是宽是窄,给人的教益是迩是遐,这是写作文成败的关键,阅卷老师也是把这些放在首位的。题材,决定着作文的内容。选了好题材,你就成功有望;题材不好,也许全盘皆输。而题材的选择、提炼,就涉及立意与思想问题了。
比如去年高考作文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意在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思想,使文章有自我的思考,考生可以用记叙文或记叙散文写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也可以用议论文或议论散文写自己对选择与“与什么为邻”的利弊的感受或认识。要想的高分关键是有无个性化的表现,尤其那些有独立思考、独立见地的作文将表现出思想锋芒和个性特征,从而获得高分。有学生写与外来务工者为邻,紧扣着“你我为邻,相互依存”的提示,抒写了外来务工者对城市建设的贡献,抒发了城市人对外来务工者的感激、理解与同情,写得情真意切,颇为感人。也有学生写与日本为邻,以崭新的文化视野,写出了相互学习,用自己的优秀文化成果与开放的心态实行文化交流,建立友好的睦邻关系。还有考生针砭了当下城市邻里间的冷漠与防备,钢筋水泥将一户户人家“包裹”得严严密密,见面不打招呼,老死不相往来,弄得邻里若天涯。呼吁你我为邻,相互关爱,和谐相处。这些都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而是考生深入思考的思想结晶。
三、多些真情实感
文章以情动人本是毋庸置疑的,但近年来,学生作文中华而不实现象之严重却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要高扬朴实的大旗,言为心声,语言为思想服务,别让花里胡哨、内容贫乏没有深度的文章获得高分。
真是要言不烦,切中肯綮。请看一篇《必须跨过这道坎》作文的开头:“如果大海失去了惊涛骇浪,也就失去了壮观;如果沙漠失去狂沙飞舞,也就失去了雄伟;如果天空失去了云蒸霞蔚,也就失去了多彩。”类似这样的开头,在阅卷中并不鲜见。这样的开头,即使语言再美,抒情味再强烈,也不会得高分,因为这是你早就准备好的文章开头,是什么文章都可套的开头,看似很华美,其实纯属花拳绣腿,无实在内容。
这几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没有在审题上作弄考生,没有在题材上为难考生,没有在文体上(诗歌除外)限制考生,应该说,上海的考生是十个幸运的。考生可凭自己的写作优势,各施才华,尽情驰骋。除了议论文,好的记叙文、散文乃至文言体作品,均不受任何歧视,而公式化概念化有备而来的文章决不受青睐。比如分论点式的议论文,大多是老师速教,学生速学的,谈不上有多少思想性与艺术性,难有上层之作。至于作文是否写题记,是否加小标题,也应根据内容而定。该设者应设,不当设者,硬加上去反不讨好。
以上几种方法可在实际的作文训练里加以运用。
朱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