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发布时间:2016-4-22编辑:互联网

     构建主义理论学家在论述人的认知过程时.有一则很形象的漫画故事:在一个池塘里生活着一只青蛙和一条鱼,有一天,青蛙对鱼说:“今天,我想看一下,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鱼羡慕极了。等青蛙回来以后,它迫不及待地要让青蛙说说外面的世界。青蛙说:“我看到一只比我大很多的叫牛的动物。”从来没见过牛的鱼马上让青蛙给它讲讲牛是怎样的。青蛙说:“牛,身体比你大1000倍以上,有四条树干一样粗的腿,眼睛很大很大.头上还长着两只又弯又尖的牛角。”鱼听了青蛙的介绍,在它的脑中出现了一个鱼不像鱼、牛不像牛的怪物。这是认知心理的原因。学习者往往根据自身已有经验和认识对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和重构,从而形成独特的理解和判断。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是不可能由别人传递给主体并被主体所内化的。所以。知识的意义不能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必须靠学生根据其个人先前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而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准确的知识.我们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创建理解掌握的平台。语文教学也时时与学生的主动建构分不开,只有让学生在语文中不断地体验、感悟.才能拉近他们与教材、与作者乃至作品中的人物的距离,让学生通过与教材,与作者、作品的多维对话,才能使他们不断地储备知识,培养能力、提升人格。因此,语文老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多为学生搭建主动建构的平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体验语文。

  那么,如何达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

  一、注重“情境”的创设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情境的实质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其中的环境。如果学生置身其间,就会与课文作者一起喜怒哀乐。就会与作品中的人物交流情感,甚至产生情感共鸣。这样,那些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准确建构。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开课”是创设情境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活泼清新的导入语、课文的一些背景资料、与课文相关的一组图片、展示课文情景的背景音乐等,把学生的思维定位在课文所展示的特殊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谛听,去触摸,去体验,去建构。如在导入李煜的《浪淘沙令》时,展示: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泪之痕。用这样的导人把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一个帝王、一个亡国君主的情感世界.让学生首次看见李煜那张孤寂、凄楚、哀情无限的脸。这样就紧紧锁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牵引”到课文中了。

  二、“协作”与“对话”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经验世界.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通过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式进入同样的阅读材料,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问的沟通互助,他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理清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会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  径.从而对阅读材料产生新的洞察和建构.实现  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统一,从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刺史》和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两首贬谪诗时,抛出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为什么同为贬谪诗柳诗多哀怨之音。而韩诗语极凄切,却不哀飒?学生讨论时,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去寻找答案。有的从文本本身入手:有的追根溯源,从作者的生平经历入手等等。最终明确:柳宗元33岁时被贬永州。一去十年.只能寄情山水。刚刚被召回京,随即又被贬到更远的柳州,诗人深感前途渺茫。愁思弥漫。四年后,客死柳州。而韩愈个性刚正不阿。此前,也曾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要被贬。但很快又被提升。所以此刻他心中充满不平愤懑之气。而无萧索绝望之感。

  三、关注学生知识的“个人化”

  当学生接受了普遍的信息后。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也就是把这些普遍化的信息理解、加工、赋予个人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才能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语文课堂中。一方面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与心路历程,面对同一文本.自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而在解读过程中,由于个体原有生活经验与阅读体验的参与和观照.同样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关注这一“个人化”的知识.不能简单按照自己或课本中的逻辑来对学生的理解作非对即错的评价。而应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作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如在解读课文《项链》时,学生对主人公玛蒂尔德就有不同的评价。有学生认为她是一个幸福的女性.因为丈夫很爱她,对她始终不离不弃;有学生认为她是一个很勤劳的人,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她十年如一日辛苦地劳作等等。这些标新立异的解读一改以往教参对人物形象的定位。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这种新思维应该提倡。

  新课程理念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拓展学生的精神自由.作为充满灵性和人性的语文课堂。它所观照的是学生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本真.关注的是他们内在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和文化涵养的深浅。因此,为了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我们语文老师应将语文学习契入学生的生命领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并由此而焕发生命活力!  

追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