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4-20编辑:互联网

    

【教学目标】

1. 从文章中体会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  情的理解。

2. 学习本文以情感上的发展变化结构文章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母爱,体会亲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难点】

分析“我”对母亲感情发展变化的几个阶段。

【教学方法】

1. 启发法

先让学生感受盲人生活的艰难,然后开启学生思维。

2. 讨论法

让学生讨论感人的情节,为什么受感动。

 【教具准备】

     磁带一盘或光碟一张,播放《母亲》、《懂你》

【教学过程】

一、小体验导入:

1. 全体学生闭眼30秒,体会盲人的漆黑世界,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 让一位学生闭眼摸索上讲台,擦掉黑板上老师随意写下的几个字:“错误”、“伤害”、“谬论”,看他艰难的表现。,体会盲人生活的艰难。

老师总结:这几个体验只是短短的几秒或几分钟,但大家已经可以想象地出一辈子生活在漆黑世界里的盲人的艰难、痛苦。今天就让我们读一篇文章《小巷深处》,走进一位伟大母亲的内心世界。

二、读课文,

要求:1、速度快。

2、找出文章中感人的情节

三、复述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分析课文

(一)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

     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卖冰棍为生,收留我这个弃婴;用所有积蓄搬家,让我有个住处;含辛茹苦缝被子;给我买新衣服;做好吃的;供养我上学;送营养品、生活费。

(二)“我’对母亲感情的变化可分为那几个阶段?在课文中找出表现变化的句子。

可分为四个阶段:

(1) 对生活满足,并为母亲自豪;

(2) 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这个家;

(3) 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的招呼声;

(4) 悔悟,为自己的错误做法而流泪。

(三)分角色朗读“我”临行前与母亲的对话,细细品味字里行间复杂的感情。

(四)描写母亲的方法有哪些?在课文中找出来,并分析描写的作用。

五、讨论,反思

1、文章中哪些情节感人,原因是什么?

2、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体会到父爱或母爱?有,请举出实例。

六、写作:

写一篇短文,一个片段也可,关于亲情方面的,表现亲人对自己的真挚感情。

例如:买书,买衣服,接送上学、放学, 过生日等等。

七、课外延伸:

搜集关于亲情的诗歌或文章,阅读之后,上课互相交流感受和体会。

 

解小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