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父爱--读《背影》(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8-9编辑:互联网

 《品读父爱》是一个从母爱引入,逐渐走入朱自清的《背影》再由此走出来,用广角来瞻仰天下父亲,从而引发学生对亲情的瞑思之中……

品读父爱,珍惜亲情

--读《背影》

福建西山学校 张百玉 初二17班     备课时间:2010-9-2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体会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2、学习本文匠心独具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充分感知,精读重点文段。 

              2、渗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能把握关键语句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父子深情,激发孩子理解父母、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文也学习做人。

  二、教学重难点 

  ⒈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由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亲情。 

  ⒉教学难点: 感悟父子情深,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与感染,形成自己的体验。 

  三、方法指导 

  先学后导、自主合作、以朗读法、圈点批注法、问题探讨法等学习方式为辅学习本文。 

  四、教学资源的采用 

  ⒈媒体资源⒉学生查找有关朱自清及《背影》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二课时的教学要点是重点段落研读、关键语句意义的品读、 如果说第一课时侧重于基础能力和基本习惯,整体感知课文。第二课时主要是突破重点难点、完成主要目标并进行迁移训练。)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诵《游子呤》

 诗歌中以其母爱魅力,拨动着读者的心弦。我们都知道母爱伟大,父爱呢?人们感恩母亲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我们的父亲。他或者站在我们的身后,或者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使我们常常看不清,也说不明白他是怎样一个人。现在,也让我们来说说自己的父亲。 

板书课题“背影”,复习提问:

1、作者简介;2、文章的脉络;3、文章的线索;4、这篇散文的主题;

二、正课:读课文

1、张老师提倡的读书方法

我的地盘我作主。音量自控,速度自控,情态自控,圈点自控;可以狮吼,可以狼嗥,可以切嚓,可以腹语;欣赏男人味,也尊重娘娘腔;可以闲庭信步,可以走马观花,可以驻足凝视,也可以浮光掠影;每一种读法都各自有不同的收获!“唯书独尊,旁若无人”才最能享受书中滋味!

2、研讨特写“背影”

(1)文中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在课文的哪一段?学生读,请画出文中四次写背影的文字

第一次背影(第一段开篇点题,引出背影,即思念父亲 惦记背影);

第二次背影(第六段车站送别、望父买橘时的背影,即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

第三次背影(第六段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即父子分别 惜别背影);

第四次背影(第七段段末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即别后怀念 再现背影)

试给每一背影之前加一个动词“_______背影”,

板书。学生记。

为什么四次写背影?加深烙印

(2) 哪一次“背影”写得最具体、最感人?(告诉学生作者不惜笔墨所要描写的内容才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读第六段。

(3)怎样写“背影”?(找画读说)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突出文章的细节描写,使学生体会父亲那难能可贵的精神;通过对比,学生进入角色,体会父亲灾祸劳累自己一个人扛,把安逸幸福留给儿子的爱子深情,)

画出这些描写语言,读一读。

3、学会找关键性语言,反复地读,细细地品味,说说其中滋味。交流,咬文嚼字。朗读。学生补画补记

(例:“天无绝人之路”句;“终于不放心”句;“胖子”句;“他不肯”句;“蹒跚”句;“攀月台”句;“心里轻松”句;“赶紧拭干了泪”句; “进去吧”句;“等他的背影” “再找不着了” “我的眼泪又来了”……)

4、解读父亲的形象,交流,(        )的父亲(        )的父亲(        )的父亲

板书“父爱子”

5、写了几次流泪?

四次流泪:悲伤之泪(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中一片狼藉,为家庭的不幸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感动之泪(朱自清很清楚的看到了父亲为自己买桔子的时候那种艰难、吃力、费劲的情景,完全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感伤之泪(面对分别,想到父亲即将遭受的求职与求生的困难,自己却不能为他分担,十分伤感)、

伤心之泪(父亲愈老愈脆弱,对生活有了绝望,而自己却没有在他身边尽孝,万分想念)。

板书,学生记。 

6、感知作者的情感,(跌宕起伏)

板书“子爱父”

为什么写四次流泪?煽动情感

7、学生情感倾诉。学生交流,

(1)父爱像一把大伞,  !

(2)父爱是一座大山,  !

(3)父爱是一片汪洋的海,  !

(4)父亲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  !

领读。写一句。

8、写作上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找出亮点

学生交流:选择最动情的事来写。(在材料和形象上作艺术剪裁。)

选择最动情的一瞬间来写。(截取法。在情感和道德法律之间取舍。)

来一点淡淡的哀伤。(上演悲情戏)

写出细节。(入情入境入戏,引起共振)

一唱三叹,反复强调,震撼心灵。(犹如音乐演奏的四个篇章,有节奏美,读者感情的潮水一次次被这样激荡起来,震荡,起伏,直到汹涌澎湃,直到不能自己,直到泛滥决堤,直到一泻千里)

学生记,学生读。

10、在做人方面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

(看父)相信自己,尽力而为。

(看儿)珍惜亲情,宽以待人。

(看父)事在眼前,多为他人想想。

(看儿)做好你自己。自主自立。学生记,学生读。

学生质疑。

11、小结:感恩

三、拓展认识“爸爸”

1、怎样理解和对待父亲?

(张老师寄语:无论官民,无论贫富,无论善恶,无论严慈,无论强弱,无论美丑,无论慧钝,无论健康还是残缺--总之,他就是你的父亲,天伦的老爸,神圣的血亲。你该无条件地疼惜他,爱护他,善待他……)

学生记,学生读

怎样理解和对待儿子?

(张老师倡议:爱他,扶持他,放开他……)

2、读小品文认识“爸爸”;

(1、七岁的时候:“爸爸是个伟大的人,他什么都知道。” 2、十四岁的时候:“好象爸爸有时候也犯错误。” 3、二十岁的时候:“老爸的思想已经过时了。” 4、二十五岁的时候:“爸爸什么都不懂。”5、三十五岁的时候:“如果爸爸当年有我现在这么聪明,他早就成为百万富翁了。”6、四十五岁的时候:“不知道是否应该和父亲商量一下这件事,也许他会给我一些建议。” 7、五十五岁的时候:“很遗憾,父亲已经去世了。坦白的讲,他的有些意见的确不错。”8、六十岁的时候:“我亲爱的爸爸,你是一个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只可惜我太迟理解您了。”)

3、欣赏歌曲《父亲》

四、推荐几本书

读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匆匆》《绿》学生记

五、布置作业:1、再品《背影》,期望:有所发现、有所质疑、有所探究……

2、试做练习册中非《背影》部分的内容。--会思考才最重要!

六、板书设计

----------------------------------------------------------------------------------------------------------------写背影(父爱子)             写流泪(子爱父)

牢记背影                       悲伤的泪

背        刻画背影                       感动的泪

影        惜别背影                       惜别的泪

再现背影                      伤心的泪

四次(加深烙印)               四次(煽动情感)

  -----------------------------------------------------------------------------------------------------------------

 

张百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