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发布时间:2016-5-1编辑:互联网

 一、备教材:

1.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沁园春 长沙》是高一语文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赏析现代诗作方面只是起到了一个投石的作用,意象、意境、诗歌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只是初步的了解。2.根据和原则

根据新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一、培养阅读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古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恰好说明诵读在培养阅读诗歌、提高文学修养方面的重大的作用。在诵读中让学生体悟到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在平平仄仄抑扬顿挫中获得最大的艺术享受。诵读的训练有一个难度梯度,由音读意读到情读美读 ,丰富情感世界,从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中学生由于年龄生活阅历所限,面对一首蕴涵丰富的诗歌,往往会无所适从,在鉴赏诗歌时,以有限的文本为例,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三 

3.课堂设计的原则:(1)将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最大限度的有效化,着力解决好精心设计的三个问题一个练习,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有机的融合其中,将语文的学习落到实处。(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忠实于学生的自我感受,在此基础上,通过他们的合作探究,让他们在学习中有发现的快乐。(二、学习目标

1、学习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提高诵读的水平。(知识与能力)

2、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对诗人形象的评析能力。(过程与方法)

学习重点:

1、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把握诗歌的节奏、内容、情感。

2、掌握诗歌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探究诗歌中意象和关键词的深层意蕴。

学习难点

面对生活阅历很少的中学生,引导他们调动生活实际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预习安排

1、扫清诗歌的文字方面的障碍,掌握课下注释。

2、利用互联网查找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3、记下你读这首诗的疑问和感动,在词作旁边做好标记,以便课堂上提出和共享。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39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91字以上)只有两首。初中我们学习了《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长沙》。长沙是毛泽东革命人生的起点,让我们追寻伟人的闪光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2、古典诗词知识

《沁园春》,词牌名。由“沁园,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林”而得名,双调,114字。

3、背景知识

(二)诵读体味

导入新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四次诵读:

音读、读准字音和断句。

舸(gě)  怅(chàng)   寥廓(liáo kuò)  遏(è)  峥嵘(zhēng róng)

遒(qiú)  樯(qiáng)  天堑(qiàn)

意读、疏通文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诗作的内容。

情读、听录音泛读,体味由停顿、重读、抑扬所产生的不同的感情效果,试着在课本中标出他们的位置读出感情,然后在背景音乐之下,仔细地品味。

美读、老师范读,带动课堂气氛,提供背景音乐,在独特的氛围中学生读出自我,美读、赏读。

通过反复的诵读,让学生对诗作由字词句到诗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及时地诵读指导,加上老师的激情投入的范读,恰当的背景音乐的提供,共同创设了诵读的良好氛围,将这一课堂环节一步一步推向高潮。(这一环节设计为15分钟,在预习的基础上,有能力的同学已经能够背诵全词。)

(三)文本赏析( 在这一环节用四个动词三个问题一个写作训练带动对整首词的理解。)

请同学们找出词作在塑造抒情主人翁时用到的四个主要动词:

立     看     问    忆

思考:如何用一段话涵盖这四个动词,来概括整首诗的主要内容?

回答:抒情主人公独自立于橘子洲头,看着眼前一幅绚烂的江南秋景图,由衷地发出心中的疑问:大好河山,谁来主宰?进而少年同学的勃发英姿忆上心头,在不尽的含蓄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诵读掌握诗文大意的前提下,把对文章的把握落到实处。)

问题:①如何理解用来修饰“立”的这个“独”字?“独立”会让我们想到什么?

明确:前3句的正常语序为--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诗歌语言常用变序,这里将“独立”置前,增强了表现力。

孤独的诗人最见个性。李白“独坐敬亭山”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那么诗人“独立”橘子洲头,又要表达怎样的情思呢? 

(注意:其一,要知人论世,联系创作的时代背景。其二,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要在炼字下足功夫。)

问题② 读了诗人看到的这些景物,你有哪些感受?试着用一个词来概括,明确这些感受因何而生?

诗人眼中之景,意象密集,组合有序,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有分有总。并从数量(万、百)、范围(遍、漫),色彩浓度(尽染、碧透),运动力度(争、击、竞)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是一幅色彩瑰丽的图画,晚秋静穆的伟大中律动着勃勃的生机,扫尽千古悲秋之气。

问:你能回忆出以往写秋景的诗句吗?他们有什么不同?

在“寒秋”的氛围中,联系“长沙”、“湘江”,我们会想见屈原“哀秋冬之绪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审言“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总结与引导:秋景往往是为渲染悲情而设,诗人毛泽东笔下的与众不同的秋景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李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