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7-9编辑:互联网

教学目标:

1.在借助课下注释进行断句与翻译等活动中,融会贯通地理解浅易的文言文

2.通过反复地阅读,体会作品的逻辑性,形象性。

3.能够在进一步的迁移、阅读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在断句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大意。

2.体会文章论理语言的逻辑性。

教学难点:

翻译文章,理解作者观点。

课时:2课时

课文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非攻》。

研习课文

一. 检查预习情况(重点读音及词义落实到课文中)

园圃(    )    攘(   )     栏厩(    )    衣裘(   ) 奚(    )   兹(    )  栏厩(  )  扡(    )   犬豕鸡豚(    )(   )

二. 学生诵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三. 学生进行文言知识点的总结,教师补充。

1.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园圃: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地方叫圃。  众:众人,大家。形容词做动词。

则:就。        非:指责,谴责。形容词做动词。       得:抓获,抓捕。

2.以亏人自利也。

以:因为。       亏:损害。形容词做动词。    利:获利。形容词做动词。

3.至攘人犬豕鸡豚者。

至:至于。       豕:猪。        豚:小猪。

4.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苟:假如。       愈,益:更加。      兹:通“滋”,更加。   厚:重。

5.至杀不辜人也。

不辜:无罪。辜,罪。

6.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为:是动词,“攻国”动宾短语做宾语用。则:却,表转折

弗:不。       从而:反而。        谓:说。

通假字 

1、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兹”通“滋”,更加 

2、扡其衣裘,取戈剑者 “扡”同“拖”

3、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  “辩’通“辨”

词类活用 

①众闻则非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非难。 

②以亏人自利也。 使动用法,使人亏。 

③从而誉之 名词用作动词,赞美。

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

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省略介词)

上为政者得(之)则罚之。(省略宾语)

从而誉之,谓之(为)义。 (“谓之”后面省略了“为”字)

② 设问句: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③ 反问句: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四、翻译句子

1、 今有一人, 入人园圃, 窃其桃李, 众闻则非之

2、 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 以亏人自利也

3、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4、 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5、 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6、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五、探究思考

墨子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在《墨子。公输》里叙述的劝阻楚国攻打宋国这一事件中,墨子先后采取了哪些策略?从中你产生了哪些思考?

六、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及注释。

 

董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