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的无限--听肖培东上《沙之书》随感

发布时间:2016-6-16编辑:互联网

听闻肖培东先生在苍南开课,便想起很久前他上《荷花淀》时,模仿水生嫂的那句“你这没良心的”,让人捧腹的情景。

当下,急赴苍南,以慰长想。

肖先生依然风采动人,从容优雅,课更是显得收发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所讲高中《沙之书》一课,大意内容: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从陌生的推销员手里,买下一本奇特的“沙之书”,沉迷于它的神秘,并深陷于不可知的恐惧,最终把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角落。

肖特先让生介绍故事大概,再明确这本书像沙一样变幻不定荒诞奇妙“无限”发展的特点,然后结合单元目标分析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虚构,进而分析如何通过生活场景虚构得如此真实,点出作者“真实中的虚构,虚构中的真实”,最后让学生给出自己的结尾、结合生活实际谈无限,达到“无限之上是更大的无限”的立意。

也见过不少非常独特的教学设计,却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在,弄得人眼花缭乱,到头来并不知到底想做什么。

而肖特的设计,可以说是比较平常的,我甚至自大地认为,我也会这么上的。

但因肖特的课堂特色,和“无限的无限”这样独特的立意,使得全课一气呵成,让学生无时不在亦真亦幻的故事里徜徉,在“无限的无限”主导下,思考着真实和虚构的辩证关系,达成阅读的内化和人生的升华。

本课在平淡中,让每一个学生明白了“真实”与“虚构”的内在辩证关系,渗透了“无限之无限”这样的哲学命题,举重若轻,大智若拙。

窃以为,一节课的高度,不在于你环节完美和形式设计的追求,更在于你对文本的自我解读和教学主题的个性处理。

这种深入而浅出、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才是其厚积薄发的深厚造诣最好的见证。

常人面对学生回答“不知道”时,更多的只是一种无奈的安慰,或是苦心孤诣地生拉硬扯,强不知以为知。而肖特却说:“不知道!人们面对不可知世界时所表现的恐惧和无所适从,你仅用三个字就总结了这样的哲理,真了不起!”这样的反应,让人始料未及。但如此神来之笔,却让学生陷于困境的思维,豁然开朗,正是“妙趣横生”!

因“无限”而“不可知”,又因“不可知”而“恐惧”,更因“恐惧”而有了自我的面对和抉择,大而化之,成为“无限的无限”,这样的哲思,本来只是一种朦胧的感触,经此课后,便清晰了--何只在于《沙之书》一文?寻常生活莫不如此!

想起了科幻电影里,主人公历尽艰辛,到达生之终点,面对无数门的迷惑,打开求生之门时,却发现门内是一个更大的世界;

想起了电影中曾有大家生死以搏的星球,却是小猫脖子上的一个小小吊坠,而大狗掌上所玩的弹珠,赫然是一个个如银河般的星系;

想起了“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打开一扇窗”这样的谚语;

想起了佛家所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这样的佛语……

一下子,我为自己在肖特课的导引下,对“无限的无限”有了更深的体验,欣喜若狂!

我甚至觉得,博尔赫斯把结尾设计成图书馆员因害怕而把“沙之书”藏于阴暗角落,还包含有一种深意--反过来说,打开图书馆里角落里最不起眼的任何一本书,是不是都将如“沙之书”一般的无限世界?

我为自己“创造性”的想法,激动不已!

“这些都是博尔赫斯式的结尾”,不料肖特一句结语,把我的兴奋击得粉碎。

“平凡的个体,面对无知无限时,体现出无所适从的状态,并如图书馆员般选择退避,是很自然的,但我们能否有自己的更勇敢更坚决的面对?”

至此,方悟“纳须弥于介子”,所说的不只是佛法高深,实质是化“无限”为“有穷”的一种从容。

而“任你千般变化,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这样的神话故事,正是表示人们渴望着掌控未知的愿望!

于是,肖特的《沙之书》一课,从对“沙之书”的“无限”探讨,实现思维“无限的无限”的突破,进而上升到对“无限”的追求,水到渠成,浑若天成。

课后,肖特畅谈故事,把酒言欢,与众同乐,引吭高歌,不是让人高山仰止,却如沐春风。其人格的魅力,使得肖特的影响,如“沙之书”般,成为了“无限的无限”!如余音绕梁,不知肉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