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了解文章内容及主旨,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2.能从文本的细读中感悟作者对精灵的感情;
3、学会用对比的手法,阐述现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能从文本的细读中感悟作者流露的感情;
2、 对比的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意导入:
“鸟儿也是树的花朵” -- 印度 泰戈尔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可是,伴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我们的天空不再蔚蓝,我们的大地不再辽阔,我们的小河不再清澈,许多鸟儿乃至许多小动物却从我们的视线渐渐消失,成为我们心里永远的痛。
二、阅读思考:带着问题,同学们自主的阅读课文,勾画圈点。
1. 都市?精灵?
2、作者认为都市和精灵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都市精灵”就是指大城市中像鸟鱼兽一类可爱的小动物。
作者的观点是:每个城市都应该有钟爱的小动物
愿望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和谐
即:都市+精灵===== 与“狼”共舞
齐读“议论性的”段落。
四、走进都市:
1、课文中提到的那些都市中,哪些是和谐的?
请同学为各城市代言:
我是-----代表队,我们城市最和谐,因为--------------
示例:我是昆明代表队,我们城市最和谐,因为常有红嘴鸥陪我们过冬
参考:我是上海代表队,我们城市最和谐,因为常有大白鸽在广场漫步
我是旧金山代表队,我们城市最和谐,因为常有海兽海鸟在码头嬉戏
我是北京代表队,我们城市不和谐,因为少见鸟雀踪影。
2、质疑:现代文学馆里,不是有“一景”“一宝”“一幸”“两鸦”吗?怎能说是北京少见小动物呢?
默读:叙述北京城现状的1---7段,思考。(关注生存及生存状态)
讨论明确:
结合语句具体说明北京城动物稀少的现状
提示:1、关键词2、分析含义 3表现感情
:§1"很难碰见",§2"居然""简直是奇迹""真不容易" §3 "难逢的幸事", §4 "呆呆地蹲着""孤独而寂寞的旁观者" ,§5"无所事事""不老呱了""怪可怜的" ; 以前的北京: "成群","几百上千只"等说明鸟很多,"遮天","乌压压一大片"说明气势很盛。
难得的特例,物以稀为贵反衬了北京城少见小动物的现状
北京城过去的乌鸦成群反衬了现在北京城少见小动物的现状
3、 显然,课文在介绍这几个都市的时候,用了对比的手法。
归纳整理:用了两处对比:
通过北京的过去和现在作对比。
忆往昔,乌鸦成群
看今朝,老鸹不呱
通过北京和上海、昆明、旧金山这些都市对比
北京 很多鸟雀少见踪影
昆明 无数红嘴鸥飞来过冬
上海 广场鸽子自由漫步
旧金山 码头鸟兽任意嬉戏
作用:突出强调北京城动物稀少的现状,呼吁人与动物的和谐。
4、 作者对这些都市抱什么样的态度呢?
可惜----羡慕----佩服----? :
从字里行间来体会作者的感情:
“旁若无人地打斗、游戏、抢地盘”、“腾空、滑翔、一抿、射入、钻出”。--写出海兽海鸟的机灵、憨厚,可爱。流露出强烈的惊异、向往之情。
六、走向社会:
1、回归现实, 放眼远望,像北京这样的城市,何尝少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悲哀的现象?
霸道
都市-精灵======孤城寡人
你了解的人类的霸道行为有哪些?(学生列举事例)
教师补充:高楼越来越高,高出了鸟儿飞翔的高度;圈地越来越多,没了动物们的立足之地,即使动物出现,也仅仅是以地球难民的身份出现,以旁观者的角色出现。或是在笼子里呆呆的供人欣赏,或是被牵着走过,被抱在胸前。
据报载:-------------------
印度圣雄甘地说,“一个国家的伟大可视其如何对待动物加以衡量”。同样,一个城市的优劣可视其动物的多寡加以衡量。
世界是万物的花园,人类没有权利独享,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人类不应该以主人自居惊扰它们。人与动物是共生共存的。
2、总结全文:作者有感于某些都市少见鸟兽的可悲现实,提出了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的观点,表达了要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美好愿望。
随笔: 事 情 理
八、布置作业:用课文提出的衡量城市新标准来衡量我们的昆山,你认为它是一个和谐的城市吗?请用饱含感情的文字描绘出一幅理想的家园。如果能用对比的手法或就此再提出一点自己看法则更好。
结语:生命是神圣的,对生命的爱是第一美德。课程虽然结束,但关爱生命将成为我们永远的课程。
刘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