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6-16编辑:互联网

《赤壁赋》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旷达风貌之下满腔的悲愤。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诵读、感受、理解、讨论、鉴赏、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4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5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相关知识简介

          2、朗读课文

          3、学习第一、二段

一、导入新课: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相关知识简介:

1、作家作品:详见《名师一号》101页内容。

2、关于赋:详见《名师一号》102页内容。

3、背景资料:详见《名师一号》102页内容。

4、关于“乌台诗案”: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 

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宋神宗随即下令御史台审理。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乌台,汉书《朱博传》记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树千栖居其上,因称御史台为“乌台”)审理结果是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泛读或听课文录音,字词正音。

2、指导学生注意压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间、天、然、仙 

   第二段:桨、光、方 

   慕、诉、缕、妇 

   第三段:稀、飞、诗 

   昌、苍、郎 

   东、空、雄 

   鹿、属、粟 

   穷、终、风 

   第四段:往、长 

   瞬、尽 

   主、取

3、学生结合注解,自读课文。

4、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5、学生集体齐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定学生朗读第一段

2、梳理字词大意

3、内容分析

 ① 试划分此段的层次。

此段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为: 

   第一句,点明时、地、人。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第四、五、六句,先景后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②  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一个友人想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③ 此段的感情色彩以何为主? 

   喜悦为主

小结: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

  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第一段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五、学习第二段

1、女生集体齐读第二段

2、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句式

3、内容分析

第二段, 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嫠妇泣。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问题: 

  ①此段刻画了怎样的已经? 

   一个属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② 此段中的“喜”有何作用?  

   此段中的“喜”比上段“喜”更甚,与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③ 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表达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热不甘沉沦的情怀。 

   ④ 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凉? 

   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怀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⑤ 此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转折过渡的作用。

六、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学习课文第三、四、五段

          2、难点探讨

          3、总结全文

一、检查第一、二段背诵情况导入新课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定学生朗读第三段

2、学生翻译第三段大意

3、教师正误,强调重点文言知识

4、内容分析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接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常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 、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失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狭隘昂大袄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问题: 

   ① 此段的感情色彩如何? 

   悲伤 

   ②“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读不曾晃动一下便悄然消失了。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三、学习第四段

1、男生集体齐读第四段

2、教师强调重点文言知识

3、内容分析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万物和人生,读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问题: 

   ① 此段感情色彩如何? 

   喜悦 

   ② 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见前面段意分析) 

   ③ 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辨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是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了事物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四、学习第五段

1、学生翻译第五段

2、内容分析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是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五、综合探究

1、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2、本文的体裁特色是什么?

这是一篇散体文赋。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汉代是铺张扬厉、繁缛富瞻的,被称为大赋。到了六朝讲求对仗工稳、字句整饬,叫做律赋。宋代则突破了声律的种种限制,使之自由挥洒,富有灵活性,叫做文赋。这篇作品便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它融诗、赋、文为一体,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各因其情理所宜而运用自如。如叙事,则简括清晰,历历在目;写景则景物清爽,令人神往;抒情则情思幽眇,淋漓尽致。议论则即景生论,寓说理于景物描写之中,赋予抽象道理以具体形象,生动感人。行文有偶有散,错落有致,挥洒自如,犹如行云流水,极尽变化,既有整饬之美,又有通达流转之妙。兼于偶句中用韵贴切,转换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到惆怅、失意的胸怀。声调铿锵和谐,增强了文章的音乐美。其中采用的主客问答的方式,虽然沿袭汉赋,但并不像汉赋那样板重,而是运用的十分灵活巧妙,恰足以表现作者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整个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诗情画意俱现。

3、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到惆怅、失意的胸怀。客人一曲洞箫,“倚船而和之”,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脉也因之曲折流转,曲流中跃起浪花。

第3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文理转折自然。客连用了两个问句,这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情感跌入低谷。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倾向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惆怅中解脱出来,对人生有大视野和大境界。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而更开阔,文章又一次再涌波澜。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里的景和情犹如长江在经历了蜿蜒曲折、波涌浪叠、惊涛拍岸之后,辽阔而祥和地汇入大海。

总之,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4、品味文章的语言

结合课后练习题二赏析,答案详见教参第91页内容。

六、文言知识归纳

1、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             属--嘱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凭 

③山川相缪             缪--缭 

举匏樽以相属         属--嘱 

2、活用词: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②顺流而东也          东:东去(名作动)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②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③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4、成语: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横槊赋诗、一世之雄、沧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盘狼藉

七、全文总结并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题三

有关资料

一、补充注释

1.关于“明月之诗”“窈窕之章”

“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指《诗经陈风月出》。这首诗写一个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情思婉转,节奏优美,是一首别具风格的双声叠韵诗。全诗及译文如下:

  月出皎⑴兮, 月儿东升亮皎皎,

  佼人僚⑵兮, 月下美人更俊俏,

  舒窈纠⑶兮, 体态苗条姗姗来,

  劳心悄⑷兮。 惹人相思我心焦。

  

月出皓⑸兮, 月儿出来多光耀,

  佼人⑹兮, 月下美人眉目娇,

  舒受⑺兮, 婀娜多姿姗姗来,

  劳心⑻兮。 惹人相思心头搅。

  月出照⑼兮, 月儿出来光普照,

  佼人燎⑽兮, 月下美人神采姣,

  舒夭绍⑾兮, 体态轻盈姗姗来,

  劳心惨⑿兮。 惹人相思心烦躁。

注释:⑴〔皎〕形容月光洁白明亮。⑵〔佼人僚〕佼,通“姣”,美好。僚,通“”,俏丽。⑶〔舒窈纠〕形容女子举止娴雅婀娜。舒,舒缓。窈纠,通“窈窕”,形容女子体态苗条。⑷〔劳心悄〕忧心深重的样子。劳心,忧心。悄,忧愁的样子。⑸〔皓〕形容月光明亮。⑹〔(liǔ)〕美好。⑺〔(yǒu)受〕形容步态优美。⑻〔(cǎo)〕忧虑不安的样子。⑼〔照〕明亮的样子。⑽〔燎〕光彩照人的样子。⑾〔夭绍〕形容女子体态轻盈。⑿〔惨〕通“躁”,因忧愁而烦躁不安的样子。

(译文选自程俊英《诗经注译》,载《十三经今注今译》,岳麓书社1994年版)

2.关于“御风”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líng)然善也。”列子,名御寇,郑国人。相传列子得风仙之道,能驾风飞行。泠然,轻妙的样子。

3.关于“羽化”

《晋书许迈传》:“永和二年,(迈)移入临安西山,登岩茹芝,眇尔自得,有终焉之志。乃改名玄,字远游。与妇书告别,又著诗十二首,论神仙之事焉……玄自后莫测所终,好道者皆谓之羽化矣。”

4.关于“客有吹洞箫者”

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四:“东坡《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不著姓字。吴匏庵有诗云:‘西飞一鹤去何祥?有客吹箫杨世昌。当日赋成谁与注?数行石刻旧曾藏。’据此,‘客’乃指杨世昌。苏轼《次孔毅父韵》:‘不知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只两膝。’又云:‘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且清哀。’杨世昌善吹箫可知。匏庵藏信不妄也。按,世昌,绵竹道人,字子京。”

5.关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这里指水。

 

张清珲

上一篇 下一篇