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相对于其它课程而言,语文学科更强调人文精神。“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有三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中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语文学科不但要指导学生学习作为信息符号的语言和文字,而且要学习语言和文字所承载的理、境、情、趣等,使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底蕴,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此可见,语文学科不仅要“求真”,使学生正确的听说读写,而且要“求美”,注重情操陶冶,人格完善和悟性发展。以往的语文教学太偏重于“求真”,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新课改中将逐步纠正。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学科对学生的影响不是一时,而是一世;不止在课内,还在课外。语文教师的个性也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如果语文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有问题,性格不健全,如何教好学生?这样的语文老师只能停留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上,人文性的标准他是很难达到的。而且,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风格中融入其个性因素才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长年累月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个性影响。当然,学生作为个体独立的存在,其主观能动性本身有自我修复更正功能和创造功能,所以教师个性对学生的影响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鉴于语文学科带有育人活动的综合复杂性,言谈意表的深刻新颖性,个人性格风范的强烈示范性,情感激发的直接感染性等,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对自身人格个性、气质风采、认识规律的掌握,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感染自己,完善自身,由此形成教学艺术个性和教学个人特色相统一的极具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教学大纲规定课程的知识,而且不定期地传递着兴趣、理想、态度、情感、信念等“看不见的课程”。教学过程总是通过师生间人际交往的过程来实现的。而语文教师的个性在这种交往中起着很大作用,它决定了交往的方式、程度和趋向。如果教师个性适宜,就易使师生关系友好融洽,课堂上就易形成生动活泼而又宽松的气氛。这种气氛潜意识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理,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就易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学习效果就能事半功倍,反之亦然。
(一) 语文教师的气质与教学风格
不同气质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上表现出来的风格有较大差异,虽然很难说某种气质与某种教学风格有着固定的联系,但它确实是形成不同教学风格的基础。语文教师的气质不仅影响了其语言的气势、节奏,甚至会造成常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差别。经常使用关切询问语气教学的教师和经常使用判断命令语气教学的教师给学生感觉上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
多血质为主的语文教师容易形成情感型的教学风格:上课如同演讲,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说话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集爱与恨一身,熔语言、表情为一炉。具有这种性格的语文教师,对待教学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师生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语文教师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好感;同时,他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多方面的学习兴趣。但是多血质的语文教师常常因缺乏毅力和耐心,对基础差的班级和学生不能持之以恒地辅导和教诲,在实践中这类教师务必克服缺点,逐渐向完美靠近。
胆汁质为主的语文教师也容易形成情感型的教学风格:上课时情感起伏较大。兴致高时,能旁征博引,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兴致低时,冷若冰霜;爱时如火如荼,恨时只想把调皮捣蛋者痛骂一顿。他们组织能力强,有魄力,教学语言高亢激愤,情感起伏较大,有时难以控制,显得脾气暴躁,让学生又爱又惧。
粘液质为主的语文教师容易形成理智型、自然型的教学风格:上课慢条斯理,条理、逻辑性强。教学语言温文尔雅,情感适度,富有耐心,性情随和,讲究民主;讲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讲究板书。但有时行为较为拘谨,易优柔寡断,缺乏教学机智。
抑郁质为主的语文教师容易形成抑郁型和自然型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常常按部就班。细致、平板、缺乏表情,容易照本宣科。语言态势保守,情感起伏不大,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学生沟通困难。语文教学中对人文性的把握困难。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表现出胆小忸怩,善于观察,处事敏感谨慎的气质特点。
以上对各种气质类型的语文教师和教学风格的描述,因为气质和教学风格分类本身的模糊性和非绝对性,所以只是一般意义上所作的推演,不排除有例外甚至相反的情况存在,但气质决定教学风格,能力和性格决定教学风格的完美程度这一点是肯定的。
(二) 语文教师的性格与教学风格
在性格特征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道德品质,因此性格具有社会评价的意义。性格特征有好坏之分。语文教师有许多性格品质是学生喜欢的,也有一些是学生不喜欢的。有专家认为,真诚、热情、豁达和富有同情心是教师个性特征中对教学具有显著影响的重要特征。一个具有自私、冷漠、虚伪性格的语文教师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形成让学生喜欢的教学风格的。所以,良好的性格是形成良好语文教学风格的最基本前提。
性格对语文教学风格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好的性格,例如细心、勤奋、刻苦、富于创造性、艰苦朴素、负责、沉着、镇定、勇敢、富于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等,在形成和完善语文教学风格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然,语文教师在形成教学风格的过程中,要经过大量刻苦的学习和实践,还要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考试的检验,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的一些不良的性格,例如粗鲁、马虎、保守、懒惰、粗心、虚荣、轻浮等自然地会得到纠正和替代,在追求完美教学风格的同时,语文教师也在追求完美的性格。所以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语文教师形成积极的性格特征是非常重要的,性格的好坏决定着教学风格的完美性。因此要特别重视对性格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避免性格的畸形发展,避免形成偏执性人格。
(三) 从个性角度出发,建立适合自己的语文教学风格
语文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气质来决定自己的教学风格,要在追求完美教学风格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己的性格,提高自己的能力,让性格和能力来决定教学风格的完美程度。例如一个胆汁质的语文教师选择了情感型的教学风格,这只是第一步,他能不能成为情感型教学风格的高手,取决于他有没有持久地学习、模仿、不断改进、创新的精神和他的表达能力、教学机智等能力的强弱,也就是他的性格和能力。如果一味不问由来地生搬硬套,往往东施效颦,效果不佳。
乌申斯基曾说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影响性格,一切教育因素都必需建立的教师的个性基础之上,因为人的个性是教育力量唯一的源泉。”“西方国家关于教师性格的实验研究是从60、70年代开始的。1960年,瑞安斯在一项大规模的研究中发现具有下列个性品质的语文教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①关心人,体贴人,理解人,友好和蔼。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喜欢和热爱自己的工作。③在教学中具有激发和刺激能力、丰富的想像力和极大的热情。”我国的广东省教育学院曾对4415名学生(初一到高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喜欢的教师前五条品质是:①热爱、同情、尊重学生。②知识广博,肯帮助人。③耐心温和,容易接近。④对学生实事求是,严格要求。⑤性格开朗、活泼、幽默。
这些研究的结果证明,具有某些个性特征更适合做教师或不宜做教师。过去我们对教师的评价往往注重于知识结构和外部行为,认为教师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决定着教学效果,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教师的个性品质与教学效果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未来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与外在的工业社会的建构相比,内在的文化心理建构的重要性将凸现出来。未来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和谐的生活方式,发展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及健康的心理品质,这些都有赖于语文教师自身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
总之,在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的过程中,一个教师的需要和动机决定了其对教学工作的态度、热情及行为;一个教师的兴趣和爱好会影响他的知识结构;一个教师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更是决定着整个教学的方方面面。所以,语文教师一是要树立知己意识,了解自己的气质和性格,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目的,改正不良的性格。二是要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例如表达能力、教学机智、科研独创能力等。语文教师只要抓住教师个性的三个核心要素,再通过大量实践,不断修正,必能成为某种教学风格的佼佼者,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教师心理学》 高明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语文教育展望》 钟启泉 倪文锦 欧阳汝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语文教育新论》 潘纪平 开明出版社 2002年版
《心理学》 刘耀中 刘益民 程甫 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心理学》 韩示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新编心理学》 陈录生 马剑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语文教师的个性素质探微》 邹柄乾 宜宾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
《我国特级教师教学风格研究及启示》 韩登亮 《教学与管理》 2005年第8期
《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研究》 贺雯 《心理科学》 2005年第1期
程继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