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沙漠进军》(鲁教版七年级必修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4-14编辑:互联网

 课题:《向沙漠进军》 执笔人:张新波  授课时间:2010.11.24   审核:

学习目标:

    以《向沙漠进军》为例,学习“主要”、“之一”等限制词在说明类问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

结合具体语句体会“主要”、“之一”等限制词在说明类问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难点:

有步骤、清晰表达“主要”、“之一”等限制词在说明类问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 前置导读:

1、温故:

(1)复习字词知识并掌握好。

肆虐       干hé           cōng lóng           

摇lán        丘xǖ          蒙古磴         开辟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说明顺序:                   

(3)辨析下列句子的说明法法及其作用。

①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也有高达100米以上的。

②那里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到3000小时,而长江流域只有1500小时,华北地区也不过2500小时。

③我国在治理沙漠方面已经取得了若干成绩。新疆建设兵团在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开沟挖渠,种麦种棉植树,那里原是不毛之地,现在一片葱茏,俨然成为绿洲。内蒙古沙荒区的治沙工作也获得不少成绩。 

2、知新:

    说明文的语言讲求准确,试分析下列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示例:不能删去。因为“之一”准确说明了沙漠只是人类最顽强的众多自然敌人中的一个,例如还有地震、火山、海啸等,如果去掉,就表明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唯一的自然敌人,这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去。“之一”一词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3)、有计划地向沙漠展开攻势,已经取得了若干成绩。

(4)、所以要取得向沙漠进军的胜利,必须有充足的水源。

课堂展示:1、小组展示前置导读1、2(各组五、六号同学展示)。

2、小组展示前置导读3(小组讨论,四号同学归纳表述)。

3、小组展示前置导读4(小组讨论,同学们自由归纳表述)。

合作探究:

揣摩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作用。

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脊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

拓展延伸:

1.比较文中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1)但是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

(2)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到袭击,到解放前,榆林地区关外30公里都变成沙漠了。

(3)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4)所以要取得向沙漠进军的胜利……水源。

教(学)后记:K

 

中宣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