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
作者:王立群
楚汉战争期间,刘项在荥阳一线相持二十八个月。这段时间,刘邦将整个关中都交给萧何管理(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这一举措赋予萧何极大的权力,当然,萧何也干得极有成效。汉三年,刘项在荥阳依旧僵持不下,刘邦多次派使者慰问萧何。明眼人或许都能看这中间的玄机,萧何却并未有所觉察。后来,萧何手下一位鲍姓门客(鲍生)提醒他说,大王在前线御敌,风餐露宿,辛苦得很,却屡次派使者慰劳在后方的你,说明汉王已经对你起了疑心(有疑君心也)。考虑到你现在的个人处境,不如把子孙、堂兄弟中能够打仗的全送到前线去,汉王一定会更加信任你(上必益信君)。萧何一点就通,立马照办。等他的子孙、堂兄弟赶到前线大营,“汉王大悦”。
“鲍生”的分析有没有道理呢?有!最后“汉王大悦”足以说明他看得极精准。
刘邦和萧何不是私交极深吗?他为什么会怀疑萧何?
这也是没办法,谁让萧何的权力如此之大呢!他和张良、陈平不同。张良只是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当个参谋,没有什么实权。陈平有一定的权力,但也不大。萧何则是奉汉王之命管理整个关中、汉中、巴蜀区域,这个权力是什么概念?一个完整的汉王国!萧何就是候补汉王、代理汉王。
刘邦在前线疲于奔命应付着项羽大军,整个后方不得不全撂给了萧何。虽然他很了解萧何,知道其忠诚能干,即使如此,也无法彻底安下心来,毕竟是好大一片江山啊!当萧何把自己成年的子孙、堂兄弟们全都送到前线,实际上是送给刘邦当人质的,最后换来“汉王大悦”,多么不易啊!这不仅使得刘邦彻底放心了,还让刘邦暗自赞叹,很欣赏萧何的智慧。不需要多说什么,这个萧何就能心领神会,汉王怎会不大悦呢?其实背后的功臣应该是“鲍生”,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读书人。
这件事情过后,整个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再也没有猜疑过萧何。
在“善解人意”方面,其实萧何也是有过人之处的,特别是在应对刘邦的猜忌的时候时,他比韩信要高明很多!汉初“三杰”,张良是永远不会受到刘邦猜忌的,韩信因备受猜忌而一错再错,萧何因为和刘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躲过了灭顶之灾。
忠心耿耿仍屡遭猜忌
萧何一生忠心耿耿,心无二致不说,危难时候还总能挺身而出。早在起义开始之前,刘邦不拘小节、惹是生非的性格让他吃了好几次亏,幸好萧何时刻准备,处处维护,即便如此,刘邦最终还是惹了官司。官府抓不住刘邦,吕雉便成了替罪羊,进了深牢大狱,幸亏有任敖相助,吕雉在狱中才没有受折磨。后来刘邦成为泗水亭长,也算是混进了体制内。每次出差,萧何都比其他人更关照他。沛县起兵,萧何更是二话不说率全族人参加,这着实令刘邦感动万分。如今的萧何可谓名利双收,登上了权力金字塔的塔尖,依靠的就是刘邦这个坚挺的后台。
然而,人们的生存状态一旦有所改变,很多事情也会随之变化,尤其是心态。处在权力中心位置的萧何,不但掌握了大量实权,更在广大群众中,特别是关中百姓中,极具号召力与影响力!这样的局面让刘邦忐忑不安起来。
两人关系那么铁,难道就不能消除刘邦对萧何的戒备吗?
当然不能!所有的戒备都源自权力和影响力。显然,影响力最终会转化为权力。归根结底,萧何的势头威胁到刘邦的最高权力了。
每一次萧何都能有效化解刘邦对他的猜忌。
萧何一生经历过三次重大的信任危机。
第一次即是汉三年那次,萧何听取了“鲍生”的建议,以自己的子孙、堂兄弟为人质换来了“汉王大悦”。
汉十一年是第二次,萧何听了他的意见,顺利渡过危机。
汉十二年的第三次信任危机,萧何也顺利渡过了。
萧何的善于自保不仅表现在处理君臣关系上,更表现在与诸侯的相处中。最典型的事件就是他临终之时能够抛弃私人成见,举荐曹参继承相位。
曹参和萧何本来是老战友,两人结怨正是缘于这次的排名活动。惠帝二年,萧何走完了他的一生。临终前,惠帝亲自前去探视,询问萧何说,您百年后谁可以代替您成为国相呢(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萧何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没有人比君主自己更了解臣子(知臣莫如主)。惠帝再问,曹参怎么样(曹参何如)?萧何连连点头说,皇上选对人了,我死了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这番对话为萧何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给他留下了“不计私嫌”的雅名。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萧何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故变迁之后,为人处世是多么小心谨慎--惠帝此时刚刚十八岁,就算是临终之时,萧何也不愿直抒胸臆,非要等皇上自己点出曹参,才表态全力支持。
萧何购置房产,一定要买在最荒僻的地方。而且,从来不买有高大围墙的宅子。他说,后代贤能,会学习我的节俭;后代不贤,这种房子也不会被势家大族盯上夺走。
相权与君权的矛盾总是在不断协调中相互博弈着,因此即便是与刘邦私交甚笃,萧何也免不了屡遭猜忌。各侯为求自保,处心积虑,甚至不择手段,虽然令人不齿,但与他们相比,萧何总归算是善始善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